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孝雨入伍11年,抓获小偷2000余名,最多时一天抓了17名。小偷对他恨之入骨,为报复,“贼王”曾聚众持刀劫持刘孝雨。“反扒英雄”、即将退伍的刘孝雨准备组建“反扒协会”,立誓:生命不息,抓贼不止。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10月7日,经过长期准备和精心策划,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向以色列发起了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陆、海、空三栖突袭行动。遭到沉重打击的以色列随后宣布动员,集结重兵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代号为“铁剑”的报复行动。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期,日本组织了著名的“神风”轰炸机敢死队,对美国舰队实施了自杀性报复袭击。美海军专门研究了对付“神风”敢死队的部署和战术。在这场惊险的海空大战中,美海军一驱逐舰战斗巡逻编队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就拦截并击落了45架“神风”敢死队轰炸机。  相似文献   

4.
寒江 《国防科技》2004,(5):86-92
二战后期,日本组织了“神风”轰炸机敢死队,对美国舰队实施了自杀性报复袭击。美海军也专门研究了对付“神风”敢死队的部署和战术,在这场惊险的海空大战中,美海军一驱逐舰战斗巡逻编队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就拦截并击落了近50架“神风”敢死队轰炸机:  相似文献   

5.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对涉嫌制造“9·11”事件的本·拉登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基地”组织几近土崩瓦解。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恐怖分子是不愿善罢甘休的。他们发誓要同美国斗到底,并且扬言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报复美国。恐怖分子的威胁并非危言耸听,最近搞得美国人心惶惶的“脏弹”就是恐怖分子们可能用来发动恐怖袭击的“撒手锏”。  相似文献   

6.
战略优先     
观念塑造现实。随着“细节决定成败”这一概念的深入人心,关注细节的人越来越多。体现到工作中,有人凡事都喜欢往细里抓,眼睛总是盯着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成功。然而,细节真的能决定成败吗?追求每一时每一事的成功就必然“能打胜仗”吗?  相似文献   

7.
耐得住寂寞     
《菜根谭》云 :“栖守道德者 ,寂寞一时 ,依附权势者 ,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 ,思身后之身 ,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能做到“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 ,应该算得上有大智慧的人。印尼前总统苏哈托 ,在位时可谓风光一时 ,凭借其手中的权力 ,干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然而 ,当他大权旁落后 ,却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 ,被印尼和西方报纸称为“世界上最感寂寞的人”。至于苏总统是不是一个不守道德的人 ,会不会凄凉万古 ,不能用我们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但前车之覆 ,后之之鉴 ,对于苏氏的寂寞 ,却很值得我…  相似文献   

8.
李为 《当代海军》2005,(4):12-14
2月1日,台湾第15任“海军总司令”苗永庆正式离职,“总政治作战局局长”陈邦治接任。喧闹一时的“海军总司令”竞争战。在持续了半年多之后,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9.
坍塌的楼房、折断的天线、轰隆隆作响的推土机……”这是在巴勒斯坦经常看到的镜头。以色列军队袭击过后残破的土地和当地明朗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让许多人为当地人的遭遇感到难过,更让人们为中东局势的走向担忧不已。 局势日益失控 从2000年9月开始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暴力流血冲突已经持续了15个月。在过去的时间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几乎每天都发生流血、爆炸、枪击、暗杀、“定点清除”、飞机轰炸、坦克进攻等。以巴间的报复与反报复的暴力冲突几乎没有一天停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     
《国防科技》2003,(2):84-85
1月6日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以色列电视台1月5日报道称,以军方当天成功试射了四枚箭”式拦截导弹。这种类型导弹可以拦截下前来袭击的导弹。这四枚导弹几乎是同时发射成功的。他们进行的试射是在模仿拦截可能从伊拉克方向发射来的“飞毛腿”导弹。以色列担心一旦美军发动“倒萨”战争后,伊拉克可能会发射导弹打击以色列领土进行报复。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开始检录了,海军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杨国宇将军向“受气”中挺进的中国海军乃至全社会高呼:历史上的每一时刻都是转瞬即逝的,谁能抓住它并赋予它最高值,这一时刻便属于谁……  相似文献   

12.
一辆蓝色的警车,驶进成渝公路上一座繁华的小县城。车上,一位端庄年少的农村妇女倚窗沉思。她脸色苍白,嘴里喃喃地念道:“我犯了法,不该如此报复……”她叫杨志琼,是四川省简阳县平息乡一位不满二十二岁的民兵,因为盗窃一万八千元现款被拘  相似文献   

13.
1 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一时风靡世界,同时也引出一个十分陈旧的问题,“泰坦尼克”号能不能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不至于让1500人连同“泰坦尼克”号沉没在那深达4000米冰冷的大西洋底呢?如  相似文献   

14.
美军抛出六大网络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超 《环球军事》2011,(12):10-12
“如果你们用网络攻击手段关闭了我们的电网,我们将往你们的烟囱里扔导弹。”最近,美军网络战新战略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这一战略指出将对一切网络入侵实施包括传统军事打击在内的报复行动。其实早在4月底,美国防务系统网站就曝出美军新网络战略将转为“主动防御”,还被视为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正式下令成立网络司令部以来,美军对网络防御战略的又一次完善。  相似文献   

15.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其塑造的角色JaneEyre身上投射了自己在感情方面、生活方面受到打击而产生的报复心理。而这一报复心理成为作者的写作动机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夏洛蒂·勃朗特的报复心理也不断地渲泄出来。这一心理是我们品评该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科技大练兵“为打赢而练”的特点,政治工作要从根本上增强官兵高标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使命感强化官兵“科技练兵为打赢”的意识。部分官兵认为仗一时打不起来,缺乏“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的紧迫感。校正官兵认识偏差,必须不断深化我军根本职能、形势战备、“...  相似文献   

17.
里根总统于1983年3月23日宣布了他的新的战略防御倡议计划(SDI),要求主要工作放在防御弹道导弹的威胁上。他指出“实现这一计划是一个相当艰难的科技任务,在本世纪末不大可能完成。”总统号召制定一个长期的科技规划,以使美国的战略威慑从完全的战略报复向更多地依靠战略防御转移。  相似文献   

18.
辛夷 《环球军事》2013,(10):1-1
“艾克”,艾森豪威尔的昵称。这位在美国历史上很有些传奇的人物,曾任盟军最高统帅,决策指挥过诺曼底登陆战役,卸下佩剑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并且是唯一一个担任了美国总统的五星将军。然而囿于时代局限,他对以无神论为特征的“敌对意识形态”耿耿于怀,支持所有反对苏联的政权,推崇大规模报复战略.力主扩大核武生产与发展战略空军,推行干涉中东事务的“艾森豪威尔主义’,阻挠中国的统一,因之又是世界冷战格局形成的关键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侯永波 《环球军事》2011,(10):M0001-M0001
5月1日以来,有人欢呼庆祝,有人扬言报复,在反应不一的国际舆论背景中,本·拉丹这个名字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然而,这次他的引人关注,是以彻底告别这个世界的形式出现的。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了正式演说,痛陈近10年来拉丹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给美国社会造成的沉重危害。  相似文献   

20.
近来,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到伊朗总统内贾德都纷纷表示,一旦美国对伊朗发起攻击,伊朗将采取"报复"措施。伊朗前国防部长阿里在接受美国《防务新闻》周刊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伊朗将在一个小时内实施大规模的报复行动",这种"闪击"式的报复"将引发一场全面的地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