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科技安全问题是在世纪之交凸显出来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视,把它作为捍卫国家利益、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手段,科技安全成了国家安全总体态势的决定性标志之一。作者认为,制定并实施国家科技安全战略势在必行。了解国家科技问题的历史与现实状态,是制定相关战略的前提。文章从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特点和作用,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发展变化的环境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逐步突出,从我国科技发展的经验教训、未来发展目标、安全需求等三个方面,分六个阶段考察了我国历史上所面临的科技安全的主要问题、认识变迁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经济与国防,历来是国家独立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条件.历史的经验教训时刻提醒我们,要高度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有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作支撑.  相似文献   

3.
国防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近代中国多灾多难,始于国门不守,并一次次惨败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炮火下,国家和民族创深痛巨,生死存亡,危在旦夕。为救亡图存,无数志士仁人同仇敌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胜利,建立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与战争相始终。其中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很有必要认真研究、总结和记取。但很长时期,受政治史框架的束缚,近代军事史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可欣慰的是,有一些学者一直孜孜以求,坚持在军事史研究园地里辛勤…  相似文献   

4.
国防经济建设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往战争历史经验教训看,国防经济动员准备与实施。既是一个国家积蓄雄厚国防力量的物质基础、国家安全环境的可靠保障,又是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剂。美国历届政府,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将国防经济建设与动员准备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看待,做到“寓防于民”、“以军促民”、用国防经济动员建设,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从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国防经济动员理论与实践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观点和措施是: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与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国目前的两大战略任务,对我国国家安全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资源是有限的,而当前两大战略方向的建设发展又都是紧迫的。借鉴晚清历史“塞防与海防之争”的经验教训,当前必须实行也有能力实现两大战略方向的协调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军事斗争准备的经济效应,拉动西部经济的发展;其次,西部大开发要立足全局,多管齐下,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稳定的后方环境和有效的后方保障。  相似文献   

6.
首届太平洋潜艇安全与救生研讨会的代表们都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当然,亚太地区情况比较特殊,许多国家都是英国的前殖民地或是英联邦国家;有的干脆就是英语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有的国家虽然不属前两类,比如日本、韩国、但他们的海军与美国渊源很深,军官的英语基础都还说得过去。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国正处在和平建设时期,将近30年无战事。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人逐渐觉得战争已经远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意识开始淡化。许多人不关心国防.只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国防意识的缺失无疑是让人担忧的。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自然离不开经济的强盛,但国防作为国家的脊柱.同样不可弱化。拿破仑说过: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的。以瑞士为例,这个永久性中立国虽然已经160多年没有战事.却始终在做着战争准备。这个国家有着十分完善的地下掩体,里面有水和食物.一旦开战,可随时供人使用。瑞士的常驻军队只有3500人,但战时却可动员35万预备役军人参战,其中还不包括专业技术兵种。一位瑞士的外交官曾自豪地说:“瑞士人踏出左脚是公民.迈出右脚就是军人!”如此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国防动员制度,使这个中立小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安然无恙。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失去忧患意识的国家是危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存亡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防建设不仅仅是军队和政府的事情.更是全民的责任,国防意识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此时正值民兵整组之际.希望我们民兵能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自己的国防观念.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认真搞好训练,真正做到平时能工,战时能攻。让我们自豪地说:“我们渴望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濒海向陆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中国人的陆地情结始终大于对海洋的向往。海洋对于我们来说太陌生太神秘太深不可测。但是不管熟悉还是陌生,陆、海两个方向的安全环境都是战略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客观存在。战略环境影响战略决策,战略决策来自正确的判断,要冷静、理智、正确,而不能凭一己之愿或是打一个美好的心结就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要论述了空间安全问题的本质由来、历史演变、现实挑战和发展趋势,针对21世纪全球与国家安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深入分析了空间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跃进 《国防》2013,(8):8-11
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新时期新阶段,民兵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拓展,民兵建设的历史方位、时代条件、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民兵工作面临的矛盾问题增多,需要通过转型发展加以解决,从而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力量。  相似文献   

11.
黄载浩  陈岳 《环球军事》2014,(15):66-66
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领土完整以及国家和平发展。为此,中国实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防御性国防政策起源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外交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战略上坚持后发制人的原则。尽管中国与域内有关国家存在领土主权纠纷和海洋权益争端。但中国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立场.并表示今后不以武力侵略他国或威胁他国.也不参与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12.
边防管理中的行政许可工作,涉及国家公安、外交、军事、民族等多个领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直接关系到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配合和友好往来。应认真汲取我国历史上边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充分借鉴世界有关国家的现行做法,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发展适时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王磊 《军事史林》2004,(9):58-59
一、打工仔陈胜 替人做过小工的陈胜和吴广这两个雇农出身的戊卒,在大雨滂沱的穷乡僻壤揭竿而起,以区区900之众向一个庞大的帝国发起了挑战.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轻举妄为,然而这把火却最终成为燎原之势,它激起了一场连锁式的全国民变.虽然陈胜及其"张楚"政权并没有能撼倒秦王朝,但他却喊出了一句足令后世记取的民权豪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史将记取,这场推翻秦王朝暴政的翻天覆地的改朝换代是一个普通农民首先发起的.  相似文献   

14.
国防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面临着又一次如何转型的问题。文章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国防工业转型过程的历史变迁及其经验教训,并从构建经济机制平台的角度,对顺利推进新时期的转型提出了建议,包括构建供求机制平台、产权机制平台、竞争机制平台、评价机制平台、监督机制平台以及激励机制平台等。  相似文献   

15.
李林 《国防》2010,(8):27-28
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家面临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前所未有,国防动员担负的职能使命更加艰巨,在维护国家安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但从近几次国防动员系统参与的重大任务实践来看,  相似文献   

16.
明朝伊始,中国的海疆安全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国家开始自觉地思考海防问题,海防也逐渐成为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海防战略运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海陆结合,近海歼敌与海上威慑;层次设防,近岸击敌与陆上围歼;师夷制夷、以守为战与避战求和。研究明清时期海防战略运用的演变,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今海防战略运用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全球称霸战略重心向亚太方向调整,美国正在亚太地区建立对其有利的亚太新格局。同时,亚太地区的某些国家也开始重新定位各自在亚太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或是这些国家正被美国定位其未来可能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6月17日.法国总统萨科奇颁布了《法国国防与国家安全白皮书》。这是法国14年来首次发布新的国家战略政策。白皮书全面分析了法国所面临的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系统介绍了法国未来15年的国防和国家安全战略.反应了法国在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军队能力建设,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等方面将发生的重大变化。下面是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国家经济安全及其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江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课题。文章围绕这一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中剖析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国际、国内因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0.
和平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更多了一重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以及未来主要作战样式提出的新要求,站在更高层次上解决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的老问题.建立基于能力的国防工业基础,已成为关系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甚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