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训练是美军太空力量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制。针对美军太空力量的训练目标、领导机构、训练内容3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采用系统分析法,在分析美军太空力量训练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其陆、海、空所属太空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研究了美军太空力量训练的理论和方法,归纳提炼了美军太空力量作战训练的特点。美军以实战能力为目标,通过专业性演习、作战试验、联合训练等形式,对单个人员和太空力量进行全面施训,并通过实战锤炼完善了太空作战理论,加速了太空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翀 《国防科技》2017,38(2):094-101
美军一直奉行全球战略极度依赖天基信息支援。美军航天力量在夺取制天权,确保战时进入、利用太空自由,为海外军事行动提供信息支撑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美军认为航天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应用将会迅速而深刻地颠覆传统战争规则,是应对新兴国家军事威胁,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核心技术。美军高度重视航天力量装备规划、体制编制、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研究近年来美军航天力量的建设发展重点,可以透过其一系列的航天力量发展规划,得出美军航天力量发展战略和走势,具有强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太空信息能自顶向下融入到战区联合作战行动,实现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与其他作战部队的跨域协同,美军建立了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太空信息支援系统。本文梳理归纳了美军太空信息支援力量体系,针对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的指挥与运用流程,分析了“统分结合、视情授权”的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指挥体系,研究了“需求提出-汇总分析-分类提供”的支援作战流程,对天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中继、卫星导航定位的需求管理、任务规划与资源调度的具体运用流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美军太空信息支援战区作战指挥控制的特点。希冀本研究可为太空信息支援作战的指挥体系构建和指挥控制流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鉴于美军的太空作战走在世界前列,从顶层设计、信息网络、态势感知、作战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美军太空安全体系的建设现状,重点指出了其在太空安全应急响应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启示,对我国太空安全研究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博 《国防科技》2021,42(6):5-9
美国认为太空已被普遍认定为最重要的作战域之一,未来的太空安全态势将愈发严峻。本文认为, 美国正面向未来太空对抗环境进行全面转型, 从顶层战略、作战理论、组织结构、战备训练、装备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调整和长远布局, 如以我为主要对手谋划布局、发布系列军事航天顶层指导文件、大幅增加太空攻防作战相关经费投入等。 目前, 美军正处于新旧体系转换、 下一代能力构建发展的关键期, 不仅正在变革军队组织体制、重组太空攻防作战力量, 还积极开展系列演习演训, 以加速形成太空攻防实战能力。美军这一系列动向将对未来太空领域安全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应引起我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刘党辉  尹云霞 《国防科技》2018,39(6):008-014
快速航天发射以其响应快、成本低等优势,能较好地满足军民商快速太空进入的需求。概述了快速航天发射军用牵引、商用助推的发展特点,分析了未来军民商领域对快速航天发射的新需求。归纳了快速航天发射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分析了美军太空军事演习对快速航天发射的促进作用。基于美国在快速进入太空的需求评估、技术发展、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的经验教训,探讨我国快速航天发射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美国新太空战略威慑和太空霸权,为我国快速航天发射力量建设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美军航天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现状,总结得出美军航天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特点,并总结出与我军航天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建设有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美军作战实验室之一》,作者就美军作战实验室建设的概貌进行了介绍。从连载二起,将依次向读者介绍美军联合作战、陆军、海军、空军、太空作战等作战实验室。此外,作者将依据情况,更进一步地介绍美陆军作战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关于美军联合作战的主要思想,请参见本期《剖析美军的联合作战思想》一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军作战理论有些新变化。从中可以看到,美军将倚重海、空军作战以及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空中化的趋势。以联合航空航天力量为主体的作战理论新构想1999年初,美军一些防务专家提出了以联合航空航天为主体的作战理论新构想。提出这一构想的原因,一是空间领域已成为美国经济、军事“重心”;二是航空航天力量是美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三是美面临日趋严重的太空威胁。新构想指出,联合航空航天力量是一支由各军种航空航天部队组成的作战力量,通过协调一致的行动,可以达成作战目的。其中,航天部队负责向太空发射  相似文献   

