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年青枪种裹足不前通用机枪又名轻重两用机枪或两用机枪。与其他枪种相比,通用机枪是一个比较年青的枪种。一战结束后不久签定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准生产和装备重机枪,可是德国人历来对重机枪情有独钟。在一战前他们装备了1万多挺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都以为希特勒是为了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造就了德国这支庞大的海军。殊不知早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德国海军就已初具规模了。而希特勒最初也并没有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这位一战中的陆军中士认为,海军将领们不过是喜欢摆弄昂贵玩具的官僚。直到1928年国会选举时,他才看到建设海军对他在政治上有利可图。 “荣光”出世 一战结束后,为了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度兴起,《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建造海军舰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然而,1921年底,在讨  相似文献   

3.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23):70-70
美国“戈林”历险记 韦纳·戈林,1923年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犹太人社区。在他的童年,戈林的父亲逢人就吹有个亲戚是一战德国空军王牌,现为德国高官,大家也就当他是吹牛。二战爆发,戈林参军,飞B-17。就在他要开赴欧洲去炸“亲戚”时,被人举报,情报部门觉得确实有点风险。  相似文献   

4.
多数英国历史文献认定,发生在英国本土上的最后一次战斗,是1746年觊觎王位的苏格兰小查理王子在卡洛登之役中败北。然而,在肯特郡格拉夫内沼泽地区流传另一种说法,据称当地才是英国本土的最后一战的见证之地,时间则是20世纪40年代的大不列颠空战期间,对阵双方是迫降于此的德国轰炸机组成员和守望乡野的一队普通英国士兵。  相似文献   

5.
《东北后备军》2005,(1):25-25
19世纪末期,柴油机和电动机装上了潜艇,并携带鱼雷,形成初步战斗力,把海面战斗引向海洋深处。一战期间,德国给潜艇开始赋予自己一个新的名字——“海狼”。1917年2月11日,德国宣布进行无限制级潜艇战,  相似文献   

6.
不鸣 《军事历史》2005,(3):32-37
"副委员长"汉斯·冯·塞克特将军 汉斯·冯·塞克特生于1866年,贵族出身,19岁时即被升 为步兵团军官。在1889年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后调入参谋本部 服务,此后官运亨通。一战开始时,塞克特任第3军团参谋长, 他与魏采尔在法国北部作战成功,被调至新成立的11军团任参 谋长。1915年5月,该军团大破俄军于哥黎士(Gorlice)。1918 年1月塞克特到君士坦丁堡担任土耳其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当时 土耳其有一个类似的德国顾问团,由理曼封德在战前建立。后塞 克特派理曼封德赴巴勒斯坦前线,指挥F集团军作战,将驻土军 事顾问团置于其直接管辖下。虽然最后土耳其因国力有限,无法 长期作战,与协约国和谈,但却给了他对非基督国家服务时的经 验和信心。回国后,塞克特出任巴黎和会德国代表团军事代表, 合约签订后,塞克特被任命为和平军组织委员会主席。从此以后  相似文献   

7.
1866年德意志联邦中两个最大的邦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是一场“兄弟阋墙之战”,即德国内战。恩格斯说:“悼斯麦在为他在1866年的活动而找到的同样好的法制基础,……然后,内战被挑起了,因为1866年战争不是别的,正是内战。”①这次内战是件斯麦蓄谋已久的,是他恣意挑起的。他声明“要为此承担责任”②。在德意志统一运动的进程中,这场带有决定性意义的内战是“弹斯麦演出的第二幕”③。第一幕是1864年的普丹战争,第三幕则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本文打算简要地论述种斯麦与这场内战的关系及其所起的作用c德国内战是惮斯麦长期处心积…  相似文献   

8.
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 (Alexandervonfolkenhausen)是南京国民政府聘任的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他于 1 934年 4月来华 ,1 938年 7月返德。在华任期内 ,正值日本侵华日亟 ,到全面抗战中的武汉会战开始之际 ,他参与了南京国民政府准备抗战和全面抗战初期的指挥 ,他的行为对正面战场的战略影响甚大 ,本文试以史料叙述之 ,或许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研究有一些帮助。一  法肯豪森于 1 878年出生于德国北部鄂尔敦堡城一个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报考陆军军官学校 ,毕业后入德国陆军任少尉军官。 1 90 0年随八国联军德…  相似文献   

9.
"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是一战结束后,德国在《几尔赛和约》限定之下设计建造的一型轻巡洋舰。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不能拥有主力舰、潜艇,新建军舰只能替换现役的旧舰,且要在旧舰舰龄满20年后才开始替换。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按照条约精神,德国海军有4艘旧巡洋舰即将退役,可以建造新的巡洋舰替换之。最后德国决定,建造3艘新的6000吨级轻巡洋舰,该级舰首舰为"柯尼斯堡"号,因此又称"柯尼斯堡"级,代号为"K"。"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总长  相似文献   

10.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20):70-70
打仗不误交费 美军“斯普林菲尔德”1903式步枪,采用了不少德国毛瑟步枪的设计专利。到了一战,美军开赴欧洲打德国人,但给毛瑟公司的专利费还是照样要交。  相似文献   

