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杜科 《环球军事》2011,(10):6-9
当地时间5月1日23时35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已在美军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本·拉丹。这位亿万富商之子,恐怖主义的化身.终于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本·拉丹之死对反恐形势有哪些影响?本·拉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美军是怎样击毙本.拉丹的?本刊特刊发专题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顾此 《环球军事》2011,(11):14-15
在距2001年“9·11”事件10周年不到5个月的时候,本·拉丹于巴基斯坦一处小镇被从天而降的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虽然这是一次让美国期盼已久的胜利,但美国人也知道,此次可以弹冠相庆的只是抓捕行动本身,而不是美国全球的反恐战争。应该说,倒在海豹突击队枪口下的只是本·拉丹一个人而已,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基地”恐怖分子仍然很活跃。那么继本·拉丹之后,哪些地区将会成为下一个“基地”?  相似文献   

3.
本本·拉丹,这个和“恐怖主义”如影随形的名字,曾一次次牵动世界的目光和神经。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隐居”了将近10年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最终没有逃过美军的追杀。下面,让我们从其经历和经事去看看本·拉丹其人。  相似文献   

4.
侯永波 《环球军事》2011,(10):M0001-M0001
5月1日以来,有人欢呼庆祝,有人扬言报复,在反应不一的国际舆论背景中,本·拉丹这个名字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然而,这次他的引人关注,是以彻底告别这个世界的形式出现的。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了正式演说,痛陈近10年来拉丹及其领导的“基地”组织给美国社会造成的沉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林赤清  涂彪 《环球军事》2011,(13):42-43
6月16日,“基地”组织通过互联网发表声明,宣布推举二号人物艾曼·扎瓦希里为该组织新的领导人,接替5月初被美军击毙的本·拉丹。  相似文献   

6.
2007年5月26日,国际恐怖活动调研中心发布消息称,穆斯塔法·阿布·耶齐德将接替本·拉登成为“基地”组织新领导人。“基地”组织新一代“领导层”的头目浮出水面,说明在屡遭打击和重创后,“基地”组织并没有消失,经过“休养生息”和积蓄力量,大有东山再起之势。恐怖组织这种力量上的反弹,着实让世界特别是美国情报界感到震惊和不安。穆斯塔法·阿布·耶齐德何许人也?他将怎样经营“基地”组织?策划指挥什么样的恐怖活动?将成为反恐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暗杀成功却“死不见尸”,着实有些反常。正如阿根延第一夫人伊娃。贝隆的尸体神秘失踪16年一样,着实令人不安。除了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话以外,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表明本·拉丹确实死了。无论是否具有煽动性,不久之后,奥巴马都将被迫公布这位被击毙的“基地”组织领导人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1,(10):12-13
几天前,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突袭行动,突袭奥萨马‘本·拉丹位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地,成功击毙这位“恐怖大亨”。完成猎杀本·拉丹的任务后,行动指挥官报告:“GeronimoEKIA”(意为此次突袭的目标人物--本·拉丹已在行动中被击毙)。  相似文献   

9.
也门动乱持续已近一年。目前,围绕萨利赫总统何时下野,也门正在进行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今后,随着强人政治的结束,也门国内的分离主义倾向和“基地”组织势力都可能进一步发展。也门,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0.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亚超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消息顿时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因为他是清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被破格录取的学生,而且降分幅度之大,实在让人惊讶。张亚超是谁?他身上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会得到清华如此“优待”?要解答这一系列疑问,还是让我们回到今年6月7日的那个凌晨。  相似文献   

11.
一提到“基地”组织,人们立即联想到的肯定是云中雾里的拉丹、无处不在的恐怖分子、神出鬼没的武装人员。其实,在也门、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等中东各地都有“基地”组织力量活动,其中“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就是“基地”组织的一支重要力量。眼下,也门已成为“基地”组织在阿拉伯半岛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12.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0,(16):26-27
7月25日,以披露机密文件为己任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来自阿富汗前线的数万份军方机密记录,一时之间名声大噪,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焦点。借此机会,我们对美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经常被冠以“耸人听闻”字眼的泄密事件进行了盘点,除了当前热议的“维基解密”文件之外,水门事件中的“深喉”,  相似文献   

13.
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有大量军事题材的新闻成为热点、焦点,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然而,在海量的资讯大潮中,仍有许多军事新闻被湮没。这些军事新闻或许看似一股,不很抢眼,未受重视,但很有可能在今后几年成为热议的焦点甚至亮点。  相似文献   

14.
着越来越多的亚太国家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新兴动力,亚太地区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该地区的安全也就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南海地区安全则成为关注的一个焦点。一旦南海爆发军事冲突,其不仅将直接影响到南海地区安全,也将对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对全球安全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台湾在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方面取得数项突破以来,特别是“天弓-3”型反导导弹系统研制初获成功,于1999年9月在屏东九鹏基地进行拦截试验时击中了靶弹。台湾的军事科研实力骤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此在以下四方面作些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本·拉登和他的左膀右臂死了,或者落网了,或者失踪了……总之,本·拉登和其高级心腹如遭不测的话,那么谁将接替他在“基地”组织中的位置呢?是现在的二号人物扎瓦希里?还是本·拉登的三公子小本·拉登?美国和欧洲的情报组织语出惊人:都不是,接替本·拉登的将是现在尚属默默无闻的中层骨干!有望成为本·拉登接班人的“基地”中层骨干共有6人。10月29日的美国《华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世界许多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韩国海军将从2012年,”起在本国近海海域部署数艘核动力潜艇,以有效地应对来自“强大邻国”的威胁。“强大邻国”究竟指的是谁?是一个,还是几个?各国军方都极为关注,而且都在全力地研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军“总司令”实行任期制,一般情况是每任两年,现任总司令顾崇廉任满一期又延任一年,今年4月将卸任。谁将接顾出掌台湾海军?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媒体报道说,有可能接任下任海军“总司令”的人选有4人:“参谋总部”副参谋总长伍世文上将、中山科学院院长沈方枰中将、海军“副总司令”李杰中将、联合勤务司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引发了一场反恐怖战争。出生入死的美国大兵顿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然而,谁想到过这些美国军人背后的女人?有谁关注过她们的生活?和其他国家的军嫂一样,她们既有火热的激情,也有沉着冷静的自制,既有难以忘怀的欢乐时光,也有不堪回首的离愁别恨;既有漫无边际、朝思暮想的等待,也有浪漫、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是继美国、前苏联、欧盟和日本之后,第五个成功探月的国家。早在正式发射之前,"嫦娥二号"已成为各国媒体关注焦点。"嫦娥二号"具有历史意义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每一个重大事件都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10月1日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福布斯》杂志、英国BBC、《华尔街日报》、法新社、日本《读卖新闻》等海外媒体纷纷就此事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