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闻 ,某团对评选出来的“十佳优秀士兵标兵” ,在为其披红挂彩颁发奖品的同时 ,还通过广播、画廊、板报等媒体 ,大肆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 ,并把典型的工作经验整理成册下发部队 ,既让典型本人倍受鼓舞 ,也使广大官兵从中得到自我启发和教育。听后 ,不禁为这种一“追”到底的工作作风叫好。然而 ,一些单位却不太重视做这方面的“文章”。结合一次政治教育、某个阶段工作的完成 ,也选出一些典型进行宣扬 ,但往往只是发个通报 ,戴朵红花 ,拍张“光荣照” ,至于典型身上存在什么特点 ,优在何处 ,有何工作经验 ,却很少公布于众。究其原因 ,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加水与加码     
“加水”是形容说话办事含有水分,通常是指“吹牛”或“浮夸”。加水的典型表现是:把没干的说成千了,可将预想的胜利说成已经到手的成功,可将别人干的事情记在自己的头上;把没干好的说成千好了,可将豆腐渣说成一朵花;把干得一般说成干得很好,芝麻可说成西瓜,蚂蚁可说成大象,一分成绩可说成十分成绩。总之,只说好不说  相似文献   

3.
“军报、地方报,报报见稿;电台、电视台,台台有声”是人们对河北唐山预备役炮兵团新闻宣传工作的肯定与评价。每当提起这些成绩,官兵们便会如数家珍地谈论起“兵记者”朱西权的一些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4.
培养典型的目的是要发挥典型的辐射能力,用来指导面上的工作。最近,我带领工作组到肇东、肇源两市县了解开展“科技之冬”的情况,觉得他们发挥典型辐射能力的经验值得借鉴。 1、利用多种形式宣扬典型经验。他们利用民兵集训时机,插进学科技内容,请一些“小能人”介绍致富经验;组织民兵演讲小分队  相似文献   

5.
摄影中,为了衬托主题,有时虚化背景能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也有类似的现象:有的为了突出自己任上的业绩,不顾客观事实,把本单位的过去渲染得问题成堆;有的为了突出某项工作成绩,把明明是过去工作中的矛盾困难,硬说成是现在遇到的;有的为了突出自身能力,把原本经过自己一定努力办成的工作,描绘成困难重重;有的为了突出个人的作用,有意淡化集体的力量,将集大家智慧、集多人之力完成的事情,说成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张子鸿 《政工学刊》2004,(12):56-56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述职中存在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基层官兵颇为反感。领导干部述职中存在的“孤芳自赏”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自我夸赞。证明自身履行职责情况立意高远,精心提炼,大搞自我表扬,尽拣好听的说。讲工作成绩全面具体,谈经验体会头头是道,甚至把几年前取得的成绩也“连贯”起来再度欣赏,尤其对上级领导的表扬、赞赏讲得慷慨激昂,简直把自己说成一个“贤人”、“智者”,好像整个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都是他一个人干出来的。(二)报长遮短。少数领导精于世故,很会把握讲问题的分寸。讲成绩和优长时夸夸其谈,而讲…  相似文献   

7.
运用典型引领基层建设,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破解基层建设低层次徘徊的有效途径。但从调查情况看,一些单位不善于抓典型、用典型的问题较为突出,亟待研究解决。集中表现为四种不良倾向:一是“不重典型”。工作思路不清晰,对典型示范辐射作用认识不够,不注重、不善于发掘运用典型;  相似文献   

8.
呜……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一阵阵声遏行云的警报声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的城镇响起。听到这一“久违”的防空警报声,县人防办的同志顿觉一阵轻松:防空警报终于响起来了!这次防空警报的试鸣成功,既是对该县以往人防工作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广大居民最为实际的防空教育,对提高居民的防空意识,促进人防工作的深入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拨亮一盏灯,照引一帮人”,抓好典型,以点带面,运用典型指导工作是党委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更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做好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党委机关如何抓好典型,方法很多,做到“四个不要”是其重要的方法原则。发现典型.不要“刻薄姚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典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是在某一方面走在群众前头,站立时代潮头.思想行为、道德风尚和工作成绩超出一般水平,其事迹和经验具有先进、代表性和方向性而已。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多是专一性的,即使是那些综合性的典型,也只是在某…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看到一幅漫画,一只鸡下了蛋,其余的鸡都伸长脖子和鸣,主人难辨到底是哪只鸡下了蛋,结果是,所有的鸡都得到饱餐一顿的奖励。在现实生活中,"一鸡下蛋,百鸡争鸣"的现象确实存在,某项工作取得成绩,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工作人员人人获奖;出了典型,这个部门那个部门争相总结;汇报工作,你的作法他的作法都成了我的作法;一篇文章一大串作者……成绩既便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便也应该分个主次。这种成绩面前人人有份的作法效果甚差。一是损伤了埋头苦干,踏实工作的同志的积极性。二是助长了不劳而获的歪风。三是滋生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1.
“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问题跟着典型跑”,是近几年部队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怪圈。前头报经验,后头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典型的形象,削弱了典型的效应,给部队建设造成了损失和危害。如何跳出“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的怪圈?最近,笔者对近几年来几个出现严重违纪问题的典型进行了调查和剖析,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事迹夸大,经验掺假,典型原本“先天不足”。要跳出“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的怪圈,必须端正抓典型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宣扬典型。  相似文献   

