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基地”组织头号领导人本·拉丹在巴基斯坦的住所被美军击毙以后,他的继任者究竟是谁成为全球分析家们的关注焦点。然而,究竟谁会接替本·拉丹成为“基地”组织的新掌门人,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下面我们不妨盘点一下,谁会是下一个“本·拉丹”。  相似文献   

2.
顾此 《环球军事》2011,(11):14-15
在距2001年“9·11”事件10周年不到5个月的时候,本·拉丹于巴基斯坦一处小镇被从天而降的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虽然这是一次让美国期盼已久的胜利,但美国人也知道,此次可以弹冠相庆的只是抓捕行动本身,而不是美国全球的反恐战争。应该说,倒在海豹突击队枪口下的只是本·拉丹一个人而已,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基地”恐怖分子仍然很活跃。那么继本·拉丹之后,哪些地区将会成为下一个“基地”?  相似文献   

3.
林赤清  涂彪 《环球军事》2011,(13):42-43
6月16日,“基地”组织通过互联网发表声明,宣布推举二号人物艾曼·扎瓦希里为该组织新的领导人,接替5月初被美军击毙的本·拉丹。  相似文献   

4.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1,(10):12-13
几天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突袭行动,突袭奥萨马‘本·拉丹位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地,成功击毙这位“恐怖大亨”。完成猎杀本·拉丹的任务后,行动指挥官报告:“GeronimoEKIA”(意为此次突袭的目标人物--本·拉丹已在行动中被击毙)。  相似文献   

5.
本本·拉丹,这个和“恐怖主义”如影随形的名字,曾一次次牵动世界的目光和神经。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隐居”了将近10年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最终没有逃过美军的追杀。下面,让我们从其经历和经事去看看本·拉丹其人。  相似文献   

6.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2,(10):18-19
2011年12月8日,美国一架隐形无人侦察机RQ170被伊朗截获。这架被称作“坎大哈野兽”(又称“哨兵”)的无人机,曾在去年5月美军击毙本·拉丹的行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2010年才开始为外界所知。伊朗一名专家称,他们利用美国无人机的导航系统漏洞,重构了RQ-170的GPS坐标,使其降落在伊朗境内。RQ-170“哨兵”隐形无人机集中了大量美国先进隐形飞机的机密,它被成功迫降,为伊朗的无人机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7月22日,美军发射20多枚导弹,激战6个多小时,击毙萨达姆之子,尸体运至巴格达机场——  相似文献   

8.
5月1日,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6分队击毙了奥萨马·本·拉丹,世人对于这24名突击队员的功绩依然津津乐道。事实上,按照美军一位著名将领的说法,此次行动“其实易如反掌,与特种部队在阿富汗数周来执行的任务相比,这次行动要简单得多”。这并不是说此次行动不够大胆,危险性不够高,抑或是任务执行得不够专业。为了能够一举成功,美国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进行情报收集,并且建造了目标地点的等比模型供海豹突击队实地训练。在行动过程中,海豹突击队员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全力保障,整个行动都进行了实时直播。  相似文献   

