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统治时期是清王朝最强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时期,清王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边防政策。 一、外御列强、立约定界。清灭明统一中国后,外国殖民主义侵略扩张势力开始不断地对我国领上进行蚕食。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康熙时期沙俄对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和乾隆时期英国唆使尼泊尔廓尔喀部对我国西藏的入侵。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情节,看后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忘。康熙决意撤藩,孝庄则出于各种考虑不同意撤藩。但一直把“撤藩”作为人生三大奋斗目标之一的康熙主意已定,并许诺:如吴三桂反,自己则引咎退位。撤藩开始运作后,各地奏折报上的情况是形势一片大好,一切按康熙的设想在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情节,看后深有感触,久久不能忘。康熙决意撤藩,孝庄则出于各种考虑不同意撤藩。但一直把“撤藩”作为人生三大奋斗目标之一的康熙主意已定,并许诺:如吴三桂反,自己则引咎退位。撤藩开始运作后,各地奏折报上的情况是形势一片大好,一切按康熙的设想在向前发展。吴三桂对撤藩也很是配合,并把撤藩的日子定于“二月初二”。拿到这份奏折后,康熙兴高采烈,兴冲冲地来见祖母孝庄太皇太后,让她看这份折子。哪知孝庄连看都没看,只抬了一下眼皮:“我从来不相信折子,我直到看到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他们撤了…  相似文献   

4.
康熙作为一代帝王,政绩卓著,为人称颂。有臣子当面说:“皇上雄才超迈,皆由天授,非凡人可及也。”康熙连连摇头道:“尔等试思,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学而成。务必以敬谨为本,朕之学业皆从敬谨中来,何得谓天授.非人力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康熙统一台湾前国内形势的发展、台湾岛内政局的状况论述了康熙统一台湾的意义以及康熙对台湾的治理措施,突出了他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读历史书,甚觉康熙皇帝颇有远见。满人入主中原后,到康熙亲政时,八旗军已失去昔日的豪情朝气,斗志衰退,纪律松驰;政府官员安富贪逸,养尊处优;而北方强邻又虎视眈眈不时南犯。在举国上下歌舞升平安享和平生活时,康熙帝高瞻远瞩,居安思危,为了整军备武,于1681年(康熙20年)在今天的河北、内蒙、辽宁接壤处约1.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亲率文武官员和上万骑兵到此,“围猎以讲武事”,以野兽为假想敌进行军事训练,“往来沙塞,风尘有所不避”,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康熙自己好学不倦,对皇子们的学习也非常重视。皇子们最早从四岁起,就要接受教育,年满六岁就要到懋勤殿或畅春园的无逸殿正式入学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康熙帝亲自为太子胤礽选定了师傅: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三位皆为饱学之士,能被皇帝亲点为太子的师傅,自是荣耀无比。但是,结果大大地出乎他们预料。在康熙眼里,这些师傅不过是自己的奴仆,根本无须顾忌他们的尊严。  相似文献   

8.
我刊今年第3期刊发了96319部队教导员张楼楼同志的文章《造访"六尺巷"引发的思考》。文中提到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安徽桐城老宅与吴家相邻,两家为宅间一块空地打起官司。张家人写信给张英,希望他干预此事。张英回信,劝家人礼让三尺,吴家见状也主动让出三尺,形成六尺巷。文章刊发后,有读者来信反映,有  相似文献   

9.
山西永济市古称蒲坂,为舜帝故乡。舜帝是传说中五帝之一。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贤君,誉为尧天舜日。他“天下一人饥则我饥,天下一人寒则我寒”的高尚情操,一直为炎黄子孙缅怀。现任市委书记石丙录在此地任职8年间,  相似文献   

10.
康熙二十年,清帝玄烨率兵塞外行围射猎,行至塞罕坝下,猎性大发,钦定“木兰围场”——即哨鹿之所,为皇家猎苑和习兵练武之地。河北省围场县民兵训练基地就坐落在塞罕坝下“木兰围场”南部。它在全县人民心目中是一座学校。县人武部部长李书被大  相似文献   

11.
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杜魁元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1672-1725)是个划时代的巨人。俄国人称其为“大帝”,恩格斯甚至称他为“真正的伟人”。彼得在执政的数十年间,采取以军事为中心的强有力的全面改革使俄国弃旧图新,以新的面貌活跃在世界舞台。彼得的军事...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本期编译了有关美帝核战略政策的演变概况和核战略进攻武器的发展动向的文章。美帝核战略政策是美帝全球军事战略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帝苏修都把核武器作为向外扩张,谋求世界霸权,推行强权政治,奴役和压迫世界人民的讹诈工具。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认清美帝苏修反动本质和侵略野心,戳穿美苏缓和骗局,了解美苏核战略进攻武器发展趋势,可供有关单位的领导,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但是,原文的作者站在帝国主义的立场上,鼓吹资产阶级的军事观点,宣扬唯武器论,过分夸大核恐怖之处,请读者参阅时注意分析批判。还有某些文章中把核武器矛头直指我国,更要引起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3.
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苦难是数不清的、算不完的,但其中大的几笔,有据可查。大军入侵帝国主义奉行炮舰政策,入侵我国大都是从沿海登陆的。从1840年3月英帝国主义进攻广州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950年1月美帝第七舰队陈兵台湾海峡,先后有11个帝国主义国家,1000多艘舰船从海上侵入我国,大规模的就有85次之多。其中日本单独入侵29次,英  相似文献   

14.
漫谈口号     
郜添 《政工学刊》2009,(4):74-75
口号一词最早用于古诗标题,并不如今天这般激扬豪迈,倒是颇为风雅,表示“随口吟成”。始见于南朝梁简文帝《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其后演变为对打油诗、俗谚的代称,后又有口令的意思,直到近代口号才逐渐定型为“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3,(14):49
康熙书法造诣很深。他以书法辅助政治活动,宣传政治意图,改善满汉文化,融洽君臣往来。书法的功用不亚于其六下江南。康熙治国理政,颇多建树,管理着政军民学,辽阔的疆域和盛世之势使其有综合、平衡、协调,加之反复、比较之风,这些反映在书法的风格上,自然会中正而不偏倚,而且从没有旁门左道之笔,这是一代成功的君王必然体现出的  相似文献   

16.
漫话正气     
中华民族历来有讲正气的优良传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都是这种情怀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如果没有一腔浩然正气,就不可能无所畏惧地前进,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这一点已被从古至今的无数事实所证明。清朝康熙年间,有“天下第一清...  相似文献   

17.
从一九五七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迄令已有15年了。在这期间,美帝苏修这两个“超级大国”出自他们的全球侵略扩张政策,大力地发展了宇宙空间技术。在联合国中,美帝苏修声称什么“和平”利用宇宙空间,实际上他们却在大力地从各方面利用宇宙实间为其军事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由上表可见自67年以来,美帝在战略进攻导弹数量上是一直保持不变的,但是在质量上一直在不断改进,从而增强“对付军事力量”的能力。美帝正在加速用民兵Ⅲ  相似文献   

19.
3月19日,总参原兵种部政委田永清将军给我打电话,说晚上带我去见作家二月河。连续创作了《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13卷530多万字的"落霞三部曲"长篇历史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和东南亚,在美国被评为"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中共十五、十六、十七大代  相似文献   

20.
夏凉 《军事史林》2010,(7):54-56
自从1868年奥匈帝同的英籍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成功研制出第一枚鱼雷后,这种水中“爆破手”就以其非凡的作用和威力,在海战中大显身手,威风八面,战绩显赫。但是,鱼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发生了许多趣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