11.
1918年6月19日,威廉·A·“比利”比斯霍普少校(William A.“Billy”BiShop)又一次驾驶着SE-5A型战斗机冲入蓝天。这是少校最后一次战斗飞行,英国皇家飞行部队已命令他在这天中午取道法国西北港口返回英国。此时距少校接手指挥英国皇家空军第85“飞狐”中队不过1个月;事实上,少校加入皇家飞行部队也不过14个月。然而,就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比斯霍普少校却以他罕见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在早期空战时代众多王牌飞行员中脱颖而出。 最后一战 在过去的6个月里,比斯霍普少校已经奇迹般地击落了67架敌机。这一战果使比斯霍普在英国和他的祖国——加拿大声名大震。然而,也正是这个原因,英国皇家空军急于将这位顶级王牌飞行员召回后方。少校对此  相似文献   

12.
1909年英国海军部基于德国海军快速扩建的现实威胁和相关情报,向政府和社会发出了严厉预警,掀起了“海军恐慌”。在“海军恐慌”到来之前,英国海军部已经将德国视为“海上首要敌人”,但英国政府内部总体上对此并不认同,而是倾向于同德国谈判、协商解决海上矛盾,并限制海军军费的飞速上升。但“海军恐慌”发生后,英国海军部对德国海军扩建的威胁认知,在英国内阁、议会和社会中迅速扩散蔓延,引发了内阁和议会在建造主力舰数量问题上的严重分裂与博弈。最终英国政府接受了将德国海军扩建作为其妄图挑战英国海上主导权和谋求欧洲霸权的铁证,德国由此被标记为英国的首要甚至唯一敌人。英国对德国威胁整体认知的转变,对一战前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为管控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将领“一战成名”,保卢斯当属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典战役,不仅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也使参战双方一批战将名声大噪.苏军战将崔可夫,就因守城之功,名声远扬.而他同城的死对头、纳粹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也在此番恶战中“一战成名”.他率领纳粹第6集团军在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崔可夫等一批苏军名将麾下的百万苏军搏杀5个月、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内进行了惨烈的城市争夺战之后,终于束手就缚.就在行将被擒的前一天,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希特勒“突击”晋升为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14.
黎明前     
孙益祥 《环球军事》2013,(15):71-71
尼古拉斯·贝斯特曾在英国近卫步兵服役,并在伦敦当过记者。他的《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天》以一战为题材,去年推出的新作《二战最后五天:欧洲亲历者讲述的故事》,该书中译本于今年问世。1945年4月28日至5月2日,随着盟军推进到德国和意大利境内,法西斯主义者失去了对其民众的铁腕控制,圣索里尼被处决,希特勒自杀,柏林沦陷,全世界都开始了解到欧洲的情况究竟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作者将几十位著名人物讲述的故事糅合在一起,包括基辛格、辛德勒、奥黛丽·赫本和《铁皮鼓》的作者冈特·格拉斯等,让人们从全新的视角看欧洲战区,他也因此成为一名精通二战“最后日子”的专家。  相似文献   

15.
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一手史料的获取和解读,"一战"史也不例外。从目前可用的几种"一战"外文数据库来看,其信息储备之大、检索之便利,较好地实现了信息共享,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学者研究"一战"时面临的史料难题。用好外文数据库、深化"一战"史研究,首先要通过生活史研究,了解"一战"具象;其次是借力数据分析,做些比较研究;第三是整合政府档案与民间资料,共同建构"一战"全景。  相似文献   

16.
无论怎么说,M1911手枪本应退役了, 早该成古玩了。与M1911同时代的手枪,如 德国卢格手枪、毛瑟M1896手枪、俄罗斯 TT33托卡列夫手枪以及德国瓦尔特P38式 手枪,都已停产或不再为军队所采用。 基本型M1911手枪的设计可追溯到 1905年。当时11.43毫米口径柯尔特自动 手枪弹被引入美国柯尔特制造公司的 M1905半自动手枪。这种手枪是约翰·勃 郎宁许多设计中的另一种新设计。在此之 前的手枪弹为9毫米x 19毫米弹,采用于 1902年。勃郎宁继续改进他设计的M1905 式手枪,特别是改变了闭锁系统,从 M1905的双铰链闭锁系统改为单铰链系 统。最后,勃郎宁在1910年底完成了他的 手枪设计方案。后又经过稍许改进后该枪 于1911年被美国陆军采用,并定型为  相似文献   

17.
人们谈到德国海军,十有八九总会先想到二战中令人生畏的德国潜艇部队和发明“狼群战术”的德国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可以说“德国潜艇”和“邓尼茨”不折不扣地成为了德国海军的代名词。但纵观德国海军百余年的历史,对德国海军发展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的不止邓尼茨一人,雷德尔就是一位公认的典型人物,他任海军总司令长达15年之久。正是在雷德尔的领导下,弱小的德国海军摆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束缚,秘密扩军备战,逐渐发展壮大,迅速成为德国手中一支不容小觑的侵略扩张力量。  相似文献   

18.
咨询园地     
<<读者吴昊问德国F124型护卫舰的性能,并要求登出侧视图。>>其实本刊2002年第11期就有介绍德国F124型与荷兰LCF护卫舰的文章,不过,吴昊读者来信说这是他第三次写信问问题了,前两次回答都没有刊出,这次就满足他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3,(12):56-57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空前灾难,数百万人被战火夺去生命。战后20年时间里,欧洲大陆在灾难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明年将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一战前夕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1913年5月末,维也纳一场出人意料的丑闻曝光,撼动了奥地利军队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资料经历甲午战败创伤的清政府在担负巨额战争赔款的压力下毅然决心重建北洋海军,本级舰即新建海军之重要环节,原准备向德国购买7000吨级前"无畏"舰,后因经费不足,转为向英国订购"海天"级新式穹甲巡洋舰。首舰"海天"号于1897年在阿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