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军事历史》2012,(4):78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国民革命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对部队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成为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12月,张太雷、叶剑英等领皆了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1927年9月初,一 代伟人毛泽东不 畏艰险,自长沙辗转萍 乡,亲临铜鼓组织发动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 11日,铜鼓、修水、萍乡 三路起义部队在毛泽东 的亲自指挥下,揭竿而 起,所向披靡,正式打响 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的枪声。湘赣边界秋 收起义,是党的八七会 议之后,由我党独立领 导的工农武装斗争,是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实行 重点战略转移的开始, 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 重要转折点。在此历史 紧要关头,毛泽东同志 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 胆略和气魄,在铜鼓创 下三个第一。  相似文献   

3.
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除毛泽东外,是否还有其他参加者应列为起义领导人而载入史册?曹检生在《关于秋收起义领导人问题研究综述》中指出:党史界认为,对其他参加者的领导作用也应予以重视。其一是当时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彭公达。秋收起义早期决策过程中的许多重要会议,都是他  相似文献   

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到达井冈山下的永新县三湾村。由于接连失利,部队已由起义时的5000多人锐减到1000多人,加之饥饿、疲劳、疾病接踵而来,士气低落。为此,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即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从“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到“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1936年12月,在红军大学讲演《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毛泽东扼要回顾了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过程:我们的战争是从一九二七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失败了,秋收起义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的部队,也打了几个败仗,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  相似文献   

6.
1928年1月爆发的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领导的又一次较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湘南10余县,先后参加的农民达百万之众,切断了粤汉交通线,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新军阀,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发展了1万余人的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7.
1927年9月和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先后率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井冈山上,他们面对敌人军事“会剿”、经济封锁造成的巨大困难,艰苦奋斗,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初期“打土豪筹粮款”,解决部队吃饭和经费问题。随着苏维埃政权的逐步建立,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组织军民搞好生产,自力更生创办工厂和商业,搞活圩贸经济,办好后方基地,不但改变了根据地的经济状况,毛泽东在斗争实践中也提升了对经济工作在红色政权武装割据区域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在为湘赣边区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案和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深刻地阐述了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武装割据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经过艰难曲折,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当时毛泽东35岁,陈毅27岁,彭德怀30岁,年龄最长的朱德也才42岁……所以,青春一直是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春天的井冈山,鸟语花香,处处绿叶舞动,一片生机盎然。3月18日,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开展“学党史砺初心、新时代新担当”主题活动,引导大家自觉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9.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的卢德铭倪良端出师修水城设计新军旗山川秀丽〗,历史悠久的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修水上游,地处慕阜山与九岭山之间,与湖北、湖南两省交界。1927年8月中旬,一支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去参加南昌起义而因途中受阻的部队开进修水城,以江...  相似文献   

10.
十一、“政治元帅”罗荣桓元帅 翻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的履历,可以看出罗荣桓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其一,在我党最初领导的三大著名武装起义中,只有罗荣桓一人参加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任连党代表,而发动秋收起义的最高领导人就是毛泽东,所以说罗荣桓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1.
郑洪流 《军事史林》2014,(11):I0003-I0003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相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策略,走上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这幅画描绘了毛泽东在井冈山作重要讲话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正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攸关军队命运和革命成败。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行至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时,兵力锐减、思想混乱、军心不稳。危急时刻,起义军前委决定对保留下来的不足千人的队伍进行改编。三湾改编,重新整编部队纯洁了革命队伍;建立部队党的组织体系,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为部队注入军魂;成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构筑了全新官兵关系。三湾改编从组  相似文献   

13.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军委制订和实施的党代表工作大纲,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大纲。《大纲》形成于1928年五六月间。它是在逐步摸索、总结红军政治工作经验中产生的,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爆发了秋收起义。起义军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迅即作出决定,放弃攻打  相似文献   

14.
1927年9月,爆发于湘东北、赣西北边境地区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又一壮丽篇章。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城乡,国内政治局势急剧变化,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在此严峻形势下,为了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15.
树的启示     
80年前,在江西永新三湾村,毛泽东对秋收起义的队伍进行了改编。第一次在部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奠定了新型革命军队的基础。26年前,我在井冈山地区行走了近一个月,先后去了宁冈、茨坪、大余、兴国、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一生中,三个9月9日深深嵌入他的生命。第一个是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毛泽东第一次实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在这天,与潘心源途经浏阳张家坊时,毛泽东被清乡队抓住,押送团防局准备处死。他从未暴露  相似文献   

17.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军委制订和实施的党代表工作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军队政治工作方面的大纲。具体地分析它,有助于深入研究我军政治工作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加深理解我军在新时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 据现有资料分析,《大纲》形成于1928年5、6月间。它是在逐步摸索、总结红军政治工作经验中产生的,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爆发了秋收起义。起义军遭受挫折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根  相似文献   

18.
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又一次伟大实践。起义部队通过建立健全党的组织领导机构,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独立领导;通过开展起义暴动中的宣传工作,初步探索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方法;通过对起义部队失败的教训反思,初步提出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真正创立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军队的卫生勤务是组织实施军人保健和伤病防治的专业工作。组织良好的卫生勤务是军人完成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重要保障。我军的卫生勤务是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和作战规模的扩大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22年的革命战争,我军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卫生勤务工作,从而保证了战争的顺利进行。建立组织机构,保证对卫生勤务的领导1927年8月,我党领的南昌起义暴发后,起义的各部队,军、师两级设有军医处,团有卫生队。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会师井岗山,成立红4军后,后勤组织中就设有军医处。在军医处下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我军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军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部队沿用了原国民革命军番号,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