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在部队立过功的退伍战士,政府在安置方面有何优待? 答:根据国务院1987年颁布的《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原是农业户口的义务兵,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后由政府安排工作。荣立三等功、集体功的农业户口义务兵退役后仍回原征集地,不予安排工作。但省、区、直辖市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原是城镇户口的义务兵,入伍  相似文献   

2.
去年4月,我被市人武部聘为专职报道员。真没想到我退伍30年后又当上了专武干部,穿上了绿军装。我于1970年入伍,在部队服役7年,当了5年文书。1977年退伍后,由于学了爬格子这一技之长,先是被公社招为专职通讯报道员,后被市委宣传部聘为农民合同制专职记者。被聘为记者后,免不了到各单位采访。记得有一次到市人武部政工科采访,刚坐下,桌上的一本《中国民兵》杂志映入  相似文献   

3.
退伍兵都有入伍时的美好记忆。是时,领导谈话祝贺、政府慰问勉励、群众热烈欢送,让应征青年无不热血沸腾,决心在部队建功立业,为家乡争光。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某些地方有一种"入伍热烈,退伍冷清"现象。按理说,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俺是1971年元月入伍的。在部队演习中,由于救火被烧成重伤,而后被评为一等残废,于1977年元月退伍回乡。回乡后,副县长程乐胜牵线搭桥,去年9月我与朱兰英结合了,家庭和睦,一十分幸福。群众都说:"李传亮有今天多亏了县长啊!"借贵刊一角,感谢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以奇才扬名的退伍战士、青年书画家陈则周,以探索多种艺术脱颖而出。 陈则周1960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他从小刻苦磨砺,1977年,陈则周入伍到江西省上饶市某部。部队的火热  相似文献   

6.
信息之窗     
《国防》1994,(4)
首钢总公司提高军人优抚标 准。前不久,首钢10里钢城传出喜 讯:1993年入伍的新兵,包括现在 部队服役的首钢入伍战士,从 11月 起每人每月的50元优抚费提高到250元;服役期间保留公职;单位分房按人口计算;退伍回原单位工作,军龄按工龄计算;在部队立功受奖者,根据受奖等级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7.
班长退伍的时候,送给我一双洗得发了白的黄胶鞋。每当我看到它,便想起班长临走时说的那句话:做人要像这胶鞋一样脚踏实地。记得新兵刚入伍时,部队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双黄胶鞋。我一看,这分明就是地方民工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枣阳市杨档镇郝棚村退伍军人郝懋生在家乡设立“优秀军人奖”。 郝懋生1982年入伍,在部队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和“模范驾驶员”。退伍回乡后,他凭着在部队学到过硬的驾驶技术,从事个体运输,1991年又创办了个体预制厂和印刷厂,吸  相似文献   

9.
全军和武警部队每年都有一大批士兵退伍,为临退伍士兵实施心理辅导,对其个人成长和部队复退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退伍士兵容易产生失落心理、松懈心理、忧虑心理、纠结心理等四种心理障碍,应采用相应调适方法来缓解。一、分析所失、总结所得——消除失落心理。战士们大多进取心强,自入伍之日起便有入党、考学、  相似文献   

10.
我与《西南民兵》相识,是在我的家乡——偏远的乡村。当时,我父亲任村支书兼民兵连指导员。那年我18岁,高考落榜的重负,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便如一座大山压在肩上。与您相识,坚定了我人生的信念。就在那年冬季,我幢憬着七彩人生的梦幻,怀揣着崇高的理想,毅然踏进了绿色的橄榄林。1994年冬我遗憾而又无奈地从部队退伍后,被招聘到余庆县武装部民兵武器弹药库担任警卫员,当时武装部办公室的周秘书得知我在部队当过文书,有一点文字功底,便鼓励我多写写新闻稿,  相似文献   

