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勇航 《环球军事》2012,(16):10-11
叙利亚内战现在处于胶着状态,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都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联合国特使安南未能完成使命,被迫辞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则说,叙利亚内战正在变成“代理人战争”。确实,反对派得到西方、海湾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的支持,叙利亚政府获得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这种情况类似于冷战期间第三世界国家国内各派势力在美苏分别支持下的内战。如果没有外国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僵局很难被打破。那么,外国武装干涉有哪些形式,叙利亚战局的发展方向,可能接近哪些模式呢?  相似文献   

2.
一冰 《国防科技》2002,(2):77-78
“黑猫”是印度国家安全卫队(NSG)的绰号,因队员着黑色战斗服,戴黑色贝雷帽、黑色头盔而得名。该队与印度伞兵突击队、印度海军突击队一起并称印度特种部队三大主力,是南亚地区最出色的反恐怖作战部队。由印度内阁秘书处根据印度1985年国家安全法组建,司令部设在新德里中央政府办  相似文献   

3.
与南非不同,印度领导人在制造核弹时.脑海里有着十分明确的安全威胁。但不幸的是.核武器非但不能解决这一安全威胁,还衍生了一些新的挑战。 西方安全部门的一大共识是核武器不会使一个国家更为安全。这纯属无稽之谈,恰恰是因为核武器的存在,西欧国家现在才不用说俄语。与之类似,如果巴基斯坦没有核武库的话,印度不可能不对2008年的盂买爆炸案作出军事回应。同理,如果萨达姆·侯赛因拥有核武器的话,美国也不会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瞩目的能源储藏基地和重要的战略枢纽,近年来,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本国的海洋资源、维护国家的经济战略利益,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在内的8个并不具备生产常规武器能力的海湾国家,除了从美国、俄罗斯、英国及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接收既定的军事装备外,还纷纷耗巨资采购各式新型武器装备,以加强本国的军事防务力量。海湾地区.在掀起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同时,还成为各国新式武器的“角斗场”。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层面,莫斯科将构建与非西方国家的联盟关系,以削弱美国的霸权统治。中国显然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伙伴。此外,印度、巴西、阿根廷、埃及、伊朗、以色列、土耳其、阿联酋和其他一些国家,也伴随不断上升的利益而进入莫斯科的视线。  相似文献   

6.
张刚 《当代海军》2006,(7):33-35
目前,从官方公布的数字看,中国、印度和日本的 GDP 总和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但是,根据预测,到2015年,这3个国家 GDP 总和将超过美国和欧盟。到2050年,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系的排名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印度,而日本远远地落在第四位。随着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该地区的贸易量和对能源的需求将增大,自然对东南亚海域海上运输的依籁性增强,这就意味着地区海上通道安全变得相当重要。海盗猖獗,恐怖威胁在亚太地区所有通道和瓶颈中,马六甲海峡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战略通道。马六甲海峡是一个550海里长的海峡,它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世界贸易的四分之一和其中石油贸易的一半要经过这里。交通量如此之大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随着日益增加的贸易流量和亚洲的能源  相似文献   

7.
张金柱 《国防》2005,(8):42-43
同时,全面加强民兵工作,不断增强国家“应急”和“应战”的能力。要深刻认识民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我国进行的任何一场战争中,民兵作为实战力量,与现役部队优势互补;作为保障力量,在遂行战场勤务上发挥独特作用;作为动员力量,成为部队兵员补充的主要来源。近期世界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国防后备武装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在海湾战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安全稳定争中动员了24.5万预备役人员,发展的一支重要战略力量。新形在伊拉克战争中动员了15.5万势下,改革和加强民兵工作,必须预备役人…  相似文献   

8.
美国海军历来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海湾和科索沃两场地区性战争中,海军投送的攻击力量占到总数的80%以上。海军军事工具战略效能得到了充分的演示。那么,在21世纪最初几年中,美国海军将如何在其国家战略体系中定位自己的发展,又将如何具体落实其军事战略计划呢?  相似文献   

9.
金秀 《当代海军》2001,(10):11-12
印度近期制定了《新快速机动战略》,要求及时采购能使印军快速部署的军事装备,加强快速反应部队建设,以求印军能够实时向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快速部署军队:印度新的快速机动战略规划还包括为这一地区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米西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越南提供“保护伞”。  相似文献   

10.
除美国和俄罗斯外,在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印度、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拥有实力较强的陆军航空兵部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陆航部队机型配备齐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诸如 AH-1、AH-64以及“米-24”、“米-35”等各型攻击直升机的服役,标志着这几支陆航部队的主要使命已经开始从运输保障向武装攻击转变。目前,这几个国家和地区仍不断地加大对陆航的资金投入,改善装备水平,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东北亚是当今世界最特殊的地域。由于这一地区存在着复杂的国家关系,特别是冷战遗留下来的思维和区域现状,导致各种安全机制与模式多重并存,超级大国主导着区域安全事务,拥有共同认知的安全理念缺失,多种纷争制约着区域安全合作等,造成东北亚地区至今没有一个多边的安全机制。东北亚作为特殊的国际区域,存在着复杂的现实问题和复杂的国家关系。东北亚重要国家主要包括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朝鲜。美俄虽然分别在北美和欧洲,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接二连三举行各式各样的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不仅有印度本国的海、陆、空三军部队,而且还有西方国家的部队。一会儿是“神圣武器”,一会儿是“对抗印度04”,一会儿又是“空中力量2004”。一个刚演罢,另一个便又匆匆登场。而且这些军演大多被贯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首次”等字眼。一时间,真可谓狼烟四起,与此同时,印军方还在不断研发、试验尖端武器,引进先进的预警机、航空母舰。印度在军事领域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一、印度军演频繁今年2月14日至26日,在印度瓜廖尔空军基地,印度与美国举行代号为“对抗印度04”的…  相似文献   

