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贵州预师驻黔南某团3年前组建时,就把预编士兵的合格率作为基层建设的“基石”,始终以强化预编士兵的军政素质为突破口,以发挥士兵的“主人翁”作用为原动力,团队连续2年被省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团队组建之初,党委“一班人”就有共识,基层工作的对象是兵、基础是兵,编兵选精兵,育兵育兵心,只要兵  相似文献   

2.
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带兵人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谱写爱兵的新篇章,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带兵人必须用新的视角进行审视和思考,确立与时代同步的爱兵观。一、要从维护士兵精神权益的角度关爱。当前青年士兵大都出生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新时  相似文献   

3.
尊干爱兵要防止三种偏差●杨素宏高勇在强调官兵一致原则时,应防止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一)官兵一致不是官兵等同。我军官兵一致的原则,实质上指的是官兵政治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平等,是要求军官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尊重士兵的人格和民主权利,而不是官等于兵、兵等...  相似文献   

4.
笔者针对近年来接兵出现的不良现象,在今冬征兵工作展开前,给接兵干部提个醒: 接兵动机要纯洁。部队的基础在于士兵,士兵的基础在于征兵。征兵工作是关系到国防建设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基础工程,绝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以劣充优、以次充好,而且要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做好工作。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三个代表”的代表,接兵干部要彻底抛弃私心杂念,打消趁接兵之机“大捞一把”的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预备役士兵“在册不在位,在编不在籍”的现象日益突出。加强对预备役士兵的动态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对预备役士兵的动态管理,必须从强化预备役士兵“兵”的观念入手。要像现役部队抓新兵的入伍教育一样,抓好对预备役士兵的入队教育,帮助他们尽快实现由“民”到合格预备役“兵”的转变。与此同时,组织预备役士兵认  相似文献   

6.
《士兵突击》里,五班的老马曾对许三多说:内务军容加口令,好兵孬兵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实生活中,对于普通一兵来说,是"好兵",还是"孬兵",当然不能仅凭战友或者领导的"眼力",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官方和组织的认可与肯定。小到优秀士兵,大到立功受奖,这其中尽管纷繁复杂,甚至还缺少科学系统的数目字管理,但仍有不少来自官方文件的标准与规则。  相似文献   

7.
士兵是军队的基础,是军队建设的主人,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落实执政为民的要求,就要牢固树立为兵服务的思想,明确为兵服务是光荣神圣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8.
基层干部公道待兵 ,是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所谓公道待兵 ,就是基层干部要出于公心 ,事事、处处公道正派 ,坚持原则 ,用好手中的权力 ,实实在在地为士兵办事 ,理直气壮地为士兵作主 ,维护和实现好士兵的利益。作为与士兵距离最近的基层各级干部 ,应当立公心、行公道 ,设身处地为广大士兵着想 ,不讲关系 ,不搞圈子 ,不徇私情 ,奖惩分明 ,站在公道的立场上处世论事。只有这样 ,才能使士兵深刻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身边 ,才能鼓舞士气、凝聚军心、推进部队建设与发展。  一、在处理士兵切身利益时…  相似文献   

9.
"快站好,‘士兵一号’来挑兵了!"啥?士兵挑兵?可不是嘛!在驻滇某团,四级军士长、人称"士兵一号"的董其森就有这样的特权——给自己班里挑兵。别不服,董其森这"士兵一号"绝非浪得虚名。1997年底,董其森刚入伍时和老兵比俯卧撑,他一咬牙,创造了2800个俯卧撑的记录,并因此被挑到了警侦连。2004年7月,他首次参加集团军侦察比武,董其森获得个人全能、特种射击、战技术综合等4个第一,当年荣立个人二等功。从此大家都开始  相似文献   

