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早以前,中国就有个母亲节,赞颂母亲,表达母爱的报道文章也特别多,可是,人们对父亲似乎关注不多,因为父亲是威严的。我也有一个严父。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与父亲的沟通很糟糕。但是,当我渐渐长大,并且也将为人父的时候,我对父亲理解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2.
正十年,安迪从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小少年成长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的父亲安政龙和母亲仲卫青欣慰地说:"我们老了,就盼着儿子以后能过得好!"安迪或许早已记不得那个挂着鼻涕到处跑的自己,是怎样被房子里窜来窜去的老鼠吓得不敢睡觉的样子,可他的妈妈还能清楚地回忆起从前烧柴火煮饭时那呛人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从我记事起,我家的三间房是用茅草盖着的。每年秋末,父亲、母亲都要到山上去割茅草,春季就开始修补房子。后来,因为生态受到破坏,山光了,割不到茅草了。年复一年,房子变得越来越破烂,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有时夜间突然下起大雨,  相似文献   

4.
棉花     
任崇喜 《兵团建设》2005,(11):54-54
很偶然地想起了棉花天渐渐凉的时候,母亲说要到老家拿棉花,为我们的小女儿做棉裤。她说,在城市商场里买的棉衣花哨而不暖和,棉花是真暖人呢。母亲是一个辛劳一辈子的农村妇女,她懂得棉花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味道     
我大学毕业就进入部队,对家中的照顾、给父母的尽孝少之又少。前段时间休假回家,当我的脚步刚刚踏进家门的那一刻,父亲显得很激动,是那种看见远游之子安全归来时的安然与放心。我看见父亲老了许多,头上的白发比以前更多,脸上的皱纹比以前更深,肤色比以前更黑,行动也比以前更加迟缓,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农村老人。父亲现在虽然不缺吃少穿,但因为母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尿毒症,视力又不是很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中所有的活计都是由父亲一个人承担,肩上的压力并不小。  相似文献   

6.
李兆中 《政工学刊》2010,(11):69-69
看到同事一脸焦虑和痛苦的神情,问起缘由,她说:“我已经很清楚我多年的痛苦生活,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原谅我母亲在我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她在我出生56天的时候,抛下了我和父亲移情别恋。现在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已为人母,周围的邻居和我父亲都劝我试着原谅母亲,因为母亲身患绝症,  相似文献   

7.
新四军广州研究会号召新四军战友写些有关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情况。为响应号召,我和四弟叶华明商量应当把当时父亲叶挺、母亲李秀文和我们一家子的遭遇作一个回忆。1943年9月以前我们一家都随父亲被“软禁”在桂林郊区。由于父亲经常到市里买《新华日报》,加上周恩来伯伯几次派人来家看望联系和给点经济支持,国民党特务很不放心。9月份的一天上午,国民党特务突然把我父亲强行押送到湖北恩施。我父亲看情况紧急,如单身一人恐出不测,因此写了一张条子要我们几个孩子去陪他。经与母亲商量决定由二弟正明、四弟华明、五妹扬眉(我家当时七兄弟,她…  相似文献   

8.
一名在京的湘籍战士入伍不到两个月,父亲就撒手西去,一场特大洪灾把家中仅有的几间房子冲垮了,随后,不堪生活重负的母亲被迫改嫁……半年多的时间里,一连串的天灾人祸无情地击打在这位年仅18岁的武警战士身上。战友、组织、许多相识不相识的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请看——  相似文献   

9.
针线包的故事冯少权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文革」正在进行。被打伤的父亲快不行了,在床上躺了几天,茶饭没进一口。晚上,母亲把我叫到父亲床边。父亲从床头拿出一个蓝粗布包,他示意母亲打开,母亲轻轻地打开,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用粗麻布做的针线包,里边插了两根粗而...  相似文献   

10.
给母亲洗脚     
春天来了,我想人间一定有很多的温暖在角角落落里蓬勃生长着!这的确是个温暖的季节,想起去年寒假的一些事情来, 我被我自己感动了……寒假回家过年,看到母亲头上的白发渐渐地多了,脸色也越来越沧桑,我心里真的好痛!眼看着母亲一年比一年衰老,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个难过揪着心,说句心里话,这些年家里最苦的是母亲:父亲是个医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外;我们兄  相似文献   