12.
阅读来稿,感到不少人物通讯稿有典型事例,作者有“讲故事”的能力,通篇也是在用事例“塑造”主人公。但读过之后,感觉所写人物事迹平平,与身边众生没有明显区别,未能体现时代精神风貌,更不要说主人公独特的魅力所在,不足以作为典型人物来宣扬。究其原因,就是在典型事例中没有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 细节寓于典型事例中。细节是典型事例中最能凸显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快乐的事儿,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郁闷”成了一种常见的情绪。不用说,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小到心情不畅,大到懈怠工作生活,时间一久,难免精神上产生焦虑与烦躁。  相似文献   

14.
部队机关干部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部队建设的全局。业务水平有欠缺,那么在领会落实领导的指示意图、指导部队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难免产生偏差,导致“好的工作思路出不了好的工作成绩”。所以,如何有效地提高机关干部的业务水平,使之真正当好党委和领导的参谋助手,就成了部队领导常常思考的问题。机关干部的业务水平应该说都有一定的基础,可有的同志在机关工作多年业务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里面虽然原因各异,但只要部门股长、科长、处长肯动脑筋,因材施教,巧用“逼迫法”,机关干部业务水平的提高,就会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赶鸭子…  相似文献   

15.
大力宣扬先进典型,是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是抓好思想引领和行动示范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要提高典型的影响力,需要掌握抓典型的科学方法,需要通过一双"新闻眼"去发现、辨识、比较、筛选,从火热的强军实践中,发现时代特色鲜明、能引发强烈共鸣的典型,并通过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6.
浮夸可以亡党误国殃民,古往今来教训可谓不胜枚举。远的不讲,就我们共产党人艰难创业的历程而言,五十年代末期的浮夸和虚报冒领,给国家建设造成重大损失。然而,当今我们有些健忘的同志,竟把这段历史忘得一干二净,又故技重演,拍大腿唱高调。不分行业也不论部门,都有那么一部分人把一说成十,十说成百,丑的说成美的,假的偏偏说成真的。浮夸风一刮,弄得上不上下不下,当官的没了公仆的样,为民的没了主人的劲,黑白不分,好坏不分,闹个颠三倒四,乱七八糟。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兵工作也有浮夸的现象存在,其表现有三:一是上级  相似文献   

17.
消费领域中 ,形形色色的假货 ,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喊打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在政治生活中 ,也出现了虚假现象 ,“假团结”就是一种 ,也应置于在打之列。“假团结”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比如 ,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 ,对别人的问题一般不愿意讲 ,要讲也是不疼不痒 ,“王顾左右而言他” ;有的明知决策有缺陷甚至决策错了 ,执行下去会给部队建设带来损失 ,在从众心理支配下 ,也不愿提出不同意见 ;有的明明看到其他成员在工作、生活、作风上出了问题 ,也不主动拉一把 ,眼睁睁地看着在错误的道路上愈滑愈远 ;有的党委书记在班子里独断专行 ,一手…  相似文献   

18.
笔者随工作组下部队进行年终工作考评验收时,听取了不少支队后勤处长的述职报告。应该说,绝大多数后勤处长都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述职,但也有少数后勤处长搜肠刮肚大搞“纸上谈功”.把三分优点说成是十分成绩;  相似文献   

19.
“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这几乎成了某些领导干部的经验之谈,作为一种谦虚谨慎、严格要求、保持清醒的精神来推崇。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在发指示、作报告、讲评工作时都是讲问题多,讲成绩少;批评多,表扬少;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多,指导帮助、关心体贴少,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容易挫伤部属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讲问题固然重要,但讲成绩也绝不可少。因为,讲成绩实际上就是对部属工作的肯定和赞扬,是激励他们成长进步的重要手段,符合思想工作表扬为主的原则。领导干部的责任首先在于善于发现和发挥工作对…  相似文献   

20.
近闻,一位领导干部在向上级检查组汇报班子建设状况时说:“我们这个班子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彼此间从未红过一次脸。”乍听此言,觉得是够团结的,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未红过一次脸”未必是件好事,至少也不能作为一个经验加以宣扬。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党委成员要讲团结,但并不意味着党委内部不能有矛盾,实际上,不存在矛盾的党委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方面是一个党委班子的成员,由于年龄、军龄、阅历、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以及行政职务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一方面,在发展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