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将乡土这个词说出嘴时,正身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我将老乡这个词说出嘴时, 也正身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于是我有充分的理由去证明老乡与乡土之间有某种密不可分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洞上有朵花     
我当新兵的那地方在偏远的大山腹地一个叫“洞上”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天晚上,班长老乡来找班长,许是喝多了酒,同班长大侃特侃“洞上一枝花”身段如何如何苗条,脸蛋如何如何好看,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班长老乡走后,我大着胆子问班长:“洞上一枝花真那么  相似文献   

3.
老乡分辨律     
走进军营,走进一个令你陌生的环境,潜意识中你除了要对自己所处地方的东西南北予以判定外,你还有更当紧的事要做,那就是寻找老乡。老乡找老乡,各有各的招法,各有各的路数。在这场以乡土、乡音、乡俗为主要标志的乡情运动中,军营语境下的“老乡们”沉迷于自己找寻老乡的理论与实践。老兵新兵的“老乡分辨率”虽有不同, 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老乡分辨律”。  相似文献   

4.
彭况 《环球军事》2011,(14):44-47
当我驱车行驶在河北涞源,向老乡们打听狼牙口村怎么走的时候,好几次都把老乡给弄糊涂了。的确,直到今天,狼牙口村依然是涞源县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  相似文献   

5.
特别关照     
我是1996年12月参军入伍的。离家时,父母叮嘱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老乡。到部队见了老乡,可要多攀着点儿。"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父母所说的"攀着点儿",我心领神会。说来也巧,从鱼米之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塞外军营,新兵班长竟然是我的老乡。我找来地图查了查,从我家到班长家,距离不到100公里,连方言都非常相近。我有意跟老乡班长"套近乎",天天有事没事喊着"班长好",端茶倒水忙前忙后,目的只有一个,让班长"特别关照"我这个小老乡。班长是全团出了名的训练尖子和优秀班长,每年都要给全团进行一些班训练课目演示。这不,入营才一个月,班长就要带领我们给全团新兵进行队列演示。演示前,机关首长来连进行课目审查验收。当进行到齐步间隔两步走时,我一紧张,将间隔两步走成了间隔三步,把全班队形搞得乱糟糟。机关首长说,新兵紧张,情有可原,正式演示时不出错就行了。首  相似文献   

6.
老乡碎片录     
老乡是一线温柔的阳光,当它穿越军队这片丛林时,就会投射下无数的老乡碎片。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出门在外,我们都希望有个老乡能相濡以沫。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相似文献   

7.
“本人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那什么,就现在国家要重点扶持的那疙瘩!我就说我是东北的,我指定不能告诉你我是长春人。”“我老乡贼多。噶蛤(gaha)玩意儿,别瞎说!这个‘贼’是通假字,程度副词,相当于‘很’或‘非常’的意思。东三省的都是俺们老乡,老鼻子人了!”  相似文献   

8.
别把乡情唱跑调○陈德潮乡情,在官兵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爱之处,然而少数官兵却过分地沉浸在庸俗的老乡关系中,把原来纯洁的乡情弄得变了味、跑了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把老乡看做是“抚慰感情的驿站”。一些基层官兵,平时总喜欢老乡凑在一起吃喝玩乐,...  相似文献   

9.
老乡的身份绝大多数是在张嘴之间暴露出来的。你不得不赞叹中华民族语言的博大与神奇。民族与民族之间,省与省、市与市、乡与乡甚至村与村之间,彼此的语言都会有某种妙不可言的区别,老乡们把这种区  相似文献   

10.
老乡关系,它以非制度化信任为基础, 影响着连队每一人的幸福度、价值观和行为取向。老乡“八诫”旨在匡正连队的老乡关系,引导官兵进行正常的老乡交往。  相似文献   

11.
参军离家的那天晚上,母亲从柜中摸出一双黑布鞋对我说:“孩子,带上妈纳的这双布鞋吧,到部队穿上心里踏实不想家呢!”我不以为然,心想:“这么大的部队我就不信没有个把老乡?”到了部队之后我特意听听有没有那熟悉的乡音。然而,战友们都操着五湖四海的语言。我  相似文献   

12.
你无法选择谁是你的老乡,但并不妨碍你拥有自己的老乡观。“谁谁和咱是老乡。”这句流传甚广的口头禅背后的潜台词,人们对其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调查显示,部队人员普遍具有“老乡”意识,但表现也十分多元。  相似文献   

13.
战友阿王     
战友阿王陈冰“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阿王与我既是战友又是老乡还是高中同学,我们之间自然亲密无间。但我们真正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友谊并非同学时期,而是在新兵连里。我同阿王相识,始于刚上高中时。当时我担任一班班长,阿王则是二班团支书,相互之间免不了常打交...  相似文献   

14.
对你来说,老乡重要吗?不重要吗?回答这个周星驰式的问题之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过去,视野扩大到整个中国,看看传统的乡土中国时期的老乡关系——老乡的前世。老乡,说白了,是一种使有关个体彼此认同的归属性地缘关系。中国人很多俗语反映了对它的重视。什么  相似文献   

15.
部队长张学伟上校带部队素以“严”字出名,没想到我一毕业就被干部科分到了他所带的部队当排长,“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部队吧”,和其他同学分手时不知谁说出了这么一句。第一次遭遇: 一到部队就有老乡对我说:“部队长很厉害,千万别让他抓着典型。”谁知第二天就让他给抓着了。那天我正在操场上训练, 突然听到哨音让干部集合。我站在队列中等着部队长讲话,可等  相似文献   

16.
冲破“关系学”的羁绊尹建峰某连一位炊事班长在连里立过功,受过奖,被连队党支部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当他听说新调来的营长是他的老乡时,就主动拉关系套近乎,三天两头往营长家里跑。自认为这下有了“硬老乡”,成长进步没问题了。于是他就得意忘形,不但工作马虎,而...  相似文献   

17.
每逢老乡倍觉亲─—“老乡现象”面面观常晓革老乡,这个古老而亲切的字眼,给离乡别土的人们留下了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共同的乡土、共同的乡音和共同的乡俗,一经“异地他乡”的升华,便产生了浓厚的地缘亲情,并把乡子们紧紧地吸引在一起,使得“独在异乡为异客”...  相似文献   

18.
去年9月,南昌的故地重游令我唏嘘不已,能够与“猎鹰”再续前缘更是份意外的惊喜。闲暇时间,我向“猎鹰”总设计师张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尽管是第一次相见,他对我这个老乡飞行员总是另眼相看。我说我想了解强-5的研制历史,看着他不以为然的表情,我说:“这与我童年的一个梦想有关。”  相似文献   

19.
某团政治处的杜主任到任第四天,约请全团与他同籍的战士在周末晚上开座谈会。杜主任提着个沉甸甸的提包走进了会议室,小老乡们的目光不约而同转向大老乡手中的提包。“今天召集老乡们开个小会。首先,我们相互认识一下,请你们每个人把自己在部队中的打算讲出来。”杜主任深邃的日光又一次从每一个人的脸上闪过。  相似文献   

20.
踏歌草原行     
那个冬天很冷。“白毛风”吼着直往人的五脏六腑里钻,“四皮”难御西伯利亚寒流。两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我们50个老乡有一半得了嘉奖。新兵营长颁奖时,握着一双双冻裂的手,连声说:好样的,彝族兄弟好样的。分到老兵连后的一天,我正跟大伙在草原上训练,每人来回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