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大本营     
日本大本营是日本从建立近代化军队以来至二次大战期间陆海军的最高统帅机关,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因此,搞清日本大本营的变迁与实态,也是近代中国军事史研究的课题之一。日本防卫研究所战史部教官森松俊夫编写的《日本大本管》一书是日本教育社历史新书之一种,尽管只是一册篇幅不长的普及读物,但作者运用详实的史料,将日本军队指挥系统之产生以及发展变化的概貌叙述得很清楚。该书从1987年出版以来很受欢迎,曾几次重印。为给我国研究近代军事史的同志们提供参考,从本期起我们将连续发表该书1987年8月版的译文。由于作者是日本学者,书中对一些问题的提法与我们不同,为保持原书的面貌,翻译时未作改动,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陆军是日本对外侵略的重要力量,在中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罪孽特别深重。旧日本陆军师团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兵力运用的基本单元,师团基本情况是二战军事行动研究的主要标识,有重要参考价值。七七事变爆发后第一支侵入中国关内的是陆军第20师团,7月19日即在塘沽登陆投入战场。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预备役制度是根据1954年7月通过的《自卫队法》和《防卫厅设置法》建立起来的,1954年和1970年分别开始在陆军和海军中实行。根据《自卫队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定额为4.16万人(陆军4.1万人,海军600人)。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陆军预备役现实有4.0926万人,海军预备役实有543人。日军预备役使命有三:一是编成轻装步兵团,担任后方警戒;二  相似文献   

4.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有着复杂国际背景的局部战争。它“反映了现代朝鲜人民悲苦的历史”,“它可以被看成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①。如何看待这场战争,中国与西方分歧极大。《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部在世界上有着广泛影响的西方学者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著作。该书有着新颖的体例、独特的视角、许多精辟的见解,但由于作者看问题的立场、方法不同,特别是由于资料所限,他们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是中国学者所不能苟同的。特别是涉及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矛盾及斗争时更是如此。本文分五个方面就书中的朝鲜…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后,由于中国日渐落后,日本逐渐从崇拜和敬重中国的观念中淡出,一变而为轻视中国。辛亥革命前,日本陆军经过多次和中国交锋,亲身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和软弱,更加助长了他们轻视中国的观念。北洋军阀时期因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日本便以在中国扶植代理人的方法攫取权益,形成一种乱中图利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日本仍旧无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旨和军事实力,以一种陈旧的眼光看待中国,视中国为非统一国家。正是日本陆军一贯持有轻视中国的观念,使日本一步步走向侵略中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由辽宁大学历史系崔连仲教授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是《军事后勤历史丛书》之一(《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世界军事后勤史》)。该书论述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后勤体制、后勤思想及辎重运输、军需物资、武器装备等勤务的形成与发展,着重叙述了重要战争、战役的后勤保障过程、方式和手段,是一部以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史》是军队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我党领导人非常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毛泽东同志说:“学历史,主要学近代史”(《毛泽东论教育》第79页),“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第759页).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首先是干部和青年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江泽民总书记1991年3月9日给国家教委领导人写信说:“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  相似文献   

8.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撰、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抗美援朝战争史》,2001年被评为全国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该书具有雄厚的资料基础和扎实的研究基础,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宏篇巨著。一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伊始,被迫同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创造了世界现代史上弱国战胜强国的光辉范例,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亚洲的和平,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  相似文献   

9.
徐平  张冬 《军事史林》2013,(8):41-45
近代日本陆军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处于幕府时代后期的日本在亚洲最早引进西方军制。“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仿照西方列强,组建了三个洋式兵队,包括步、骑、炮兵共计13625人。1870年12月,明治政府下令统一军制,规定陆军学法国,海军学英国。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军队逐渐成为当时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日本也一跃成为当时列强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陆军在中国一直保持4个军、17个常备师团的编制,1937年7月以后为了对我国进行全面入侵,又新成立了7个师团。此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本陆军师团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经统计,从1931年至1945年,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陆军师团共有102个(内含3个坦克师团、3个飞行师团),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特组织了这组《侵华日军各师团全曝光》的系列文章,忆日寇铁蹄,记民族危亡,奋强国之心,振文明之邦。 --编者  相似文献   

