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谁的人?     
"谁是谁的人"是个老话题。逢各级改进作风正当时,风清气正,故此再提。"谁是谁的人",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背景、保护伞、拉帮结伙,想象成危难之时有人拉一把、踌躇之时有人推一把,提拔使用青云直上。其实选人用人,遵从群众公论、个人实绩,无论用了"谁"都顺理成章,即使是新朋故友都可以理直气壮,古代就有举贤不避亲的说法。怪就怪在背后那个"谁"起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影响力,会不会干扰对"谁"的评  相似文献   

2.
我是谁?     
最近看了一部外国的片子,片名叫《我是谁》.片中的主角在战争中受到创伤失去了记忆,常常大声发问:“我是谁?”这使我想起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头脑很正常的人,也常常会被“我是谁”或者“谁的人”这样一些问题弄得五荤六素.  相似文献   

3.
当今海上优势美国是以航母为制海主战兵器,而海上劣势的一些国家,就只能以潜艇作为远海主战兵器.历史上潜艇和航母都取得过骄人战绩,总体上来讲是航母胜过潜艇.可时间过去了几十年,海军兵器技术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可预见的一个时期,潜艇同航母究竟谁怕谁?  相似文献   

4.
该感谢谁     
近读宋史 ,被宋代名相王旦不行“授爵公朝 ,感恩私室”的做法所折服。王旦在担任宋代丞相期间 ,提拔使用了很多人 ,可直到他去世以后 ,有些人还不知道自己是被王旦提拔起来的。王旦曾在生前向著名词人范仲淹解释自己为什么提拔使用人而不让别人知道是自己所为 ,他说 :我提拔使用人 ,只是为国家遴选人才 ,何必让那些被我提拔的人来感谢我私人呢 ?王旦这种不行“受爵公朝 ,感恩私室”的做法 ,以及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的精神 ,值得今人深思和借鉴。现在有些单位的党组织在干部调整后不久 ,就会听到某某是谁提拔起来的 ,某某是谁提名 ,某某是谁的…  相似文献   

5.
“接上一期《在家里,听谁的?》这一话题,本期“家里家外”继续刨根问底,透过追问“你们家的财政部长是谁?”关注当代军人家庭理财方式,交流理财经验,分享各家各户“谁管钱谁不管钱”这一表面现象之下的苦恼和乐趣。”  相似文献   

6.
该谁反省?     
《党员干部之友》刊载 :某市会海泛滥 ,会风甚劣。一日又开大会 ,领导报告刚开始 ,与会者已睡去一大片。领导着意要整顿会风 ,遂请电视台记者交摄像机镜头对准瞌睡者 ,当晚 ,电视机前热闹非凡。领导们说 :“就是要让这些瞌睡虫曝曝光 ,看他们谁还敢在会场上睡觉打呼噜。”群众们说 :“这光曝得好 ,听报告的都听得睡着了 ,作报告的还讲得津津有味 ,该谁反省 ?”该谁反省 ?这个问题问得好。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 :打开电视报道是会 ;摊开报纸刊载是会 ;走进饭店是会 ;踏上轮船、火车、飞机碰到的许多乘客还是开会。难怪有人借海之…  相似文献   

7.
在“基地”组织头号领导人本·拉丹在巴基斯坦的住所被美军击毙以后,他的继任者究竟是谁成为全球分析家们的关注焦点。然而,究竟谁会接替本·拉丹成为“基地”组织的新掌门人,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下面我们不妨盘点一下,谁会是下一个“本·拉丹”。  相似文献   

8.
谁应该为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戴维·凯利自杀负责?布莱尔政府和BBC现在都极力想摆脱责任。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凯利自杀主要是其心理压力太大造成的,而压力来源于他的名字被政府公诸于众。那么是谁作出了这个“残酷的决定”?连日来,凯利所在的国防部受到各方舆论强烈谴责。  相似文献   

9.
大到世界秩序,小到三人同行,最英明的决策往往不是因为有人“说了算”,而是因为有人“说得好”。毛泽东同志讲过,谁说得对,就按谁的办。武警8620部队无线连党支部书记谭湘奎认为,发言权以及发言权赢得的决策结果能提升人的自信心、充实人的成就感、激活人的创造力。谭湘奎说:“所以,成功的领导者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更加成功的领导者则是让下属人员个个脸上都挂着自信的微笑,而且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相似文献   

