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惠阳,原名保定惠阳螺旋桨制造厂)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唯一从事航空螺旋桨研发、生产的专业化企业,也是直升机旋翼毂、尾桨等主要动部件的科研生产企业,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公司坐落在河北省历史文化古城保定,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建业50多年来,相继承担了十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实现了从木质螺旋桨到金属螺旋桨再到复合材料螺旋桨,轻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14,(10):F0004-F0004
<正>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惠阳,原名保定惠阳螺旋桨制造厂)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唯一从事航空螺旋桨研发、生产的专业化企业,也是直升机旋翼轂、尾桨等主要动部件的科研生产企业,是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公司坐落在河北省历史文化古城保定,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建业50多年来,相继承担了十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实现了从木质螺旋桨到金属螺旋桨再到复合材料螺旋桨,轻合金桨毂、实现浆叶互换的跨越式发展。共研制航空产品和舰船空气螺旋桨36000余台(套),为20多个型号的飞机配套。各类航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空卫星业务量的增加,业务种类的增多和通信质量的提高,航空卫星通信的技术在不断发展。从只能传输低速数据发展到不仅能传输高速数据,而且能传输语音;从单一业务发展到多种业务。目前,航空卫星通信系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大容量和多业务。本文介绍 INMARSAT 组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在从事航空卫星业务方面的工作及规划。  相似文献   

4.
悠悠六秩。时光流转,在红土地上的英雄城南昌有这么一所学校:六十载栉风沐雨,历经坎坷三次创业铸就辉煌;六十年弦歌不辍,励精图治培育高端英才;六十年春风化雨,薪火相传,桃李满园,谱写着一页页华丽篇章。从1952年到2012年,如今这  相似文献   

5.
隶属于中国一航的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在55年的发展中,从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块航空仪表到现在发展成了以传感器技术、仪表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传感器与仪表设计制造为特色的航空机载行业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6.
<正>中航工业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黎阳),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的骨干生产企业之一,国家大Ⅰ型企业。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有工程技术人员1400余名,拥有各种国内先进的冷、热加工设备和计量测试设备。先后获得国家科研成果奖40余项,部省科研成果奖240余项。2010年9月公司改制组建成立了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为母公司,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贵州平坝黎阳虹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若干控股公司为子公司的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中航工业黎阳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理念,践行"两融、三新、五化、万  相似文献   

7.
隶属于中国一航的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在55年的发展中,从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块航空仪表到现在发展成了以传感器技术、仪表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传感器与仪表设计制造为特色的航空机载行业骨干企业。近五年来,太航公司领导班子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四个坚持”,按照集团公司和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与民的发展思路和“一体两翼”的经营格局,实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本着“军转民、民促军、三产助军民”的发展原则,制定了“立足航空,做强军品;重视科技,做大民品;发挥优势,搞活三产;突出核心技…  相似文献   

8.
中航工业惠阳(保定惠阳航空螺旋桨制造厂)始建于1960年。是中国少有的航空螺旋桨科研制造企业。也是国内主要的直升机动部件的科研制造企业。建业50年来。共研制生产了60余种以航空螺旋桨、调速器、顺桨泵、直升机旋翼毂、尾桨为代表的航空产品和舰船空气螺旋桨25000余台(套)。为20多个型号的飞机配套。近年来,公司相继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简称上电所)始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长期从事军民机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研究。承担座舱显示控制、航空电子核心处理、信息综合处理、无人机一体化控制以及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等设备、系统的研制与服务,为海陆空等军兵种和国产民用飞机提供先进的航空电子装备,是集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上电所拥有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系统重点实验室,具备航空电子系统的自主研发能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直属业务板块和全资子公司。六十多年来,作为我国航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主力军和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排头兵,公司始终坚持"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正加速由单纯的工程设计研究院向工程领域价值集成商战略转型。作为国家级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单位,公司市场涉及航空、航天、空军、海军、民航、民用建筑和以能源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技术、知识双密集型的航空发动机恰是中国制造业的"焦点"之一。作为世界上能够制造航空发动机的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起步最晚、底子最薄,与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强国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航空发动机究竟难在哪里?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何时能在航发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以资产为纽带,母子公司体制的企业集团。1998年,公司经批准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立了国家独资的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实行债转股,组建了以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3.
1961年建立的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工作。45年来,研究所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先后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为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五”期间,一航动力所立志航空报国,坚持自主创新,超常拼搏,负压奋进,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2年,该所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昆仑”发动机横空出世,完成了设计定型,为我国航空工业铸就了一座里程碑,结束了我国只能靠引进、测仿、改进改型发动机的历史,揭开了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从1924年到1946年,中国共产党对早期航空人才的培养之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党先后在广东、新疆、陕西以及苏联播撒下点点航空火种,航空人才队伍也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而日益壮大,逐渐形成了助推人民空军起飞的洪流。这些历经艰苦困苦锤炼和成长起来的航空人才,不仅为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还为后来人民空军的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航空人才的培养,是中国共产党立足革命全局淬炼“枪杆子”的战略举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加强航空力量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厚积薄发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转民》2006,(6):80-80
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8月,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现有在职职工2200余人,其中研究员67人,高级工程师240余人,工程师460余人。全所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7亿元。研究所科技实力雄厚,1996年通过了国军标GJB/Z9001认证,2003年9月通过了新版国军标GJB/Z9001A的换版质量审核。研究所奉行“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核心理念,以“出装备、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为宗旨,在自行研制航空动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先后研制10多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其中…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永红公司)是中航工业旗下的上市公司——中航重机的全资子公司,座落于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在江苏无锡拥有子公司——无锡马山永红换热器有限公司。永红公司是航空冷却系统(附件)和民用热交换器的专业化生产企业,产品除为国内多种飞机、发动机配套外,主要用于工程机械、农林机械、空压机、风力发电、铁路机车、医疗、特种车辆、化工等行业的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在发展进程中,永红公司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荣获了全  相似文献   

17.
正六十年一甲子,六十载一沧桑。穿越历史的长河,拨开岁月的帷幔,2020年盛夏,航空工业惠阳迎来六十华诞,从60年代的艰苦创业,70年代的曲折发展,80年代的整顿前进,90年代的技术探索,新世纪的深化改革,公司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航空螺旋桨的研发前沿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航空机载附件(环控、液压、燃油、电气、电子类产品)研制与维修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底,公司从湖北襄阳整体搬迁至武汉,现有员工600余人,占地约270亩,2014年销售额过8亿元。航达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机机载附件维修企业,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现已取得军品承制生产相关许可与审核。近年来,在相关部门高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11,(2):54-54
中航工业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黎阳),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的骨干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工程技术人员1400余名,拥有各种国内先进的冷、热加工设备和计量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20.
航空卫星通信系统能为飞机提供大容量、高质量的通信和多种业务,尤其能为越洋飞机提供控制和通信。本文针对航空卫星通信的特点,讨论了:传输特性、机上天线、调制和编码技术、信号的截获与同步、系统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