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剑  李为 《当代海军》2006,(1):28-34
2005年12月17日,“基德”级导弹驱逐舰的前两艘“基隆”号(1801)和“苏澳”号(1802),在台湾苏澳军港举行了成军典礼。随后两舰开始进行为期三周的基地训练。在将舰上的指管通情系统与海军的“大成”系统进行链接,并和其它类型舰艇进行综合操演后,“基隆”号和“苏澳”号导弹驱逐舰将开始正式服役。“基德”级导弹驱逐舰是2005年10月下旬,美国军方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市举行向台湾交接仪式后,其中的“基隆”号和“苏澳”号两舰离开美国,经由巴拿马运河,横越太平洋,返回台湾。返台时,除台湾海军的700多名官兵外,随舰的还有部分美国军方人士,他们在舰上协助台军操作。在回台前最后一站关岛启航时,两舰降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25日,台湾从美国购买的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台湾改称“基隆”级)中的最后2艘(DDG-1803“左营”号和DDG-1805“马公”号)抵达苏澳港,11月2日正式成军。  相似文献   

3.
王平建 《国防》2006,(8):73-75
美国向台湾出售的首批两艘“基德”级驱逐舰已于2005年12月17日服役。另外两艘“基德”舰也即将返台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近7000吨,是台军目前吨位最大的战舰。舰上配备“标准-2”舰空导弹、“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鱼叉”反舰导弹和MK32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器等武器系统,具备一定的防空、反舰、反潜和编队作战能力。一、基本性能根据2005~2006年版《简氏舰船年鉴》提供的数据“,基德”级驱逐舰长171.7米,宽16.8米,吃水6.2米,标准排水量6950吨,满载排水量9574吨,动力装置采用4座通用动力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功率86000马力,航速33…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军最看好美国装备“宙斯盾”作战指挥系统的“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但迫于各方压力,至今可望而不可及。于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打起购买美国退役的“基德”级驱逐舰的主意。目前台湾海军正与美国协商,引进4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以取代台湾二次大战时代的老式驱逐舰。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各国海军众多型号的两栖攻击舰中,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配置较为典型。以“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舰作战系统的组成配置、主要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挥关系和作战指挥控制流程,总结了该舰作战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为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有消息证实,“台独”日思夜梦的四艘“基德级”驱逐舰可望在2003年之前陆续到手,其先期接舰人员已动身赴美。可想而知,台军迫切急购“基德”级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欲与俄制“现代”级驱逐舰一争高低,为“台独”圆梦摇旗呐喊。如果“台独”一意孤行,台海之战就不可避免。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百殆。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不仿先来一次纸上论剑。  相似文献   

7.
1998年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浦贺”级扫雷支援舰的第二艘“丰后”号建成服役。随后被派往吴港,替换原有的“早漱”号,担任第一扫雷队群的旗舰。此前,首舰“浦贺”号已被派往横须贺港,替换原来的“宗谷”号,担任第二扫雷队群的旗舰。至此,计划建造的2艘新型扫雷舰已全部建成服役。研制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曾在日本沿海发动了强大的布雷攻势,使日本的海上交通线彼切断,对外联络陷丁瘫痪。鉴于这一惨痛教训,战后几十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对水雷战装备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将反水雷战与为保交而实施的反潜战、防空战、水面战相提并论,视为海上作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其先后建成的水雷战舰艇达90余艘之多。  相似文献   

8.
《当代海军》2003,(3):42-42
北海舰队的“银川”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07)是中国海军现役的17艘国产第一代驱逐舰中的先行者,排行老三,首制舰为“济南”号(舷号105)。属于西方称之为“旅大”级的反舰型导弹驱逐舰。“银川”号导  相似文献   

9.
张伟 《当代海军》2005,(7):20-23
她们几乎包揽了海军院校学员的海上实习任务,绝大部分海军指挥、技术军官的第一道航迹都提从这里开始的: 她们的航迹遍及中国乃至世界众多海的港口,成为人民海军展示风采、传播友桥梁; 军舰是钢铁铸成的教学大楼,大海动的大学校园,甲板是摇晃的课堂和操场……我们一起走近——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4月份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美台武器采购会谈日近之际,据国外媒体报道:台湾海军正在与美方秘密协商,拟朝从美方手里引进4艘20世纪80年代末退役的“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以取代美军建于二战时期,迄今已为台军服役了整整50年的“阳字号”驱逐舰。  相似文献   

11.
对我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机制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机制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建议从健全保障系统整体规划机制、完善保障资源配套机制和形成装备保障人才先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提高武器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核心思想入手,分析了该思想在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新模式,并提出了该需求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结论对于开展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工作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战争对装备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以作战任务为出发点的武器装备保障性研究成为武器装备执行任务能力正常发挥的前瞻性问题。首先分析了武器装备保障性的内涵,以及目前国内外武器装备保障性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基于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保障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