11.
一位母亲牵着两个女儿,蹲在河边悲痛欲绝。她对女儿说:"母亲节这一天,一位母亲失去了孩子,是为了另一位母亲重新得到孩子,沈星叔叔是母亲节里最伟大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亲爱的兰兰同志(这是父亲对母亲的昵称)从即日起光荣退休了!为这事,我们可要好好庆祝一番!二妞(父亲对我的专称),来,咱们敬你妈一杯!”父亲高兴得手里一边举着酒杯,一边推着满头雾水的我。其实,此时,这张桌子上的三个人的心情并不都像父亲那样眉毛、眼睛、嘴巴乐得都咧成了平行线。我想,母亲退休的消息在我们家里,也就是他——这个惟一的男人感到高兴了。早在两年前,父亲就曾劝说母亲办病退。母亲本是海军总医院的护士长。这份在别人眼里并不打眼的工作却让母亲为它付出了大半生的智慧与辛劳。一张张奖状,还有她腰上做了手术的刀疤便是对她敬业而又勤劳的最好  相似文献   

13.
好笑,不好笑     
有一夫妻,久而生淡,久而生厌,不断争吵,没有新鲜感了,还在一起干什么呢,离离婚呗。离婚后,因没有更多的房子住,也只好在一房各住一室,两人互不理睬。下班之后,闲着无聊,便各自在自己房子里上起网来,想在网上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可人儿聊聊。网上世界,胜似白日之广场,黑夜之鬼府,见人可聊,见人可撩,好看得很  相似文献   

14.
父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听母亲说,连续生了两个女儿之后,第三胎生了我这么个宝贝儿子。父亲高兴得要命,说他这辈子有指望了。我小时多病,父亲经常三更半夜地去找医生,连脚都跑起了茧。虽然后来母亲又超生了小弟,但父亲却总是宠着我。父亲凭着无师自通的石匠手艺负担着我们姐弟几个的学费。尽管父亲干得很辛苦,可我看着越来越惨淡的家境,还是一个劲儿地说父亲的不是,埋怨他没有别人的父亲精明、能干。父亲只是经常叹着长气,一声也不吭。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工作分配没能如我所愿,被分到了全区最偏僻的一所乡村小学。我把这件事又归咎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4日是我父亲刘志丹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离开人世已经67年多了,去世时还不满33周岁。父亲参加革命后与家人离多聚少,只是在1934年春国民党军队抄了我们的家,4岁的我与母亲到了陕甘根据地,才与父亲相处了两年多时间。当时,父亲也是经常率领红军出外打仗,有时我与母亲也随军转移,颠簸在马背上。生活的艰苦不在话下,我半岁的小弟弟因医生投错药而夭折,让人心痛。还没过一个月,我父亲参加指挥的劳山战役刚刚结束,他就被“左”倾分子“肃反”关押起来,还挖了土坑,准备活埋。母亲也被打入劳改队,这使我们更难以承受。幸而中共中央制止了…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民兵王伟的父亲是王家唯一子女,爷爷奶奶过世后父亲继承了一套房子。请问,这套房子需不需要办理过户登记?河南洛阳张丽小贾  相似文献   

17.
母爱的代名词是慈祥、辛劳、温暖……可是,对于成空某部勤务营战士周克学来说,他的母爱却是“谎言”。在父亲周本铎因为意外成为植物人的两年多时间里,母亲刘振芹在儿子周克学面前,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谎言”。正是这些“谎  相似文献   

18.
刘晨 《政工学刊》2006,(12):1-1
有两则名人故事很耐人寻味。一则介绍林肯的幼年经历: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地里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原主人就不会把农场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天,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孩子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不长时间,我们就把它们搬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将它们晃动。另一则是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的。因为家境贫寒,他20岁辍学…  相似文献   

19.
《菜根谭》里有一句名言:“文以拙进,道以拙成”。这句话讲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你不妨仔细察看一下周围的人,凡是成功了的人,大都是一些比较笨拙的人。华人首富李嘉诚其实就是一个很笨拙的人。有记者采访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你父亲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他回答道:“父亲并没有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是教我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他告诉我,与人合作,如果你可以拿七分赢利,八分赢利,那你只拿六分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20.
弟弟来信说 ,曾与父亲终日相伴的那根老烟管如今已挂在了新屋的东墙上。惊喜之余 ,父亲那根黑亮溜光、下面挂着一个小布袋的长烟管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年冬天 ,母亲突然病故 ,当时姐姐最大——— 10岁 ,最小的妹妹还不满 2周岁。3 4岁的父亲从此把本属于娘的那份责任也担了起来 ,成了我们兄弟姊妹 5人生活中惟一的依靠。从此 ,不抽烟的父亲手上便多了一管长长的老烟管。在那段日子里 ,最难过的还不是缺盐少油、夏衣冬穿的时候 ,而是那倍受煎熬而又万般无奈的日子。记得有一年的麦收季节 ,小妹连续几天高烧不退。父亲每天既要照料我们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