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GPS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垄断了全球军用和民用卫星导航市场。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历经20年,耗资超过300亿美元建立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之后的第三项庞大的空间计划。  相似文献   

2.
说到GPS,人们并不感到陌生,大家都知道它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对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也许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格洛纳斯”与GPS类似,由24颗卫星组成,也是一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军民两用。近年来,为了抗衡美国的GPS,避免将来在军事上受制于人,俄罗斯开始在前苏联基础上,全力打造本国的“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格洛纳斯”———俄罗斯版GPS呼之欲出,令人关注。一、在前苏联基础上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的苏联就已开始着手研发“…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GPS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导航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论述了美国的GPS现代化计划及其对军事的影响,介绍了GPS引发导航战的基本特点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欧盟于1999年提出了旨在建立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伽利略”计划。该系统由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组成,可以覆盖全球,预计将在2008年投入使用。“伽利略”计划的投资总额估计高达33亿欧元。“伽利略”由欧盟的戴姆勒—克莱斯勒研究和科技中心研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星座与地面设施、服务中心、用户接收机等。我们知道,GPS星座由28颗卫星(4颗为备用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内。“伽利略”有30颗卫星组成主系统,卫星采用中等地球轨道,均匀地分布在高度约为2.4万千米的3个轨道面上,另有12颗作为辅助运行,在个别卫星失灵的情况下起替…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30日,中国和欧盟签署了《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为中国参与这一战略计划开辟了道路。11月10日,随着荷兰最后一个在文件上落笔签字,欧盟15个成员国都通过了该文件。至此,中国在支付2.3亿欧元后,成为了“伽利略”计期惟一的非欧盟成员国。根据协议,中欧双方将在卫星发射、工业制造、服务与市场开发、接收机标准化与无线电频率等方面进行科技合作,使得“伽利略”计期成为中欧迄今最大的科技合作项目。有媒体评论说,中国加入“伽利略”计划,不仅使欧盟得到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强有力支持,更使之具备挑战英国 GPS 垄断地位的实力。“伽利略”计划除了使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方面更多地融入国际潮流外,还使中国导航定位用户又多了一种选择。应该说,有更多选择是好事。选择越多,导航则更加安全和精确。  相似文献   

6.
台湾“中华”-3号卫星系统原计划于3月16日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用“金牛座”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美国由于不同意火箭上出现“中华民国”及“FORMOSAT3”等字样,目前拒绝发射。台湾方面仍在争取之中。“中华”-3号卫星系统由6颗微卫星组成。台湾方面称,发射“中华”-3号卫星的目的是建立全球气候实时监测系统,用于天气预报,不过由于星上装有先进的GPS接收装置,可接收美国GPS卫星发出的信号,未来可为台军研制的对陆攻击型巡航导弹提供GPS制导,提高台军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防产业领域建立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军民结合是吸收最新科技成果的最直接渠道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方成为民用商业信息技术的最大用户,从计算机智能终端、便携式电脑,到数据库软件和网络,无所不包。美军武器装备充分证明,大量的民用技术都赶在了军用技术的前面。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最初由美国军方发明和建立,但是最初的GPS接收设备庞大而昂贵,即使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军方也无力装备足够的GPS接收设备,然而,近年来民用GPS接收设备普及,一部民用GPS接收机外加一个电子地图只有手机那么大,并且非常便宜,伊拉克战争中成为美军士兵的“标准配置”。曾有人指出…  相似文献   

8.
说到GPS,人们并不陌生,它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对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 (GLONASS Global Navigation Sat- ellite System)也许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格洛纳斯”与 GPS 类似,由 24颗卫星组成,也是一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军民两用。为了抗衡美国的 GPS,避免将来在军事上受制于人,俄罗斯近来开始联合印度一起打造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9.
英军的“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英军于1993年提出“未来作战士兵系统”(FFSS)计划,后更名为“未来步兵系统技术”(FIST)计划。1999年再次更名为“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缩写仍为 FIST,也译为“重拳”计划或“拳头”计划)。“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已完成研究、概念论证、可行性和技术演示阶段。2001年8月该计划被核准获得初期启  相似文献   

10.
GPS/INS组合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在4次主要局部战争中,依靠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取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比例增加了近9倍,使“不接触作战”、“外科手术式”打击成为可能。而正是一体化的GPS/INS(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组合制导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精确制导武器向“百发百中”的方向发展。一、进行GPS/INS组合的必要性GPS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其最新的实际定位精度已经达到5m以内。但是GPS系统军事应用还存在易受干扰、动态环境中可靠性差以及数据输出频…  相似文献   

