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位将军——甘祖昌,1927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历经战火洗礼,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两年后主动请辞回家乡务农,带领乡亲改变落后面貌。他的精神和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有这样一位将军夫人——龚全珍,年逾九旬、60年党龄、扎根贫困地区56年,无怨无悔在江西莲花山乡,投身教育,爱心奉献。离甘祖昌将军崇高灵魂最近的她,时至今日依然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在开国将军中,有一位主动提出解甲归田、军转民回乡务农的,他叫甘祖昌。甘祖昌,1905年3月23日,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桥头村。十五岁时,就开始和进步青年一起开展农民运动。二十岁时,在井冈山见到了毛主席,亲耳听到了主席的嘱托。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莲花县独立团军需处处长,湘鄂川黔兵工厂总务科副科长,红六军团工人连副连长,补充团政治处主任,红六军团供给部材料科科长。  相似文献   

3.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1,(11):20-22
提起蔡廷锴和蒋光鼐两位将军的大名,想必读者不会陌生,而提起张炎的名字,大家就未必熟悉了。其实,张炎是一位与蔡、蒋二将军同时走上抗日战场的著名将领,而他的人生结局则比蔡、蒋两位将军更加壮烈。  相似文献   

4.
他们曾经是军人,他们是军事文化的拥趸,退伍数年后,惯性使然,在他们自己的队伍里,他们仍不由自主的坚持着“部队的那一套”,他们取得了人生巨大成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每个士兵都当将军是不现实的,这些退伍兵独辟蹊径,在另一个领域内实现了他们的“将军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众多优秀退伍军人里拎出10人,是为退伍10大榜样。  相似文献   

5.
陈焕  吴祥顺 《国防》2001,(3):32-36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在—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依约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原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知名作家、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将军。 贺捷生,这个让中国女性倍感自豪的名字,随同她那悲怆而又雄壮的人生经历,在中国大地广为传颂。然而见到她的,你却很难把她与“将军”  相似文献   

6.
在我军的开国将帅中,贺炳炎将军是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独臂上将,本文从不同侧面撷选几个故事,来展示这位百战将星的非凡人生。  相似文献   

7.
5月26日,反映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人生经历的传记《雷震海天——导弹总体与控制技术专家黄纬禄》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该书名称取自张爱萍将军为黄纬禄的题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为该书填词《浣溪沙颂黄纬禄院士》以表庆贺。  相似文献   

8.
吃苦,人生的“砺石”胡凤根前些时,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的记者访问了老将军孙毅。孙老将军戴绿军帽,身穿打了补丁的旧军衣,谈笑风生,全然不象九十多岁高龄的垂暮之人,被浓浓的生命激情所感染,记者不禁问孙老:何以越活越年青?孙老满腹感慨:“这全要得益于...  相似文献   

9.
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一位一字不识的农民父亲,为共和国培养了两位将军。他们人生之初,身份是卫生员、保密员,但他们在生命长河中,于自尊中养肥了努力的意志。只因为,有一位质朴的父亲打着灯笼让他们看到了远方。  相似文献   

10.
张军贤 《国防》2003,(10):54-55
2003年7月5日,我军第一位“百岁将军”孙毅因病逝世。孙毅1904年5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一个贫民家庭,原名孙俊明,就是克明俊德之意。16岁那年,因家境贫寒,外出谋生前改名孙毅,立志做果敢坚强的人。参加革命后,孙毅将军又有了两个流传很广的绰号,“孙胡子”和“孙行者”,后来又成为我军第一位“百岁将军”。他的名字和外号,联系着许多珍闻佳话,也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宛如人生丝线穿起来的一颗颗珍珠。  相似文献   

11.
1998年2月8日16时42分,开国上将王平在北京逝世.当时,港澳台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纷纷使用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将军”这样的字眼.的确,从大别山区的贫苦农家放牛娃,到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政委,王平的军旅人生就是成长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将军”的征程.抗战岁月是王平军旅生涯的升华期,是他成为一代名将征程中的艰苦岁月,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  相似文献   

12.
说攀比     
最年,有一位同处入伍的战友升为副军了,即是说圆了将军梦了。而当年比他早提干、早进军校的战友都认为是“将星高照,眼下或在基层的团职岗位上,辛苦着、奉献着;或地师职的岗位上多年,已经提升有望了。战友相聚,回想当年,议论人生,各抒己见。由此生发出一些感想,流于笔端,与读者朋友一起交流。 常言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到了师团级离将军就只有一两步、两三步之遥,是该有将军梦的;自视才比位高,既是许多人的自我感觉,也是生存活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有这么一件真实的事:一位将军到某边防团检查工作。团政委和将军很熟,将军当团长时他当公务员。将军听取汇报,政委讲得头头是道,特别提到了为某边远山上的哨所建了一个蓄水池,解决了战士吃水难问题。将军为自己老部队的变化感到高兴,对建水池子的事特别感兴趣。汇报完后,他提出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从一个教会医院的医生,成长为一名人民解放军的将军,傅连暲完成了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转变.毛泽东说:他是我党"第一个红色医生";陈毅说:他"对党是有功的";谢觉哉说:"寿人寿国功在党,傅公名应列首榜"……  相似文献   

15.
与周恩来交往,张治中与共产党人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三到延安,张治中深深体会到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与战略视野 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关怀使张治中最终作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历史抉择 最近,笔者访问了父亲的老朋友——张治中将军的亲属、随从参谋张立钧先生。 张立钧先生1916年出生在安徽省巢湖。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曾留学日本,后进  相似文献   

16.
柴睿  袁治中 《国防》2001,(11):17-18
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永远都不会省略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名字,他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之一,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当笔者走进陕西省蒲城县东槐院巷29号的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时,亲手抚摸着馆内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眼前便不禁展现出杨虎城将军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在逆境中不能自拔,那么这个人不是被社会抛弃,就会被自己淘汰。因此,既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又要有奋发不止的志气,条条大道通罗马,走弓弦不一定是坦途,走弓背可能是最佳路径。1989年7月,我响应大连陆军学院的号召:"到前线去、到边防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被分配到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守备三师八团四连任排长,开启了军旅生活的新篇章。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我是一个好兵,也有将军梦,我深知不积跬步  相似文献   

18.
坦荡人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来到这个世上,我们要面对诸如功名利禄、生老病死、家庭情感等许许多多的烦恼,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相识是一种缘分,相处更是一种缘分,是缘分让我们相识相处相知。既然能在一起,那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坦荡人生,就是心宽意广,是“将军额头能走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一种意境。人们常说:“容人则容己,已不容则自绝,何以立。”  相似文献   

19.
口令一:考生亮相!考生姓名:尚彦峰流水考号:20040201社会职业:“东方第一哨”连长理想目标:当一名将军人生简历:1974年生,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3月入党,1998年毕业于大连陆军学院,2003年1月任“东方第一哨”连长,3次被上级树为标兵,1次被评为优秀军官。(答题地点:“东方第一哨”)  相似文献   

20.
杨少将传奇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开国将军或是出身杀猪,或是种菜的;新中国成立后,又有许多战功显赫的将军解甲归田当农民。将军本来自平民,卸下一身戎装,本身还是平民。但身着将军服,干着平民事,整天和基层官兵一身油一身汗地摸爬滚打在一起,这样的将军可不多见。杨瑞欣,北航某师装备部高级工程师,战士们称他为“扬老头”、“杨高工”、“杨少将”,粗糙的大手,花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黝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