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件     
《环球军事》2010,(24):4-4
中越国防部第4次防务安全磋商举行 中越国防部第4次防务安全磋商11月27日上午在河内举行。磋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共同主持。双方就地区安全、两国两军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对两国防务安全磋商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推动中越两国两军关系发展的有效举措。双方表示珍视两国间的传统友谊,两军要进一步增进互信,加强在多边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事件     
《环球军事》2010,(21):4-4
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年度会晤举行 10月14日~15日,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2010年年度会晤在美国夏威夷举行。会晤中,双方就今年以来的中美海上军事安全情况、解决海上军事安全关切的途径等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下一年度工作小组会议议题达成了一致。中方代表团团长为海军副参谋长廖世宁海军少将,美方代表团团长为美军太平洋总部战略计划政策局局长阿勒斯少将。  相似文献   

3.
事件     
《环球军事》2010,(17):4-4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8月20日在乌兰巴托与蒙古国国防部国务秘书鲍尔巴特尔举行了中蒙国防部第5次防务安全磋商,双方就地区安全形势、防务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目前中蒙两军在高层互访、军援培训、边防交往、联合训练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增进两国军事领域互信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双方应不断探索两军合作的新领域、新形式,把两军友好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推动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美两军战区层级未建立健全的安全对话机制.建立中美战区安全对话机制意义重大,既是落实元首会晤的重要成果,也能直接有效加强沟通,降低误判风险,保证能打胜仗.建立中美战区安全对话机制,既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加强我在东海、南海方向常态化实施反制侦察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建立战区军事热线、举行战区双边会晤、举办战区军事论坛、建立战区重大事项通报机制、召开战区联席会议等几个方面,对建立中美战区安全对话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事件     
《环球军事》2010,(15):4-4
中新举行第3次防务政策对话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7月13日下午与来访的新加坡国防部常务秘书郑子富共同主持了第3次中国-新加坡防务政策对话。双方在对话中就地区安全、两国两军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两军关系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对两军开展防务政策对话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对话达到了增信释疑、加深友谊、扩大合作的目的。双方表示愿继续加强两军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两军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将两军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事件     
《环球军事》2010,(12):4-4
中新两军举行第3次战略磋商 中国和新西兰两军第3次战略磋商6月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新西兰国防军副司令杰克-斯蒂尔共同主持磋商。磋商中,双方就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两国两军关系及其他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双方一致认为,本次磋商是积极而富有成果的,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信任、促进合作的目的,有助于继续推动两军在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杨桥光 《环球军事》2012,(19):32-33
近日,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上将频频上镜,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9月3日与到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在河内共同主持了中越国防部第六次防务安全磋商;9月17日在接受该国《首都安宁报》采访时表示:“有关南海争议问题,越南与中国两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用武力;应在共识与协议的基础上,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8.
彭况 《环球军事》2013,(13):16-19
当地时间6月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会晤。在会谈中,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一致同意共同构建一个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这其中也包括了积极构建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军事关系。中美之间的“新型军事关系”的内涵是什么?本刊邀请军内外专家为您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9.
事件     
《环球军事》2011,(8):4-4
中国与印尼举行防务安全磋商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普尔诺莫.尤斯吉安托罗明22日在雅加达共同主持了第4届中印尼国防部防务安全磋商,双方就地区安全形势、两国防务领域合作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不可否认,中国的进步是切实的,但中国军队对美国并不会造成威胁。虽然中国与美国的战略目标并不相同,但中国并没有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中美两国元首最近在加州举行了一场非正式会晤,而这次会晤是在大部分美国人都怀着“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主导力量”的担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于7月9日至13日访问中国。其间,马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会晤,就进一步发展中美两军关系、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马伦此次访华,是对陈炳德今年5月访美的回访,也是继2007年时任参联会主席佩斯访华后,  相似文献   

12.
吕德胜 《中国民兵》2013,(12):56-57
“在两国历届领导人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已经建设成为一座摩天大厦。”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会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时的话。然而,多年来,中美两军关系却时断时续、波折不断,不仅与中美经济关系深度融合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成为中美关系这座摩天大厦需要着力维护和加固的楼层。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提出强化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合作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两国总理举行了务实深入的大、小范围会谈,听取了中俄三个合作机制的工作汇报,对今后一个阶段两国全面合作,包括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在内的联合合作进行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7月9日—13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访问中国,期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会晤,就进一步发展中美两军关系、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期间,马伦不断强调美国在亚太的存在:"美国不会走开,我们在这一地区的长期存在对我们的盟国一直很重要并将继续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事件     
《环球军事》2010,(3):4-4
中印举行第3届防务安全磋商 中印第3届防务安全磋商干1月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来访的印度国防秘书普拉迪普·库马尔就双边关系、地区安全形势、国防政策和两军交流合作等相关问题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取得了一定共识。磋商中,中方就印方少数领导人不负责任的言论和一些媒体的相关失实报道向印方表明了关切,强调双方要多做有利于推动中印健康关系的工作,为中印关系发展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军事零讯     
10月28日上午,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与地区安全问题、中美两国和两军关系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会谈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和富有成果的。 会谈时,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总后勤部副部长温光春、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和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等在座。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近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并同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商定增进两军关系的具体举措,其中包括举行联合军演,以及在年内举行一次由两国高级防务官员参加的亚太安全对话等。然而,哈格尔在会谈中重申,美国将维持其与地区盟友的安全承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历鸡年新春刚过,承载着海峡两岸华夏子孙美好心愿的包机之旅刚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大洋彼岸陡然传来了不和谐的音符。华盛顿当地时间2月19日(北京时间2月20日凌晨),美国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与日本外相町村信孝、日本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在华盛顿举行了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即所谓的"2+2"会晤。会晤结束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该声明详细罗列了美日在亚太地区的12项共同战略目标,并首次将台海问题列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此举理所当然地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19.
11月19日,继今年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访美期间,与美国海军成功举行第一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后,中美两国海军编队在南海海域成功地进行了第二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此次联合演习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中美两国军事关系正在"走向务实",对未来两军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1月19日,继今年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访美期间,与美国海军成功举行第一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后,中美两国海军编队在南海海域成功地进行了第二阶段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此次联合演习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中美两国军事关系正在"走向务实",对未来两军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