11.
手握火笔绘异彩——记退伍军人、火笔画师许洪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洪刚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前西庄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喜欢绘画,1987年入伍时是带着大大小小十几支毛笔到部队的。由于他写得一手好字,又能画画,在部队经常搞板报宣传,为此还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呢。1992年,许洪刚退伍后,先是到华盛集团做了四五年的宣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在军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名机关干部同某预备役团一些退伍老兵座谈。原部队在征求他们退伍前还有什么要求时,大家说没别的要求,就是因为,他们在两年兵中,很少打过实弹、搞过实投,建议部队多抓抓带真枪实弹的训练。退伍老兵的话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很多选择。大学毕业分配时,我面临三种选择机会:一种是参加省委组织部选派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挂职锻炼;一种是作为全优生留校任教;再一种就是响应党的召唤,入伍参军。当部队领导征求我对特招入伍的想法时,我表达了向往火热军营、投身部队建设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14.
问:某航空兵机务大队机械员小孙入伍前,他曾随父母做服装生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老板”。入伍时,自配了手机、呼机、信用卡和各式高档服装。入伍后,由于不适应环境变化,不习惯部队紧张的生活,再加上自理能力差,他与周围战友相处不好,心理压力很大,工作经常出差错、闹笑话、挨批评。于是,他就经常装病,无故缺勤,最后发展到打报告想提前退伍。小孙由心理变化引发的问题暴露出来后,连队干部及时进行会诊,分析问题,查找症结,对症下药,使小孙很快从心理障碍的谷底解脱出来,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入伍一年,小孙就被评为优秀士兵,退伍前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连队干部是怎样让小孙转变的呢?  相似文献   

15.
祖父当过兵,父亲是军人,我出生于1977年8月1日。父母说我与"八一"有缘,就给我取了"王八一"(曾用名)这个意味深长且军味十足的名字。虽然我从小就生活在部队大院里,可以说是看着军旗听着军号长大的,但我对军人的印象却不是太好,总觉得当兵的有一股"傻劲"。1994年底,在父母的建议下,我报名参了军,但我对军人的理解并没有多大改变,于是在入伍时换成现在这个名字,直到第二年8月1日,部队演习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解放军报2000年11月4日头版头条刊登了山西省运城地委、运城地区行署、运城军分区《致即将离队的运城籍退伍战士》的一封公开信,全文如下:即将离队的运城籍退伍战士: 近年来,从农村入伍的战士退伍后不愿回到农村的现象比较普遍,以我区芮城县为例,该县近两年来约有60%的退伍兵没有回原籍,许多村想选个退伍战士担任民兵连长都难以如愿。他们  相似文献   

17.
主人公简介:宋保印,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港上二村人.1961年出生。1981年12B入伍。在部队,他勤学苦练,是一名优秀士兵,多次受到上级表彰,曾荣获全军通令嘉奖一次。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放弃了留队提干的机会,于1984年光荣退伍。从1974年至今30余年问,他一直坚持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相似文献   

18.
基层新曲     
两位老兵观念新敢用"铁碗"换"泥碗" 地处沂蒙腹地的山东省蒙阴县退伍战士杨士伟、杨士勇在部队复员后放弃了优厚的机关待遇,回家建立科技示范园基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事迹,在沂蒙大地传为佳话。杨士伟、杨士勇都是党员,为蒙阴县高都镇蔡庄村人。杨士伟1990年3月份入伍,在济南军区驻莱阳某部服役3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退伍后,他看准了花卉生产的潜力,投资20万  相似文献   

19.
6月2日下午,伴着沥沥细雨,两位陌生人来到重庆某预备役部队组建工作办公室,请求做一名预备役军人。 这两人一个叫龚朝兵,另一个叫余远志,是涪陵区政法干校招生办的干部,都是1971年入伍的老同志。1978年退伍后,他们始终不忘部队生活,经常关心国防建设,前几天在电视台和日报上获悉将组建预备役部队,他们就决心要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武胜县,有一位农村能源建设的排头兵,他就是受到全国、省、地、县表彰的中国沼气学会会员、县农村能源局局长、退伍军人唐仕平。 唐仕平1978年入伍,1984年退伍后,分配到县沼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