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次局部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充分证明,两栖装甲战车以水陆机动和连续突击见长,是信息化条件下立体登陆作战的一支重要两栖攻坚力量。登陆作战中,两栖战车通常采取舰载方式,由两栖登陆舰或大型船坞携载至登陆泛水区,离舰高速向敌岸冲击,与气垫船、直升机等  相似文献   

2.
10月中旬,日本防卫省发布了2014年度预算概要报告(以下简称“军费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在日本“西南海域”的“警戒监视”力度,整编日空自警戒航空队,组成“第2飞行警戒监视队”,通过引进无人驾驶侦察直升机、AAV7RAM/RS水陆两栖战车等装备,完善对“西南诸岛”的防御。由此可见,日本目前正在全面备战钓鱼岛。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1日,军旗猎猎、铁甲列阵、战机翱翔!伴随着嘹亮的军歌声,受阅三军将士迈着矫健豪迈的步伐、驾驶着钢铁方阵和先进战机,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向我们走来,展示着人民军队的威武和雄壮,展示着光荣和辉煌!在象征56个民族大团结的56个受阅方阵中,身披海洋迷彩的战车方阵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海军陆战队员驾驶的新型两栖战车方队。海洋迷彩的战车海洋迷彩的兵,成了十里长安街一道梦幻般的蓝色旋风!  相似文献   

4.
使用过程建模解决体系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运用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的过程建模方法,建立了体系过程视图和体系端到端面向对象的可执行模型。以未来两栖编队为例,描述了两栖编队远海作战过程,构建了三种两栖编队作战体系并评估其性能,得出两栖编队可以完成远海作战使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赵国栋 《当代海军》2003,(10):30-31
日前,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军事杂志在对“两栖攻击舰”如何定位上,意见不一。特别是在对英国最新一级的两栖舰究竟是“两栖攻击舰还是两栖船坞运输舰”说法不同。为进一步帮助读者,辨清两栖家族成员中的主力舰只——两栖攻击舰,本刊特刊文,详细介绍英国最新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相似文献   

6.
平西 《环球军事》2012,(10):56-57
继2011年11月24日接收首艘快速两栖登陆艇(EDAR,法语缩略语)后,2012年中,法海军将接收另外3艘同型艇,这种搭载在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法海军自称为战略投送指挥舰)上的快速登陆艇,被人们戏称作“双体快客”。  相似文献   

7.
两栖UAV是介于空气与水之间运动的新概念飞行器,由于同时受到空气动力,水动力的作用,动力学特征较巡航飞行器和水面滑行艇均有很大差别.基于空气动力学和二元平面滑行理论.建立了两栖UAV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和滑跳动力学模型,同时给出了仿真算例,并对两栖UAV的滑跳过程进行了弹道仿真研究.建模可以为两栖UAV的方案总体设计,滑水外形优化和弹道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水陆两栖应用需求,讨论水陆两栖机器人的必要性以及技术实现途径。通过技术对比,指出两栖仿生机器人的性能优势及研究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根据两栖仿生机器人的特点,提出了两栖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继赴马来西亚参加国际海事展和高调亮相“2008年韩海军国家观舰式”之后,“独岛”号两栖登陆舰(LPH6111)再次现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业已成为韩海军的形象大使。“独岛”号两栖登陆舰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刮起了一股“韩流”,西太地区军事平衡又一次打破了。  相似文献   

