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测量冲击信号时,高冲击振动传感器输出的正负电荷信号不能直接被AD进行模数转换并且冲击信号中常常会混有噪声信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包含电荷-电压转换、隔直放大、十阶抗混叠低通滤波等的冲击信号调理电路.并对冲击信号调理电路中各个模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节点参数的计算.通过实验:实际测量到的滤波曲线、冲击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的电压都与理论计算值十分接近.此冲击信号调理电路能够成功地将传感器输出的正负电荷信号调理成一定范围内的电压信号,能够有效地滤除冲击信号中的高频噪声.  相似文献   

2.
针对压力信号测量中压阻式敏感元件的压力信号易受温度影响,并且压力信号中常常会混有噪声干扰信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压阻式敏感元件的压力信号调理电路。该方案采用恒流源供电方式消除温度影响,通过放大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再经抗混叠低通滤波电路滤除干扰信号;并对压力信号调理电路中各个模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通过试验表明:该信号调理电路将温度影响减小到0.01%,并且能够有效地滤除压力信号中的高频信号。  相似文献   

3.
关宇  徐勇  赵斐  胡澄 《军事通信技术》2012,(3):45-47,62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斩波调制技术改进运算放大器芯片设计的新方案,改善了放大器的低频噪声性能;在输入级运用端到端差分结构,使共模输入电压范围逼近满幅。芯片采用0.35μm高压深阱CMOS工艺,噪声隔离性能更好。器件总静态电流11μA,输入1kHz信号时,输出信号总谐波失真(THD)0.01%,优于以往同类芯片。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晶丝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利用CoFeBSi非晶丝作为敏感材料,采用正交锁定放大电路和仪用放大器作为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了一种差分式高灵敏度GMI磁传感器。介绍了巨磁阻抗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双非晶丝差分结构的磁敏探头,分析了基于正交锁定差分放大技术的信号调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结合非晶丝两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特性,提出了正交锁定放大器输出包络的近似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2.0 Oe~+2.0 Oe的量程内,该GMI磁传感器灵敏度可达748mV/Oe,线性误差为0.98%FS,且噪声平均功率谱密度约为0.8nT/Hz1/2。  相似文献   

5.
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不断发展,火控计算机要求配电单元供电准确、稳定、可靠,通过对电源模块负载均衡算法的研究和国产化实现,设计了一种基于RISC-Ⅴ的多电源均衡系统。采用“1+N”分布式主、从多电源模块进行冗余供电,以自主可控的RISC-Ⅴ芯片GD32ⅤF103RBT6为核心,优化传统PID修正控制策略,使得输出电压稳定并实现均流,通过CAN总线串行通信实现多模块通信,并解决实际应用中热插拔带来的电流倒灌问题。通过仿真模拟和实物搭建,验证了该系统满足供电单元输出电压准确、稳定、可靠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在GMI磁传感器的研制中,微弱磁场信号经常淹没于电路固有噪声中。当非晶丝GMI(GiantMagneto-Impedance)磁传感器的输出信噪比小于0dB时,常规的峰值检波方法无法检出传感器信号。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弱信号(信噪比小于0dB)检测方法,利用LMS自适应滤波算法提取非晶丝GMI磁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征参数,将该特征参数与理想参数进行相关运算,并根据相关值的大小来确定信号大小,从而实现对微弱磁信号的测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传感器输出信噪比等于-10dB的微弱信号,根据相关值与外磁场大小的对应关系,仍然可以确定外磁场大小。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激光驾束制导信息场检测和标校检测设备的需要,设计了激光驾束制导信息场仿真系统。采用在仿真制导导弹飞行曲线取样的方法,利用FPGA、激光器及其驱动电路产生仿真信息场。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系统信号输出稳定、精度高,可以满足激光驾束制导信息场检测标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具有软启动/软关断功能的电子开关模块,该电子开关以功率器件BTS555为核心,辅以软启动/软关断电路,可以实现电机类感性负载的软启动/软关断功能,有利于抑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小供电电网的电压波动,改善供电质量。同时,设计的采样电路可以精确测量电压、电流信号,有利于电网的智能化控制和故障自诊断。  相似文献   

