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舰空导弹防空作战的特点,以舰空导弹射击方案优化影响因素分析为依据,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分析舰空导弹射击方案优化求解方法及流程.结合舰空导弹射击方案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从舰空导弹消耗量、舰空导弹毁伤目标概率、舰空导弹系统可靠性、射击通道占用时间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舰空导弹射击方案优化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算例分...  相似文献   

2.
根据舰空导弹效能分析和效能评估的需要,针对目前舰空导弹的性能特点,建立起舰空导弹能力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功效函数和理想点法设计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可行性。该算法既可以用于舰空导弹的发展方案论证,也可用于舰空导弹的效能评估,较好地解决了舰空导弹效能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苏联率先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上装备了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随后又在“无畏”级驱逐舰上装备了 SA-N-9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继苏联之后,美国的“标准Ⅱ”、以色列的“巴拉克-1”、英国的“海狼”、北约联合研制的轻型“海麻雀”导弹也相继装舰使用。  相似文献   

4.
水面舰艇是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海上作战的重要使命。其中,舰载武器及其火控系统是水面舰艇作战任务的最终执行者,一艘舰艇往往装备有对空、对海、反潜、对陆攻击等多种舰载武器系统,执行相应的攻防任务。对海武器系统水面舰艇对海主要武器是舰舰导弹,此外还有舰炮和鱼雷,形成几个层次的对海火力。舰载直升机也能够攻击防空能力弱的水上目标,如小艇、军辅船等。舰舰导弹射程从几千米到几百千米,在远、中、近不同距离上发动攻击。除了个别大型舰艇外,一般在驱逐舰和导弹快艇上装8枚左右导弹,护  相似文献   

5.
舰空导弹毁伤目标所需的弹耗量是一个随机变量,提出了舰空导弹毁伤目标所需的平均弹耗量计算方法,计算舰空导弹毁伤单个目标、疏散目标、密集目标所需的平均弹耗量。示例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简便易行,可为舰空导弹火力运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AK-630/AK-630M 型6管30毫米舰炮武器系统是前苏联最先研制成功,并装舰很广的舰载近程武器系统,是第一代舰载近程武器系统中射速最高的分布式末段反导近程武器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其组成、功能、技术性能与特点、装舰情况等。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2003,(12):4-5
“潘捷列耶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标准排水量为6700吨,满载排水量为8500吨,舰长163.5米,舰宽19.3米,吃水7.5米。动力是燃气轮机,航速30节,续航时间为20节6000海里。该舰的主要装备有:2座4联装SS-N-14反潜导弹发射筒,2座4联装633鱼雷发射装置,2座12联装RBU6000火箭深弹发射架,8座8单元SA-N-9防空导弹发射装置,4  相似文献   

8.
徐刚 《当代海军》2005,(9):50-53
“不惧”级是前苏联(下称俄罗斯)研制的第四代导弹护卫舰,最初人们将其划入“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系列中,认为是该级舰的改进型,但后来发现其完全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其无论在舰体设计、舰载武器、电子设备上都较“克里瓦克”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更是“克里瓦克”级无法比拟的。该级舰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替换数量众多的“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但是由于1991年前苏联的解体,使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原定首批建造3艘的计划在完成首舰“不惧”号后就停止了后续舰的建造,因此其成为了俄罗斯目前唯一的一般现代化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9.
采用ANSYS/LS-DYNA动力分析软件,针对大型航空母舰舰载飞机降落对航母的冲击响应过程及对其内舰载导弹的冲击环境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建立了航空母舰的1:1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主要由壳单元和梁单元组成,适用于动力分析计算。研究了飞机在航母甲板上起降对甲板的冲击响应过程,分析了航母导弹贮存典型位置处的冲击环境并给出了加速度谱。结果表明:飞机降落会对甲板造成较大冲击,使着舰点附近产生较大应力;监测点受到的冲击加速度较大,为了航母及导弹的安全,导弹贮存平台应设置缓冲减振装置;着舰点位置对监测点的冲击环境影响显著,因而导弹贮存平台的布置应尽量远离飞机着舰点;冲击强度从主甲板往下开始衰减迅速,而后衰减渐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筒弹测试条件下导弹产品调试效率及提升维修性,设计了一种用于筒弹测试条件下的软件升级方法。该方法无需对导弹进行拆解,可在全弹情况下在线升级,将导弹内每个产品定义为节点,通过设计导弹内每个节点不同的CAN_ID号用以区分导弹系统内各个节点产品,以完成对各个节点产品软件升级;该方法为导弹内各个产品调试人员及维护人员提供了一种升级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开土大王”号导弹驱逐舰于1998年9月竣工,以高丽19代君王“广开土大王”命名。该舰满载排水量3855吨,舰长135.4米,舰宽14.2米,吃水4.2米,主机为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功率582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30节,续航力4000海里/18节。主要武备为1门127毫米单管舰炮,16个发射单元的Mk48-2型“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四联装“捕鲸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1座“守门员”近程防御火炮,1~2架舰载反潜直升机。  相似文献   

