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实现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实施寓军于民的战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国防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符廷贵 《国防》2002,(12):10-12
十六大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江泽民同志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科学描绘了新世纪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包括国防教育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分析了我国的安全形势,深刻阐述了我国的国防政策和国防建设。白皮书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站在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全局的高度搞好国防教育,对维护世界和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二00六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国防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真落实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围绕中心,依法施教,突出重点,全面普及,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了科学的阐述,提出了总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把建立巩固的国防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按"五句话"的要求,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唯众 《国防》2006,(5):46-48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工程,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战略任务。在落实“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国防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把握国防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把握国防教育工作的定位,进一步增强抓好新时期国防教…  相似文献   

7.
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加强领导能力建设摆到党委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党委领导能力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只有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力加强各级党委的领导能力建设,才能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的神圣使命。各级党委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加强能力建设就是讲政治、抓大局、强根本的观念,始终把加强党委领导能力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扎实做好提高“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12,(3):25-26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推进现代化事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设,提高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维稳能力。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相似文献   

10.
彭光谦  郑艳平 《国防》2003,(1):11-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反映了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科技院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是摆在这类学校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2.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历来是我们党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就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专门进行了科学而系统地阐述 ,这是对我军广大指战员的极大关心和鼓舞 ,也是新世纪搞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光辉指针。一、建立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就从战…  相似文献   

13.
宋恩华 《国防》2011,(1):28-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军事设施作为国防实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时期新阶段,抓好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对于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把建立巩固的国防提升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保障的高度,这就对民兵组织的生产力、战斗力和突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兵组织是基础,必须找准“战场”与“市场”的结合点,进一步优化结构,促进“三力”的跃升。根据运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我认为应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全民素质、振奋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一项战略措施。在新时期新阶段开展国防教育.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国家安全与发展任务的需求,明确职责,理清思路,开拓创新,才能推进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深入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民兵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那就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  相似文献   

17.
聂文新 《国防》2004,(1):28-2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军委江泽民主席  相似文献   

18.
张金荣 《国防》2005,(11):30-32
在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的指示精神,着眼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推动国防教育深入发展。一、围绕主题确定教育内容维护国家安全与促进国家发展是一个现代主权国家的两大任务。国防教育只有紧扣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展开,才能有的放矢,求得实效。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巩固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一论述阐明了国防建设在实现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新形势下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我们一定要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  相似文献   

20.
支树平 《国防》2003,(3):17-18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前不久,江主席深刻分析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影响,提出了国防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