11.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GPS”和俄罗斯“格罗纳斯”之后又一先进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不久的将来,它将广泛应用于包括军事在内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美国雷声公司报道,2002年11月10日在美海军航空系统西部试验场,“战术战斧”巡航导弹成功完成第二次演示试验飞行。这是“战术战斧”的第一次水下发射。该导弹从一岛屿附近水下垂直固定发射器发射后,在海上试验场的水面飞行,然后转向陆地,飞向中国湖目标。成功地实现了计划中的试验目标,包括从预发射开始到攻击全过程中的导弹性能,验证了所有飞行方式,末端机动,可变的俯冲角度和引信起爆功能,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情景匹配相关(GPS/DSMAC)导航。 “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完成水下发射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为了实现其对抗大陆、并最终走向“台独”的政治目的,台军一方面从境外、特别是美国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推出各种武器自制计划,以自行研发所谓的高性能反制武器。在其众多的武器研发计划中,“万剑计划”可说是台军一系列的“极机密计划”之一。何为“万剑计划”?“万剑计划”即是由台湾“中科院”担纲,为台军研发旨在攻  相似文献   

14.
豫夫 《环球军事》2008,(17):20-21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由“翔升计划”发展而来的“翔展计划”,即“经国”号(IDF)战机性能提升案,近期出现重大变数。台军内部也传闻,“行政院”日前已私下通知“国防部”相关部门,“翔展计划”2009年度10亿元的概算将不予执行。如此一来,“翔展计划”轻则将被拖上1年,重则可能就此被取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战斧”(DeepFire)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弱点提出对抗和干扰欺骗措施 ,指出了GPS导航系统的弱点 ,设计了GPS干扰 /欺骗机 (GPSSpoofor)的原理模型 ,提出应用同温层气球作为GPS干扰 /欺骗机载体 ,并作了可行性分析、系统生存能力分析、系统对抗效能分析。详细介绍了同温层气球平台的地面、空中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6.
林芝培走马上任不久,团里曾发生了一件尴尬事:当时担任巡逻任务的一线连队领到了上级配发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有了这个系统,以后巡逻执勤就省力多了”,官兵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一个巡逻小分队因GPS的“误导”在原始森林中转悠了5个多小时还找不到回营的路。后经业务部门查明,是该分队不会正确使用仪器所致。  相似文献   

17.
1958年,美国太空总署开始进行“水星计划”。这是美国第一个载人太空计划,在美国太空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有趣的是,台湾也有个“水星计划”,只不过美国的“水星谋划”是探索外太空的奥秘,而台湾的“水星计划”则是组建内太空战力,即由台湾海军执行的“海狮”、“海豹”两艘潜艇接收计划,这也是台海军建构潜艇兵力的第一步。时隔多年,本文首次将两艇接收内幕公布于众。  相似文献   

18.
GPS在导航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在2001年美国空袭阿富汗塔利班的军事行动中,除使用了“战斧”巡航导弹、“幼畜”红外制导导弹和常规空射巡航导弹外,美国还大量使用了由GPS制导的武器,其中包括重达2000磅的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和JSOW联合防区滑翔炸弹。有军事专家表示:由于GPS的导航和定位精度之高,将会对未来战争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空间站,人们就会想到“礼炮”号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可能很少有人会知道前苏联还有一个“钻石”空间站计划。“钻石”空间站与“礼炮”号空间站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前苏联在发展“礼炮”号空间站的同时还要发展“钻石”空间站?“钻石”空间站的用途是什么?本文将简要地回答这些问题。“钻石”计划的产生“钻石”计划是前苏联的一个军用空间站计划。这个计划是1964年10月由前苏联著名的火箭专家、第52试验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切洛梅提出来的,1967年8月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联合批准了  相似文献   

20.
实施“863”计划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为了全面回顾实施“863”计划15周年所走过的历程,认真总结“863”计划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技术道路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展现“863”计划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成就和贡献,弘扬科技创新精神,进一步扩大“363”计划在全社会的影响,由科学技术部和解放军总装备部主办、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承办的“863计划 15周年成就展览会”于 2001年2月 26日是至 3月 6日在北京举行。 “863”计划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