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1 95 2年 1 1月 ,艾森豪威尔在选举中获胜 ,当选为美国第 3 4届总统。为了兑现在竞选中发出的“尽快地和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的承诺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恢复和推动了朝鲜停战谈判。 1 95 3年 3月 5日 ,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府随即改变了对朝鲜停战谈判的态度 ,促使中方在战俘问题上让步 ,双方最终达成停战协议。美苏首脑的更迭对朝鲜战争的进程和停战的实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胜 《环球军事》2008,(9):58-61
战略的契机 朝鲜停战了,战后的远东要重新洗牌。国、共两党,再加美国,台湾海峡的棋局更加扑朔迷离。父亲对我说:“毛泽东原来的想法是朝鲜停战后腾出手来解决台湾问题,所以同意我们做进攻金门的准备,并要我和叶飞到朝鲜考察,但回来后,就有了变化。毛泽东的意思是,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终于停战了,在国际国内一派和平的气氛中,不好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台湾问题的解决只好再等机会了。”  相似文献   

3.
在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进行之前,1950年12月及1951年1月,由美国主导和支持,以联合国名义曾两次提出停火提议.美国主导和支持这两次停战提议,均有着在朝鲜战争问题上摆脱困境的目的,而不是真正寻求停战.因而,这两次停战提议不具备实现停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1953年,正当朝鲜停战谈判将要达成协议之际,南朝鲜李承晚反动集团却蓄意破坏战俘遣返协议,疯狂叫嚷“单独干”、“向北进”、“一定要实现统一的目标”等。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促进停战谈判,争取对我有利态势,我志愿军总部决定在金城以南地区发起夏季攻势第三次进攻作战。7月13日21时,我志愿军金城前线西集团第68军第203师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向金城西南伪首都师第1团阵地发起进攻,与敌激战至14日8时,全歼该团及敌另外一些部队,俘敌九百余人,毙伤敌三千余人,胜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5.
板门店探秘     
板门店,是一个在一般地图甚至军用地图上也难以找到的朝鲜半岛上的小村庄。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代表就是在板门店,同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的代表达成停战协定,从而结束了长达3年之久的朝鲜战争。 在以后的40多年间,朝鲜停战委员会在板门店开了499次会议,创下了谈判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1998年,即停战委员会因故停开七八年后,板门店又开始成为主要由朝鲜和美国、韩国将军参  相似文献   

6.
1952年10月6日,毛泽东主席收到一份发自朝鲜的电文,落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停战谈判总代表李克农、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内容是关于与美陆军第24师师长迪安有关朝鲜战争的谈话。当时,鉴于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需要,谈话内容一直没有公开。迪安是朝鲜人民军的俘虏。他在1950年7月底在大田战斗中被俘,后被单独关在平壤附近的战俘  相似文献   

7.
1952年秋季,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正面战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而“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则对在正面战场取得胜利丧失了信心,有效配合了停战谈判.这一胜利,是各级指挥员正确指挥、活用战法和广大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无畏、吃苦耐劳的结果,更是与各参战部队密切协同及祖国人民、朝鲜人民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眼下,美国政府四处寻找当年战争中阵亡将士的遗骸,大有不“踏破铁鞋”不罢休之意。然而,曾几何时,美军收尸队在朝鲜战争中却对阵亡军人遗体视而不见,任凭其暴尸荒野。这真是:早知知今日,何必当初。且看,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军如何处理遗体—— 原志愿军第199师作战科长、停战委员会军事分界第6组成员  相似文献   

9.
抗美援朝的八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奋战的八年,前三年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敌人接受停战;战后五年间,又与朝鲜人民维护了停战协定的实现。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 50年代初期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场典型的现代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无论是作战的时间,还是作战的地域、作战的对象、作战的目标等都与我国国内进行的革命战争有很大不同。我们研究朝鲜战争,不能抛开朝鲜停战谈判,这是朝鲜战争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复杂的问题。 2年多的打谈结合过程不仅占据了朝鲜战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而且在停战谈判的整个过程中充满了同敌“实力政策”斗争的艰辛。这场战争最终通过谈判的方式得以解决,充分体现了现代局部战争打谈结合、以打促谈的特征。因此,研究朝鲜战争,特别是研究朝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