10.
两栖装甲战车以水陆两栖机动能力见长,是现代登陆作战的一支重要攻坚力量。纵观目前世界已装备和在研的两栖装甲战斗车辆,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久经沙场”的美国AAV7A1 两栖突击车 AAV7A1两栖突击车是美海军陆战队现役的主力战车,20世纪70年代开始列装师属两栖突击营,1985年正式定名,现共装备1300余辆。AAV7A1两栖突击车主要用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当代海军》2008,(9):39-41
开场白: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国海军纷纷投资或加紧计划建造大中型两栖战舰,已先后大批量采用多种先进技术的两栖战舰大量地加入一些国家海军现役,以两栖攻击舰为核心的两栖作战舰型正成为不少国家主战舰型,并加速上升为现代海战不可或缺和至为关键的海上作战力量。截至2007年底,世界各国海军中仅超万吨以上大型两栖战舰就有51艘。 两栖战舰不仅是未来强国海军的发展重点,也是一些中小国家日渐认同并普遍看好的舰种。下一步,各国海军究竞将如何发展两栖战舰?各种两栖战舰在发展进程中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存在什么样的焦点与争论?带着上述问题与思考,本刊特约主持人李杰与海军某研究所以及两栖作战专家和海军陆战队的专家,展开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AAAV两栖突击车,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利器”,主要用于水上攻坚,输送登陆兵高速抢滩上陆,并向对方岸滩浅近纵深实施连续不间断的突击。AAA V两栖突击车的成功研制,将在世界两栖作战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战场机动的间隙,使登陆部队的水上高速机动和陆上高速机动变成一种不间断的行动。弄清美海军AAA V两栖突击车的研制背景、研制过程、战术技术性能和关键技术,对于我们加强军事理论创新,发展新型两栖战车以及提高两栖登陆作战能力,可以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一、A AAV的研制背景经历二次大战和战后历次局部战争,美军积累了丰富…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军》2006,(6):31
美海军陆战队系统司令部授予通用动力公司陆地系统部一份价值4400万美元的额外合同,用以完成远征战车(EFV)的系统研制和演示阶段。  相似文献   

14.
轰隆隆的阅兵场上,18辆海洋迷彩涂装的海军05式两栖步战车方队显得格外耀眼,迷彩战车与蓝天白云相互衬映。1999年国庆阅兵式上,由152名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徒步方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场。如今,他们首次组成海军陆战队战车方队,驾驶这些上陆能攻坚,下海能擒敌,素有“两栖猛虎”之称的新型两栖步战车,再次展现了这支人民海军两栖劲旅的“强健肌肉”。  相似文献   

15.
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两栖战舰将进一步强化立体两栖突击能力,将普遍设置直升机机库和飞行平台,并将携带气垫登陆艇,甚至地效翼飞行器、偏转翼飞机等立体两栖突击装备;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防御武器,除了常规的中小口径舰炮外,普遍都装备导弹发射装置;此外,舰上都设有由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处理多批目标、反应快、自动化程度高的两栖指挥控制系统。本文介绍美两栖攻击舰(LHA)和两栖船坞运输舰(LPD)的作战系统及其设备。  相似文献   

16.
现代海上变形金刚:“强击者”系列两栖战舰 现有的2艘“鹿特丹”级船坞运输舰远远不能满足荷兰海军未来的需求。因此,在其基础上研制更为先进实用的“强击者”系列两栖战舰(可在6级海况下起降直升机、4级海况下收放登陆艇,执行两栖作战或其他任务),为荷兰海军远征作战和出口之用。“强击者”系列两栖战舰主要有三个基本型号,  相似文献   

17.
两栖装甲车辆机动生存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登陆作战任务的完成,如何对其进行正确评估是提高两栖装甲车辆生存能力的关键所在。构建两栖装甲车辆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其生存能力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阐述两栖装甲车辆的特征以及在战场面临的主要威胁,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两栖装甲车辆的机动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该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装甲装备的生存能力主要取决于装甲装备的敏感性及易损性,具体表现为车辆自身效能、战场环境因素、战场保障能力等,可用生存概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以《走出国门的中国"神器"》为主题,对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的两款外贸新型步兵战车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同步刊登《霸气!中国造出"地表最强"两栖战车多项性能居世界第一!》专题报道。报道中的VN18两栖战车系江麓集团所生产。此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在全国范围内引来广泛的转载报道和宣传。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国防部网站、中国日报网、中新网、新浪网等上百家媒体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争相转载。11月20日下午,湖南卫视、湘潭电视台等媒体集中来公司对VN18外贸两栖战车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央视财经报道称,VN18是目前世界上现役装备中海上航速最快的两栖战车。陆地上最高时速可达到65公里,  相似文献   

19.
两栖车辆水阻力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排水型两栖车辆的水阻力构成,当两栖车辆高速航行时,形状阻力占主要成分,形状阻力是影响两栖车辆水上机动性的主要因素,模型拖曳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两栖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的基本作战方式。受海岸条件的限制,在运输舰不易靠岸的地区,海军陆战队往往采用两栖突击车(AAV)机动兵力和登陆突击作战,两栖突击车便成为登陆作战的关键装备。传统的两栖作战及作战方式的发展传统作战模式的弊端在先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常规两栖作战机动概念中,使用两栖突击车从海上发起攻击时,兵力投送被分为3个阶段,即运输舰在海上的机动、从运输舰到海岸的机动和在岸上的机动。由于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