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2015,(2):4
编者按: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国防》2015,(1):4
编者按: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邀请到47个国家的国防部或武装部队代表团、4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和中外专家学者300余人参会。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观点,从本期开始分四个专题分别予以介绍,以飨读者(文中标题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4.
《国防》2015,(4)
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观点,分五个专题分别予以介绍.本期介绍的是最后一个专题:第五届香山论坛互动观点摘要.  相似文献   

5.
李永  田春磊 《国防》2014,(12):F0002-F0002
11月20~22日,第五届香山论坛在北京军事科学院成功举办。香山论坛创办于2006年,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四次。从本届开始,论坛由二轨升级为一轨半高端亚洲安全和防务论坛,并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20日至22日,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第五届香山论坛在北京香山颐和宾馆举行。国家副主席李源潮20日在北京会见了前来参加香山论坛的外国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人。李源潮说,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亚洲的发展,亚洲的发展需要安全保障。中国愿同各国一道,以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加强安全合作,合力应对挑战,构筑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来自47个国家的国防部或武装部队代表团,4个国际组织代表和中外专家学者约300人参加本届论坛,在"合作与共  相似文献   

7.
本届香山论坛的主题是“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我们觉得这个主题恰逢其时.很多经济学家把21世纪说成是亚洲世纪,因为亚洲现在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亚洲正在崛起.中国的增长吸引了很多国家的注意,因为中国块头大,中国增速快.  相似文献   

8.
黄永宏 《国防》2015,(1):4-5
本届香山论坛的主题是"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我们觉得这个主题恰逢其时。很多经济学家把21世纪说成是亚洲世纪,因为亚洲现在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亚洲正在崛起。中国的增长吸引了很多国家的注意,因为中国块头大,中国增速快。二战结束时,亚洲的G D P不到世界的20%,很多国家还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后来,邓小平倡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日本的发展和印度的发展带来了亚洲贸易的繁荣,东南亚国家获得了独  相似文献   

9.
张蕾  彭况 《环球军事》2014,(24):28-30
11月20~22日,第5届香山论坛在北京香山颐和宾馆举行。此次香山论坛由2轨升级为1.5轨,具有了半官方色彩,成为中国举办的首个最多国别参加的安全与防务对话。本刊记者特此采访了与会的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少将,和中国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小卓大校,请他们介绍此次论坛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0.
《国防》2016,(11):6-9
金秋十月,第七届香山论坛在北京军事科学院举行.来自6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余名代表出席本届论坛,共同探讨国际安全合作问题.本届论坛恰逢香山论坛举办十周年,十年光阴,香山论坛从两年一次发展为一年一次,从"二轨平台"升级为"一轨半平台",完成了由国际防务智库间学术交流向"官方+智库"高层论坛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提起达沃斯经济论坛,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说到防务领域里也有一个影响力不相伯仲的论坛,了解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这个论坛就是全球颇具影响力的安全防务论坛——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国防》2015,(1):21-24
安全与经济是中亚地区面临的最突出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需求,只有扩大、发展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更好地巩固地区安全与稳定。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个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的互利共赢之举,可以有效增强上合组织防务安全的利益基础。目前,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有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心理优势,也有多数成员国经济总体向好、宏观经济保持增长势头、利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由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与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军队、地方防务机构的36名学者,就国际战略格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地区安全机制的现状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防政策等问题展开了对话。本文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赵利  罗辑 《环球军事》2012,(1):18-20
2011年12月12日,第二届“中国一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开幕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中国与东盟:安全、互信与合作”,来自中国、东盟十国的防务官员、研究人员及东盟秘书处官员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丁建兵 《环球军事》2008,(12):16-17
最近,美国又抛出了建立以美.韩,日三国为核心的,有“东亚北约”之称的“东亚联合安全实体”构想,并伺机向亚洲其他国家辐射,以保住其在亚太的影响力。但韩日在防务合作上从来互不买账,美日防务合作近来也龃龉不断,加上韩国近来因牛肉问题而引发的反美风潮,预示着“美韩日防务同盟”恐难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6.
影响一国军费开支水平的因素及相互关系包括防务主体的收入水平、友好国家防务开支对该防务主体的影响、非友好国家的实际防务开支带来的威胁、军事行为的价格、平战转换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建立军事需求的局部均衡经验模型,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考察周边国家军费变化对我国安全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8日,在首届中非防务安全论坛期间,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以"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为主题的专题交流活动,增进非洲国家政府和军队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了解,加强中非沟通与交流。会议指出,作为中国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国防科工局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与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90多个军贸领域、核领域和航天领域政府间合作协议。目前中国与4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国防科技工业合作关系,中非合作日益紧密,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世界防务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的双重推动下,以及为应付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挑战,呈现出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特点。当前和今舌一个时期世界防务经济根本目标是共同安全、同时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主要任务是反恐和防止核扩散。世界防务经济发畏要通过促进作战平台向信息化发展,实现防务技术和防务资源共享,加强高科技防务经济的国际合作与开发,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事件     
《环球军事》2011,(8):4-4
中国与印尼举行防务安全磋商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普尔诺莫.尤斯吉安托罗明22日在雅加达共同主持了第4届中印尼国防部防务安全磋商,双方就地区安全形势、两国防务领域合作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引起世界各主要国家和集团的广泛关注,其在调整外交和经济政策的同时,纷纷调整防务经济政策。美国等国家选择主导参与型经济战略与扩张型的防务经济政策;东盟选择合作参与型经济战略与自立型防务经济政策;俄罗斯选择融入参与型经济战略与渗透型防务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