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来战争中,我们面临的是拥有高技术武器的作战对象在敌我武器装备具有高度“技术差”的情况下,一些传统战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如何“以劣胜优,以弱制强”,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拟以分析高技术局部战争特点对战法的影响入手,利用“强”、“弱”的辨证关系,探讨现代战争中的以劣胜优的战法。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它具有爆发突然、强度高、进程怏、消耗大等特点。在未来战争中怎样科学使用民兵,打好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目前无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大家都在研究、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果,在此,我们就其基本原则谈点粗浅的认识。 纳入整体。就是指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把民兵视为总体战争力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学使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战系统和结构整体化。整体化的程度越高,其优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广大民兵与正规军配合作战,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战法,如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伏击战等。这些传统战法在革命战争中得到了成功运用,对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从战争发展史来看,作战方法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战法必须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民兵战法也不例外。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发生了深刻变化,民兵战法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既是打赢未来局部战争、履行民兵职能使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可对民兵建设起到重要的理论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创新运行机制,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民兵工作的“三难”问题?如何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特点,研究探索未来战争中防空袭作战和发扬人民战争优势?请看来自山东省东阿县人武部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及基本战法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作为保障战争顺利进行的后勤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文从后勤保障的任务、内容、方式、体制及装备等方面揭示了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后勤保障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姚健  许杰  王翼 《国防》2004,(6):15-18
游击战是我军三大作战形式之一,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一直是民兵和地方部队的基本作战形式。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改变了战争面貌,同时也使游击战这种传统作战形式面临巨大挑战。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游击战的生命力如何,怎样才能使这种传统作战样式重放异彩?值得深思。在此,谈谈我们的几点粗浅认识。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战场,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但游击战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法,必须树立对这一传统作战形式的信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新军事革命浪潮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7.
配合渡海登陆作战部队或单独执行渡海登陆作战任务以及参加支援渡海登陆作战勤务保障,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沿海民兵参战支前的主要任务。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由于战场环境、作战力量运用和作战方式方法等战争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沿海民兵参战支前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科索沃战争,以及美军关于重点打击的观点看,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城市是双方争夺的重点。因此,搞好城市民兵动员建设,使之能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城防作战中遂行一定的作战任务,应该作为新时期民兵建设的重点。那么,城市民兵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城防作战中可能遂行哪些任务呢?我认为,主要是配合现役部队实施反空袭作战。空袭与反空袭的斗争异常激烈,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个基本特点。因此,着眼于配  相似文献   

9.
近几场局部战争表明,未来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信息因素成为影响战争甚至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在未来战争中,如何发挥我国武装力量中民兵队伍的优势。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现有的民兵训练内容、手段、目的等是建立在传统战争的基础之上的,已部分地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因此,研究未来战争,着眼军事需求,改革现有民兵训练内容、手段、目的等,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一、信息化条件下民兵训练改革的基本设想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敌我双方在兵力兵器的使用及力量对比上的特点,给我军作战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也给我们的民兵训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任务需求是最好的民兵训练改革的参照和依据。鉴于此,民兵训练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0.
科索沃战争的爆发和我国驻南使馆遭敌导弹袭击,使我们清晰看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战争随即可发。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强国防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广泛开展民兵战法研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现代人民战争战法研究。一、“蜂虫式”攻击战法的概念、特点及形态“蜂虫式”攻击战法是指在现代条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军所面临的主要战争形态。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营房保障问题,对机动部队配合解放军防卫作战营房保障工作有着莺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实践".信息时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未来战争中担负的任务也随之变化.因此,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和新军事变革步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转型.  相似文献   

13.
夜战是过去战争年代我军和民兵克敌制胜的重要作战手段之一,也是我们的传统战法和优势。本文向读者介绍高技术之战中的夜战,目的是为了开阔大家的视野,了解高科技的发展和在夜战的广泛运用,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夜战的传统战法。 战争年代,民兵不怕流血牺牲,勇于近战夜战的顽强作风,是任何敌人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科学的发展和国防实力的增强,用以夜战的武器装备也正在缩小与敌人的差距,而未来战争中的敌人异国作战,虽然有高技术的装备使夜战的“透明度”提高,但仍怯于夜战。因此,夜战仍然是我们夺取战场主动权的有效战法。  相似文献   

14.
空袭与反空袭作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其成败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有着重大影响。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没有空防就没有国防”的思想,着眼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强敌空袭的特点规律,正视我国在未来反空袭作战中防护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筹划我防空作战中的防护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董国梁 《国防》2002,(3):39-40
常言道:有备无患。要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爆发时,及时有效地将后备力量动员起来参战支前,平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动员准备。 一方面,要着眼提高科技含量,明确重点动员对象 确定兵员动员重点对象的基本依据是“需要”与“可能”。“需要”,就是未来战争对后备兵员动员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同战争形态下各异。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以体力为第一要素确定。在机械化时代的战争中,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以技能为  相似文献   

16.
当今格局趋于缓和,世界战争不可能发生,但局部战争依然存在,且随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技术局部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因此,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特别是海上局部战争的财力保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根据高技术海上局部战争财力保障的特点,提出了未来海上作战的财力保障设想:在制定战时财力保障方案,做好超前应急准备的前提下,优化财力保障体制,加强宏观调控,以理顺军事财政关系,确保有限财力投量投向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当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模式出现在世界战争舞台的时候,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城市民兵战时支前问题,对弥补我军技术力量之不足而赢得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兵战法,是指与民兵特点及其所担负任务相适应的作战方 法。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广大民兵与正规军配台作战,形成了许多 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战法,如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围 困战、伏击战等。这些传统战法在革命战争中得到了成功运用,对 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从战争发展史来看,作战方 法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战法必须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民 兵战法也不例外。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发生了深 刻变化,民兵战法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这既是打  相似文献   

19.
以伊拉克战争为代表的近期局部战争表明,城市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战场,空袭与反空袭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因此,做好防空作战准备是城市民兵建设的重点内容。不仅大城市,而且作为大城市之门户,并与大城市防空作战具有联动作用的卫星城民兵,都要做好防空作战准备。重点是要在战法研究上下功夫。我们认为,在信息化战争中,卫星城民兵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战法”反敌空袭。(一)长短结合消耗战。“长”指的是民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短”指的是民兵高炮(机)和民兵轻武器。要根据所处的位置及其军事价值的大小,以能够遂行一定的防空…  相似文献   

20.
在高技术战争中,由于参战军兵种多、作战空间大、作战节奏加快、战线不稳定,使传统的作战形式受到一定限制,既不能照搬阵地战的固定模式,又不允许按过去运动战那种“以时间换取战机”的打法,也不能局限于民兵游击战的辅助范围,而是应着眼于高技术战争的新特点,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和相适应的作战方式。鉴于机动战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在继承机动战的历史经验和借鉴近期局部战争中机动战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机动战的特征,揭示其中的规律,对于发扬我军机动战理论,夺取高技术条件下机动战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机动战见诸于文字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在19世纪初由瑞士军事理论家约米尼在他的《兵法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然而机动战作为一种作战形式在冷兵器时代就已经存在。如公元前127年至前119年,汉武帝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由卫青、霍去病率领教万骑兵七击匈奴,东抵乌兰巴托东北,西至酒泉,在1000多公里长的战场上,频繁机动,迂回奇袭,长驱深入。不过,由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军队编制体制单一,仅仅是在陆地实施步兵和骑兵的机动,机动战的样式比较简单。 在高技术条件下,军队装备了高技术武器装备,能够在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战场、实施机动。例如,随着设计工艺和动力推进技术的改进,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