9.
幅压直流供电的电动-交流发电机组广泛应用于潜艇等由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独立电源系统.发电机组输出交流电的供电质量受蓄电池的浮动电压和交流负载等因素影响,同时,还存在着输出电压漂移、频率不稳等现象.通过研究机组的工作特性以及独立供电的小容量系统负载冲击对机组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影响输出电源品质的因素,采用有效的磁场补偿技术和PI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维持机组输出电压幅值、频率的稳定,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都需要外接LC滤波器,从而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失真。针对高效率、低失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采用求和积分负反馈技术和H桥输出结构代替滤波器功能的电路结构。电路采用CSMC公司的0.6μm BCD工艺模型,基于Cadence仿真平台对电路进行了前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15 V电源电压,输出功率为6 W,8Ω负载下芯片效率高达85%,输出音频信号失真小于0.1%。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机械压痕法虽能测量火炮零部件的硬度,但对其表面有损害,且某些零部件工作面并不允许使用打点测量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硬度与材料磁导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了一种硬度电磁无损检测系统,采用DDS技术实现参数可控的正弦信号源,以满足磁导率测试所需的激励条件.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利用交流电桥拾取由硬度变化引起的检测线圈和参考线圈电压差分信号,并进一步在调理电路中采用正交锁相放大技术对这一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和噪声抑制.硬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以无损的检测方式有效地区分零部件的硬度值,为火炮定型试验中的硬度测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坦克排烟管的红外特性,设计了应用于坦克排烟管高温表面的热电转换方案,并进行了模拟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热电转换器件的开路电压和负载电压、负载电流随冷热面温差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而输出功率、效率则以二次方的速度增长;多片热电转换器件组合能够实现所要求的电能输出。试验中热电系统产生的电能驱动散热风扇运转,说明热电转换用于高温度、高热通量场合实现红外抑制的目的是切实可行的。模拟试验表明:经热量转换和热量转移后热电转换系统表面温度较模拟坦克排烟管表面温度下降超过33%,说明利用热电转换方案实现坦克高温部位的红外抑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飞机着陆和滑行过程中,飞机起落架中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的不可控的问题。提出基于磁流变液的飞机起落架嵌入式缓冲控制器设计方法,设计了针对控制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的缓冲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选择,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电源产生电路和复位电路模块,JTAG仿真电路模块,A/D采样校正模块,D/A转换模块,压控电流源驱动模块。通过电路模块的仿真,由控制系统中压控电流源出来的电流在阻尼器接受范围之内,证明了设计的磁流变缓冲控制器能对阻尼力的大小进行控制,对飞机起落架的缓冲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ATmega8单片机为程控接口的核心控制电流驱动器,实现了程控电流驱动器的设计方案。电流驱动器采用Buck变换器进行输入/输出功率变换,通过电压、电流双反馈调节的反馈环路控制PWM驱动电路使Buck变换器实现输出电压可调,程控接口根据设定值大小以高频PWM输出方式控制电流驱动器输出相应的电流。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程控电流驱动器输出可靠性高,响应时间快,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飞行器在飞行状态时,控制导线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作用下,该设备控制指令将会出现控制状态错误翻转、持续无指令输出等故障,产生故障的机理是电磁脉冲(EMP)通过传导方式进入控制箱产生紊乱的回输信号所致,严重时会损坏控制器及起飞装置。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飞行器控制导线对电磁脉冲的防护加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控制导线采取屏蔽法能够使飞行器对电磁脉冲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收发同源设备中信号经过下变频、A/D采样、数字信号处理、D/A恢复和上变频等流程,本文给出了相应的信号传输模型,并针对频标相位噪声对信号通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上、下变频时刻频标相位噪声发生变化的分析,推导出了频标相噪对信号经过收发同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表达式,并得出结论:由于频标相噪的存在,使得信号通过收发同源设备后伪码速率和载波均被引入一个与频标频率变化率相关的因子,可视为引入了多普勒偏移量,并明确给出了该偏移量的表达式。该结论与普遍认为的收发同源可以完全抵消频标相噪的影响有较大区别,实验验证结果较好地吻合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振弦式传感器压力测量系统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振弦式传感器并基于脉冲计数法进行压力测量可达测量精度受脉冲计数精度、电路噪声及温度补偿等多重因素影响。介绍了一种成熟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优化的扫频激励方式、合理的脉冲计数方法、低噪声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和有效的温度补偿等途径,获得了较高精度的压力测量值,是脉冲计数法测压场合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显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在单芯片内集成时序和控制电路、A/D转换、信号处理等功能.这里介绍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与CCD图像传感器进行比较,论述了CMOS图像传感器最新进展及其在军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