10.
张建程 《政工学刊》2011,(10):24-25
大学生士兵作为士兵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有文化素质高、思维方式活等特点。搞好大学生士兵教育,必须紧贴思想特点,坚持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夯实当好合格兵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1.
当下,军旅题材的作品不少,但究其情节来看,大多是高科技与情感相结合的套路。《士兵突击》似乎要有意跳出传统故事结构的模式,从一个士兵的成长来看部队群体众生相。许三多起初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兵,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孬兵,痛苦地建立起自信心,并凭着自己的执著和坚持,在部队现实生活的锻造中,最后成长为“兵王”。从许三多的形象中,从他充满哲理的朴素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赵峰 《政工学刊》2004,(6):29-30
树立强烈的爱兵意识,是建立新型官兵关系,落实“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士兵是军队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树立强烈的爱兵意识,才能调动广大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部队全面建设。一、坚持与时俱进,增强爱兵的时代感。爱兵,既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要求,不能只停  相似文献   

13.
带兵育人四环节张友山爱兵─-带兵育人的思想基础。带兵育人首先要解决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只有以深厚的兄长情同志爱去对待士兵,带兵育人才有坚实的基础,而只有达到感情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理解,才有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协调。要做到真心爱兵,必须处理好以士兵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当将军先得当士兵,否则成为将军就是传说。要想让传说变为现实,必须脚踏实地地从当好普通一兵开始。沈阳军区某高炮团大学生士兵柴梓淞,就是这样一位怀着将军梦、脚踏实地向前进的士兵。柴梓淞入伍一年就被评为"携笔从戎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标兵",荣立三等功。让我们打开他的日记,看看优秀士兵是如何成长的。  相似文献   

15.
这里讲的"兵头"并不是身为兵头将尾的班长,而是刚从院校步入军营的军校生和国防生,他们绝大部分初到部队就要担当带兵的重任。作为没当过兵的"兵头",必须处理好与兵之间的关系,做到"四慎"。慎察。初为基层带兵人,只有知兵情懂兵心,说话办事才能有理有据,才能令人信服。一是通过档案资料察。通过翻阅士兵档案和连队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然而,谁都知道,每一位将军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士兵。 ——题记 塞上金秋,迎来了又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1995年10月21日,宁夏军区历时9个月组织师职以下千名军官分3期进行“重过士兵生活”的正规化集训  相似文献   

17.
电影、电视剧中的好兵形象总是留给人们难忘的印象,启迪着一茬茬部队的士兵,好兵的特征让人每每回忆起来都感慨万千,甚至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或者战友的影子,他们排名不分先后,身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但他们都有共同的名字——士兵。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0月13日,北京燕山脚下精兵云集,渤海海域战舰巡弋,内蒙草原铁甲驰骋,东北密林导弹矗立……一场全面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世纪作战能力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大演兵,在全国四地同时拉开序幕。作为一次必将载入史册的大演兵,其成果交流活动包括现地演兵、网上对抗、理论交流3项主要内容,参演兵力万余,涵盖全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为全面贯彻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科技强  相似文献   

19.
伴随军营内外环境更迭多变,如何观兵、析兵、知兵,进而懂兵、爱兵、带兵,已成为基层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此,笔者结合点滴实践,就当前士兵心理察析与疏导工作略作几点思考。一、拨开士兵心理遮障,把握实情、强化认知伴随更多90后青年踏入军营,在各类因素交互影响下,士兵心理表现出极强隐蔽性、潜伏性、私密性,愈加难知、难解、难测,封闭、牢骚、依赖、攀比等负面心理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0.
“群众的利益无小事。”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这句话放之军营,就演化成了“士兵的利益无小事”。精神内核可谓一脉相通。当全军官兵无比深情地唱着那首旋律优美的《官兵友爱歌》时,一系列维护士兵利益的举措、制度纷纷浮出水面,惹人注目。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古语“爱兵如子”到今天的“士兵的利益无小事”,从以前人们经常说的“战友亲如兄弟”到“官兵情,战友爱,胜似亲兄弟”——循着这条脉络,各级干部的爱兵理念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正从单纯的道德篇章里抬头、举目,更多地关注起士兵的利益来。当我们的官兵情胜似亲兄弟并超越亲兄弟时,我们的爱兵理念才真正从古人所言的“爱兵如子”的朴素道德范畴里超拔出来,并更指向爱兵的核心。这是一场观念上的变革与实践的创新。本刊将随时保持对这一主题的敏感、热心、弘扬与关注。本期,我们的视野里走来了南国广空的“兵心工程”。它也许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