12.
读者圆桌     
《现代舰船》2011,(4):3
读者来信在170舰基础上发展中国下一代先进通用型驱逐舰去年10月13日,日本新一代通用型驱逐舰19DD首舰"秋月"号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下水,该舰将于2012年服役。被称为日版"神盾"的19DD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6800吨,装备有综合了相控阵雷达与高速数据处理技术的集成化舰载作战指挥系统ATECS和改进型MK 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是日本历史上吨位最大、功能最强的多用途通用型驱逐舰。其  相似文献   

13.
舰炮是海军最古老的武器之一,曾经是最重要的武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导弹装舰及实战中的广泛应用,舰炮在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曾一度被削弱。但是,近10年来,随着海军战略思想、海洋战略格局、海上战场环境及海战模式的变化,人们对舰炮在现代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及评价。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作为在海战中的起主导作用的支援武器及对舰攻击和远距离防空武器,舰炮将让位于各种舰载导弹;但在对  相似文献   

14.
为从战术角度解决舰载箔条质心干扰和舰空导弹综合反导过程中存在的互扰问题,从理论角度对兼容反导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其中着重就综合反导空域兼容进行建模判定,得出了空域兼容性分析的一般方法,并结合不同作战环境和舰艇机动情况对该方法进行仿真试验,得出了箔条质心干扰和舰空导弹反导战术兼容使用原则和结论.  相似文献   

15.
6月20日熏黄海某海域熏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洪泽湖”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熏同来访的英国海军“埃克塞特”号导弹驱逐舰和“漂泊者”号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熏互相变换阵位、舰艇编队进行了通信演练、海上联合搜救等项目演习熏中英双方的舰载直升机互相在双方的舰艇上起降与救治伤员熏历时四个多小时的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海军112舰上的直九舰载直升机在海上航行的英国海军D89导弹驱逐舰重新曝光的我海军112舰英国海军的“超山猫”舰载直升机在我881舰上放救生员英国海军“超山猫”舰载直升机降落在我海军112舰上中英海军首…  相似文献   

16.
魏刚 《当代海军》2008,(10):54-55
当今全球制造防空导弹的头号军火商、美国雷声公司7月4日向媒体透露,澳大利亚海军新一代“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霍巴特”级将选择该公司新研制的“标准”-6型中远程舰空导弹作为舰载主打防空武器。同时,该公司还声称,美海军还有意向研发“爱国者”PAC-3型中远程地空导弹的舰载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中贮运发射箱内环境监控、导弹综合测试、发射过程控制、射击参数装定以及应急状态自动处理等需求分析,提出建立综合测控系统方案,并探讨了以LONworks总线为核心的综合测控系统基本结构、组成和功用.  相似文献   

18.
舰载垂直发射装置起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导弹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发射后不管的掠海反舰导弹的大量涌现和饱和攻击战术的应用,使水面舰艇面临严重威胁,传统的旋回式瞄准导弹发射装置已不能满足现代海战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垂直发射装置。提起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就不能不提苏联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尽管1968年英国首先在护卫舰上以垂直发射方式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海狼”舰空导弹,但这种发射技术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充分重视,英国也没有正式装舰。1980年,苏联在“基洛夫”(现名“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上率先  相似文献   

19.
为打赢未来海上信息化战争,作为舰艇编队盾牌的舰空导弹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主要研究了国外舰空导弹作战体系发展和美军"网络中心战"思想,提出了必须尽快发展具有实战能力的舰载和空中平台装载的舰空导弹协同作战系统,提高舰空导弹的信息化水平,研究相关的信息对抗手段及电子对抗装备,确保舰空导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0.
江雨 《现代舰船》2011,(6):44-47
以色列虽是个弹丸小国,但在军事工业方面却是中东的"小强"。在美国和欧洲的技术援助下,以色列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第三代战斗机、先进的轻型护卫舰,设计之完善、性能之先进,都让人刮目相看。"巴拉克"系列舰空导弹也是以色列军事工业的得意之作,该系列导弹从最早的"巴拉克"-1发展到今天的"巴拉克"-8,衍生出一个完整的近程、中程、中远程舰空导弹家族,在世界的舰载防空导弹俱乐部中占据了显眼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