11.
施渡桥先生的论文集《晚清军事变革研究》于今年 1月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著作虽然只选用了作者发表在《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上 40多篇学术论文中的 2 0篇 ,却已鲜明地反映了作者在推动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是一部有新意、有深度、有特色的军事史著作。该书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史起到了开创性和启示性的作用1 985年 ,渡桥先生与张一文同志研究后 ,执笔撰写了《在民族危亡中发展进步的中国近代军事》和《试论晚清军事发展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由总参谋部颁 发的《中国人民解 放军陆军训练军分 区(人武部)军事训 练与考核大纲》,是 全军新一代大纲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军历史上 第一部指导军分区(人武部)的训练大纲。军分区、人武部贯彻落实新大纲,必须强化五种意识: 法规意识新大纲高度集中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兵器工业广大爱国职工,为了救亡图存、保证战时军事急需,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将各重要兵工厂迁建于战略后方,并迅速复工,在漫长的八年抗战里,默默无闻地给浴血奋战在前线的中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轻型武器装备,为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战时兵器工业的内迁,是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但是鲜为人知的一页,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中国军事工业史上重要的篇章。本文谨就这一问题作一概略介绍和浅析,具体数字多来自各厂厂史,或加综合统计,恕不一一注明。限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舒翼张一文同志的新著《太平天国军事史》,作为太平天国史丛书的一种,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这是他深钻太平天国军事历史二十春秋的结晶。可以预计,此书对于深入开展太平天国史研究,以至探索近代中国军事历史的嬗递变...  相似文献   

15.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6.
日本向外派出的第一位武官是毛遂自荐的桂太郎陆军少校。此人生于1848年日本山口县,早年参加过讨幕军,1869年在兵部省语言学校学习法语,1870年留学德国,对西方军事制度颇有研究,1874年回国,协助陆军大臣山县有朋中将建立日本陆军。山县对其甚为赏识。桂太郎有了这座靠山,本人又善于机变,因而仕途亨通,最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  相似文献   

17.
王振德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以下简称《中国战场》),是一部专门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的史学专著。《中国战场》记叙中国人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揭开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开始,1937年7月7日中国军民进行全面反法西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开辟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经战略相持阶段,到1943—1945年中国战场反攻作战,及至日本投降这14年的历史。作者在篇章结构的安排和内容的选材上,始终把握两点:第一,第  相似文献   

18.
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的新著《中日战争史,1931—1945》(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是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而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是我国大陆出版的第一部中日战争史专著。该书约40万字,系统论述了中日战争的起因、发展与战略演变,中日战争中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和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等方面的问题。资料丰富且主要利用日文资料,是该书的重要特色之一。该书所引用的档案资料与研究著作包括: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的《战史丛书》,外务省编的《日本外交年表与主要文书》,鹿岛和平研究所编的《日本外交史》,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的《太平洋战争史》,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编的《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等。  相似文献   

19.
珍宝岛事件是一场给中苏两国乃至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中苏边境武装冲突。《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剑桥》)的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上对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特别是对珍宝岛事件进行了评述。由于作者受资料所限,也因其观察问题的立场方法不同人剑桥》所阐述的某些结论和观点为我们所不能苟同。本文拟分四个方面就《剑桥》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部分略作评述。(一)珍宝岛事件的原因对于珍宝岛事件的原因,《剑桥》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从“中国的地方局势;中国首都的政治斗争;外交方面的动机”①三个方面进行分…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争战败史是近代中国的一部血泪史、屈辱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回顾120年前那段屈辱历史,作为当代军人应该有更加刻骨铭心的感触,更应汲取教训、奋发图强,积极投身于践行强军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