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7年,共和党重主白宫,西奥多·罗斯福被任命为海军部副部长。西班牙战争正式爆发前,罗斯福当机立断,做出了一生事业中最大胆的举动——未经获准,就下令海军准将杜威出战,先法制人,使海军在马尼拉湾一战中大胜。这个时候,罗斯福不满于在华盛顿做一个战争的观察家,他辞去海军部副部长,组织了一支志愿骑兵团,一举冲陷了古巴圣胡安高地。  相似文献   

2.
<正>战斗中的使用北非和地中海战区1942年6月21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罗斯福总统的战略会议中,温斯顿·丘吉尔首相得知托布鲁克要塞最终被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攻陷的消息。罗斯福问道:“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你们?”丘吉尔回答说,北非的英军迫切需要新型“谢尔曼”坦克和新型M7 105毫米自行榴弹炮,罗斯福随即表示同意提供这些装备。由于英军坦克部队在与非洲军团的作战中面临战术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环球军事》2008,(2):31-31
~~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4.
罗斯福时期美国远东战略的基本点是:迅速击败和削弱日本,为美国战后在远东政治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铺平道路。基于上述考虑,罗斯福采取与苏联进行合作的政策,依靠美苏地面部队的进攻,达到使日本五条件投降的目的。雅尔塔协定便是美国远东战略的一个体  相似文献   

5.
一、圣皮埃尔、密克隆岛交恶戴高乐组建自由法国之初,曾对罗斯福抱有美好的幻想,他认为罗斯福将在英法之间起平衡木的作用。因此早在1941年5月,戴高乐就派出富有才干的得力助手普利文前往华盛顿,争取建立永久、直接的关系。接着又派出蒂克西尔及一些无可争议的知...  相似文献   

6.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70-70
郁闷的海军上将 1940年1月,詹姆斯·理查森中将荣升太平洋舰队司令,这次提升被视为罗斯福总统领军妙招。理查森研究了几十年如何打败日本人,是公认的军事专才;而且此公职低资浅,属于破格提拔,罗斯福要用的就是这种既有能力又感恩的主。但是,老罗也有打眼的时候。理查森一走马上任。就竭力反对总统把太平洋舰队部署到珍珠港的计划,为此他两度亲赴华府陈情,要求把舰队撤回西海岸。据他半辈子的研究,此等部署等于把舰队供手送给日本人。战区将领“质疑”总统兼总司令,这还了得。罗斯福当即运作人事。次年2月,理查森奉调回国,换了个闲差,时距这位军界红人上位不到一年。不幸的是,同年底,日本人就兑现了理查森的预见。尽管如此,整个二战期间,这位美国海军头号“日本海军通”始终被罗斯福排斥在核心圈之外。  相似文献   

7.
《环球军事》2013,(5):60-60
“依阿华”号战列舰是美国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的首舰,1943年服役后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是充当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座船,横跨大西洋,把总统一行送去参加开罗会议和随后举行的德黑兰会议。罗斯福走路不方便,为此,“依阿华”上特别加装了一个浴缸,成了世界上唯一一艘装有浴缸的战列舰。  相似文献   

8.
由此看来,任何一个领导班子的团结,都离不开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强大武器。如何坚持批评的原则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效果,赫尔在罗斯福对自己的缺点自嘲的基础上,又不失时机地幽默而又婉转地对罗斯福不给他人说话余地的毛病予以批评,其方法值得学习和仿效。  相似文献   

9.
张晖 《军事史林》2013,(9):39-45
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总统欲擒故纵的“苦肉计”?还是美国麻痹大意后的“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0.
“西奥多·罗斯福”号(CVN-71)核动力航母是美国海军“尼米兹”级的第4艘,订购于1980年,1984年10月27日下水,1986年10月25日正式服役,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罗斯福”号航母自服役以来,曾多次参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2001年9月19日,该航母战斗群奉命驶往阿拉伯海域,参加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行动。“罗斯福”号航母满载排水量96386吨,配备36架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20架F-14”雄猫”战斗机.4架EA-6B”绯徊者”电子战机,4架E-2C“鹰眼”预警机,8架S-3A/B”北欧海盗”反潜  相似文献   

11.
1991年7月,北大西洋,距阿果尔群岛以西约300英里处,美国航空母舰“罗斯福”号在开始演习以前已完成一系列长时间训练…  相似文献   

12.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多次提出战后法属印度支那应该脱离法国,并且提出战后要在印度支那实行托管。然而从1944年秋天以后,罗斯福关于该问题的表态逐渐软化,立场开始动摇,最终放弃了托管计划。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美国决策者提出和放弃印度支那托管计划的原因,考察美国决策者在提出和放弃托管计划时的共同逻辑以及美国决策层决策运作的特点。从印度支那托管计划的提出和放弃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决策者常常从重要性较强的现实战略利益出发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2月6日,即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正式参战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一项关于大量拨款和充分利用技术资源研制核武器的计划。从此,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加快,规模迅速扩大。罗斯福和丘吉尔还达成一项协议,把英国和美国核能科研的力量都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实际上,经常遭德军空袭的英国已难以找到平静的研究基地。后来,英国派出以丁·查德威克为首的一批科学家,赴美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鉴于这项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罗斯福下令成立一个以他为首的最高政策小组,成员有副总统亨利·华莱士、陆军部长亨利·L·史汀生、陆军参谋长乔治·C·马歇尔,以及政府高级科学顾问范尼伐·布希博士、詹姆斯·康南特博士等。  相似文献   

14.
罗斯福讨好斯大林 到了1943年底,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感激不尽。 这一年间,在东线抗击德军的战争中,勇猛顽强的苏联红军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中给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沉重打击。这年春天,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随后在同年夏天举行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二战进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德国及其盟国在各个战场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正因为苏军在东线战场的牵  相似文献   

15.
美国海军联盟创建于1902年,是一个研究和关注美海军的民间组织,曾受到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鼓励和支持。海军联盟的宗旨和目的是激发人们对加强美海军和海运能力倡议的  相似文献   

16.
1944年,美国的圣诞节是在紧张激烈的战火中度过的。当时太平洋战争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在白宫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办公桌上,除了大量的有关前方战斗情况的通报材料外,这几天突  相似文献   

17.
1941年 12月 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这一事件,不仅对日本、对美国,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围绕这一事件,国内外政治家、军事家,特别是史学界的研究者们,至今仍在进行激烈的争论。虽然观点各不相同,但都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即“魔术情报”与珍珠港事件的关系问题,就是说罗斯福是否从“魔术情报”中预先知道了日本要进攻珍珠港 ?一   1940年 6月,纳粹德国打败法国后,罗斯福批准国务卿海科德尔·赫尔与日本大使进行会谈以解决两国间的分歧。同时,也指令美国陆海军情报…  相似文献   

18.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舰,是美国二战中的一艘重型巡洋舰,被罗斯福总统命名为“国舰”,先后参加过10次左右的战斗。二战快结束时,是它把首批原子弹部件从美国西海岸运往西太平洋,为原子弹轰炸日本  相似文献   

19.
创作交流区     
<正>点评:邵先生绘制的"罗斯福"号航母在构图上很有气势,透视关系把握得也较好,建议将细节的风格统一,分清主次,航母上的结构和设备进一步细化,远处的背景弱化,这样整体的效果会更出色。  相似文献   

20.
云德 《当代海军》2002,(5):16-17
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可谓一个生产垃圾的“工厂”。据“罗斯福”号核动力航母统计:每天废弃食物约450公斤,舰员们的排泄物160万升,金属垃圾有8-10桶,塑料垃圾总量达1吨,医疗垃圾总量达10多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