9.
毛伟 《政工学刊》2013,(10):79-79
2012年9月,美国企鹅出版集团推出了由美军前海豹突击队员撰写的《艰难一日——击毙本·拉登亲历记》。阅读后感到,“海王星之矛”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美军精细的作战准备、精良的武器装备和精准的体系支撑,然而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这些只不过是刀柄,战斗精神才是真正锐利的刀尖、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1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直接指挥下,美军出动一支特种作战部队,在巴基斯坦境内一举歼灭了世界头号恐怖大亨奥萨玛·本·拉丹,从而达成了美国发动大规模反恐战争10年以来的最重大目标。完成此次任务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长久以来却一直处于非常神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暗杀成功却“死不见尸”,着实有些反常。正如阿根延第一夫人伊娃。贝隆的尸体神秘失踪16年一样,着实令人不安。除了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话以外,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表明本·拉丹确实死了。无论是否具有煽动性,不久之后,奥巴马都将被迫公布这位被击毙的“基地”组织领导人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10,(14):14-16
2010年6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人意料地解除了驻阿美军司令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的职务,并提名中央司令部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接替其职,而这也使其成为美军历史上继麦克里兰、麦克阿瑟、麦基尔南之后第4位被直接解职的一线统兵大将。那么,麦克里斯特尔的人生起伏与其双重性格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位美军历史上第4位“麦帅”黯然离职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政治玄机?近年来被美国吹得神乎其神的治阿新战略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从特战电影《冲出亚马逊》,到震惊世界的电视直播“击毙本·拉丹”,身怀绝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技能高超、所向披靡的特种兵形象就深深烙印在观众的记忆里。美国的海豹突击队、俄罗斯的阿尔法突击队、法国的黑豹突击队、英国的哥曼德特种部队、德国的欧洲捷豹特种部队、以色列的红魔鬼特种部队、日本特别攻击队以及我国的雪豹突击队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了观众的视线中。  相似文献   

14.
《环球军事》2013,(14):14-16
随着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及“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美军认识到在当前外部威胁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海外军事基地实力,提升基地效用以巩固前沿部署是重中之重。可以说,这些军事基地有如“睡莲”一般密市于大洋之上,为美军提供了坚实保障。那么,美军所栽植的这些“睡莲”面目如何?“睡莲基地”策略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笔者将借本文为读者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5.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20):44-46
2011年5月25日,在阿富汗一个地形险要的山谷地区,一支美军作战分队陷入了塔利班武装分子的重重包围。形势紧急,美军立即派出了包括F/A-18、F16、F-15在内的各型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等,紧急展开空陆联合作战行动,与塔利班武装分子展开了长达13小时的激战,最终击毙270多名武装分子,而美军却无一伤亡,创造了美军在阿...  相似文献   

16.
闻舞 《环球军事》2011,(10):16-18
经过了近10年的追捕,本·拉丹终于死在了美国人手里。为了抓住这个让整个美国胆战心惊的大胡子,10年来,美国军方的投入可谓是金山银海,研究了各种战术,甚至专门为杀死本·拉丹研发武器。而有些武器恰恰因为与本·拉丹有关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7.
1939年11月7日,陈正湘将军在黄土岭战斗中,亲自指挥炮兵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这是我军在抗日战争中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也是他戎马生涯中引以为豪的篇章。将军生前对此有过详细的回忆史料,但未公开发表。本文是陈将军之子陈炜根据将军的遗著整理而成,本刊发表时有删节,文中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陆军时报》网站3月5日报道,美困陆军的XM-25反遮蔽目标作战系统(空爆弹发射器)已经退出现役,因为在2月早些时候,一名驻阿富汗美军士兵在训练事故中受伤。历时近十年、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漫长研发,美军新一代步兵支援武器xM25榴弹枪即将“修成正果”,许计划于2014年大规模装备部队,美军在这一时刻宣布放弃该作战系统,是出自怎样的考虑呢?  相似文献   

19.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0,(16):20-22
7月26日,专司解密之职的“维基解密”网站将驻阿美军的9.2万份机密文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让美国政府和军方大为光火的同时,也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那么“维基解密”这次到底曝了驻阿美军哪些光?用意何在?背后有什么奥妙玄机?本期专题将就此为您作出相关解答。  相似文献   

20.
张坚 《环球军事》2011,(7):12-13
3月19日18时45分左右,法国战机率先展开对利比亚政府军的空中打击。与此同时,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军和英军军舰与潜艇也向利境内发射了百余枚“战斧”巡航导弹,袭击了利比亚20多处防空设施。这场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标志着利比亚的局势正由一场内战逐步向多国部队和利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战争演变。面对强大的西方联军,曾有“北非雄狮”之称的利比亚政府军的实力到底如何?能否经得住美英法持续的猛轰滥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