10.
郭俊 《国防科技》2015,36(1):68-70,89
对美军"施里弗"太空作战演习情况进行了概述,从"施里弗"演习的角度分析了美军在五个方面加强其太空威慑力量构建。  相似文献   

11.
从本世纪初美军发动的几场局部战争看,美军十分重视发挥侦察情报工作的重要作用。美军侦察情报工作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世界新军事变革在侦察情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分析梳理美军侦察情报力量建设现状、运用特点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侦察情报力量的建设运用情况,分别从侦察监视手段建设、侦察情报保障机制、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情报保障实践运用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旨在为我军侦察情报力量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军积极准备太空作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附近的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了首次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太空作战模拟演习,其目的是探索在未来太空作战中有效夺取制太空权的方法。国外军事分析家认为:此次太空作战模拟演习清楚表明,美军正在加紧准备实施太空作战。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军就提出了太空作战的思想。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过海湾战争、“沙漠之狐”行动和科索沃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实践后,美军更加重视太空作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全球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的领先者,研究其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建设,有利于推动新时期我国太空态势感知力量建设、提升太空态势感知力量运用效益。通过研究美国太空目标监视、太空环境监测、太空态势信息整合与处理、太空态势感知作战运用等能力水平,分析了美国在目标监视、特性获取、信息解译、任务分配流程、指挥控制、作战应用等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系统阐明了未来美国太空态势感知系统建设、体系运行、指挥控制能力建设的具体途径,归纳了未来美国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施里弗”太空战演习是美军检验航天力量运用、探索作战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分析“施里弗”太空战演习中商业航天力量的基本情况和运用特点,了解美军商业航天力量建设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我国商业航天力量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  相似文献   

15.
许江瑞 《国防》2016,(10):61-64
随着探空技术的进步,太空日益成为大国角力的新空间.我国太空力量建设必然涉及许多国际法问题,包括太空力量建设的国际法依据、国际法运用、国际法斗争、国际法完善等,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施里弗"系列演习是美军专门针对未来太空安全和太空战进行的高层次战略演习,截至目前共举行了10次。通过系统梳理和全面回顾美军"施里弗"系列太空作战演习,对历次演习的举行时间、演习地点、演习内容、演习想定设置时间、运用/涉及的武器装备与技术手段、结论影响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演习的组织力量以及6种参演力量,剖析了演习所担负的传播器与演练场双重功能;并按不同背景将系列演习分为以应对地区冲突为背景、以反恐作战为背景、以多国参与为背景3种类型,总结了演习所具有的系列化、多元化、单边化、互动化、实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曹良强 《国防科技》2009,30(2):85-87,92
太空武器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而美军在太空武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发展动向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耀吉 《环球军事》2013,(17):50-51
7月17日,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司令谢尔顿将军表示,“空间篱笆”项目已被提上日程,正式合同拟在年内签署。“空间篱笆”是美军当前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主要用于有效监视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在轨卫星及太空碎片,对于保护美国太空资产及国土安全而言意义重大。那么,何为“空间篱笆”?它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又如何?本文将进行简述,给予读者以直观了解。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太空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大国争夺战略控制权的新战场,"有关国家发展太空力量和手段,太空武器化初显端倪",加强太空威慑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各国高度关注的战略问题。一、太空威慑能力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太空威慑,亦称空间威慑,是以强大的太空实力为后盾,通过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太空力量,以慑止对手发起进攻。加强太空威慑能  相似文献   

20.
美军素来重视心理战在战争中的运用,也重视心理战力量的建设与培养。从最近几次局部战争来看,美军心理战的运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瓦解敌方士气、控制舆论导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近,美军心理战观察员蒂莫西中校就撰文指出,当前美军心理战沿用的还是过时的冷战模式,心理战力量的主要作用仅是对地面部队提供战术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