13.
方华 《环球军事》2006,(5):44-45
据报道,印度计划仿照美海军陆战队的模式成立一支新型的海军陆战部队,专职负责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任务。目前,印度海军已建立了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和航空兵,海军陆战队一旦成军,印度就有了兵种齐全的海军。这不仅对印度海军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其海上登陆作战能力、海岸防御、反恐、特种作战等方面的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为印度对外扩张、称雄南亚提供了重要工具,在南亚以及亚洲、印度洋地区将产生巨大影响。“蓝水工程”的重要步骤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称,2005年年底,  相似文献   

14.
邵云 《环球军事》2014,(9):54-57
2014年的“国际风云大戏”,当属乌克兰动乱与接踵而至的俄军进占克里米亚的“闪电行动”。尽管背后支持乌克兰现政权的美国和北约都指责俄罗斯破坏地区安全,但话里话外都没有为乌克兰“出头”的意思,令基辅方面大失所望。但为了向国内外有个交代,新任代理国防部长米哈伊洛‘科瓦利还是受命提高部队战备,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2003,(4):51-52
面对伊拉克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的陆军,美军的重型师是其陆地战场的主力部队,像101空中突击师和82空降师这样的部队虽然出色,但真正硬碰硬的进行地面战斗,尤其要进攻敌装甲部队和坚固防御地区,还是要靠重型部队解决问题,这也就是美国为何要调遣如此多的重型部队前往海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环球军事》2011,(11):5-5
“俄罗斯希望美国和北约能回答俄罗斯就反导合作提出的相关问题并找到合作的模式。如果不能在反导问题上达成协议,俄罗斯将被迫采取应对措施,发展战略攻击力量。西方国家强调其反导系统针对的是伊朗而不是俄罗斯,但伊朗并没有足够的导弹攻击能力。俄罗斯准备在反导问题上与西方合作,但西方必须承诺该系统不会针对俄罗斯。”  相似文献   

17.
美国2014年撤离驻阿富汗军队,未来安全环境更加不确定且复杂多变。强大力量崛起的同时,小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粉墨登场。美国一边面临地区和全球局势的变化,一边面临紧迫的财政问题。威胁更多,机会也更多。唯有快速发展、创新做法,才能维持其全球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各个邻国争相增加国防开支,导致亚太军费开支即将超过欧洲,并促使美国将防务资源重新投向这一地区。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1年亚洲国家的防务开支为2620亿美元,略低于欧洲北约成员国的2700亿美元。在亚太地区,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澳大利亚五国的防务开支占据了该地区总防务开支的80%。印度、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都在发展空海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19.
3月16日,克里米亚公投宣布脱乌入俄。因此导致的俄乌紧张局势再度升级,乌克兰宣布全军战备,驻塞瓦斯托波尔(克里米亚地区)俄黑海舰队亦加强戒备。同时,美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周边增派军事力量,俄罗斯空降兵亦临近俄乌边境地区举行大规模演习。乌克兰地区战云密布,克里米亚周边剑拔弩张。那么,作为军事对抗的双方,俄乌军力对比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经济中心逐渐转向亚洲的同时,世界武器生产和军贸活动的重·心也开始向亚洲倾斜。当前,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和欧洲国家不得不大幅削减军事预算,而亚洲国家却是另一番情景。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军事开支占据了亚洲排行榜前五名,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用于武器技术装备购买与更新的费用占到整个亚洲国家军事支出的近90%。在过去的一年里,上述五个国家的军费开支总额为2250亿美元,大约是10年前的2倍。其中,中国的军费增长幅度是每年13.4%,韩国为4.8%,印度为3.6%,日本为3-4%,台湾为1.8%。但从军队人数上看,中国、印度和韩国都进入了世界前十的行列。也就是说,这三国的人均军费支出相对就少。2011年,中印韩三国花费在每个军人身上的经费约为28,200~43,600美元,大致与罗马尼亚(29,100美元)和塞浦路斯(44,600美元)相当,而欧盟国家、澳大利亚和美国则分别达到了140,400、438,000和504,800美元。从中也可以看出,亚洲国家的军队结构仍然是“数量优先”。虽然亚洲国家的军事预算增长速度很快,但这并不能说明亚洲正在进行军备竞赛。亚洲国家之所以增加国防预算,一是由于本国经济发展较快,“兜里有了资本”;二是因为本国的武器技术装备过于陈旧,需要更新换代。国际研究与战略中心的专家指出,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亚洲国家增加国防预算会造成本地区的军备竞赛和安全威胁,因此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有点“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