10.
谁是赢家     
《兵团建设》2012,(Z1):65-66
2011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宣布最后一批美军将在未来几天内撤离伊拉克,至此,长达8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宣告结束。在美军刚刚撤军后,伊拉克就内讧频频,这场战争到底谁是赢家?请看本刊根据《瞭望》、《半月谈》、《新华文摘》等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1.
有矛就有盾,是战场亘古不变的真谛。日新月异的反导弹武器,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爱国者”折断“飞毛腿”,掀起了反导(反弹道导弹的简称)的热浪,而美国推出的TMD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反导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而反导武器也成了一些诸如美、俄等军事强国极力探索、研发的对象。似乎谁先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反导系统,谁就能在21世纪“主宰”世界。那么,明日谁能与导弹一争高下呢?  相似文献   

12.
谁能当接班人铁腕作风型这种人不喜欢墨守成规,而喜好指手划脚,直言不讳,因此是难以驾驭的人,守成不变者对他们总是敬而远之。企业领导若能改善铁腕作风型者处世待人的技巧,则可考虑他作为接班人选。萧规曹随型这种人对上级领导的管理作风照抄不误,堪称不折不扣的复...  相似文献   

13.
反对派也占领了绝大部分地区。反对派军队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告利比亚“卡扎菲时代”的结束。面对变幻莫测的局势,人们不由要问,西方下一个打击的目标是谁呢?  相似文献   

14.
“军人都有两个家。一个是军营这个大家,一个是家庭这个小家。一方面,在军营这个大家里,军人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坐标和位置,知道服从,知道纪律。另一方面,在自己家庭这个小家里,并不是所有的军人都能够找得着北,找得着纪律、规则,找得着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班里,你听班长的;在连里,你听连长指导员的;在机关里,你听领导的;在家里,你听谁的?在家里,听谁的——这是来自军人家庭里最真实最生动的社会学和人际关系学。听谁的,并不是我们关心的主旨,更不是过日子的主旋律。我们关心的是,该怎样把我们各自的小家过得和谐和美,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5.
当兵后,谁惦记着你的生日?当这个问题变成士兵们幸福的微笑时,生日,这个正在发育的细节,这个连队细节群中的新生代,在新时代兵生活的土壤里和阳光下长得正欢。  相似文献   

16.
读《谁说洪洞县里无好人》有感龚振,柯关《谁说洪洞县里无好人》(南京出版社出版),是阵忠龙教授研究抗美朝战争的一本新著。此书对志愿军第180师在第五次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遭受损失的原因,及以后打了翻身仗作了翔实而客观的述评。该书以史实说话,充分反映了这...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调任或退休后,受到了原单位干部群众的冷落。伤感之余,发出了“人一走,茶就凉”的感叹,大有看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意。面对这种“冷落”,人们不禁要问:“人走茶凉”该怨谁?  相似文献   

18.
罗铮  文光 《环球军事》2009,(19):28-29
金水桥畔,天安门前,带着一股谁与争锋的霸气,某新型履带自行高炮方队缓缓驶来。  相似文献   

19.
谁喝“人头马”胥大明某报载,法国人对名洒"人头马"爱莫能助,即使是国家首脑、社会名流和商贾巨富,至多也不过喝百十元、几十元一瓶的中、低档酒,"人头马"几乎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可是在我国,"人头马"却很热销,连一些中低档餐馆也行情看好,中国成了世界...  相似文献   

20.
韩愈在《原毁》一文中说:“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意思是说凡事业上有了成就、人格上有了名望,总是随之遭受别人的毁谤。这是为什么呢?韩愈分析道,“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就是说,毁谤诬告别人的人不是懒惰者就是忌妒者。这两种人看待别人都是“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意思是说抓住人家的一点不及其余,只看人家的过去,不看人家的现在,惟恐人家出了名。韩愈之说,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干部提拔前表现尤为突出。据说在有的单位,如想整谁,只要传闻此人将要提升或者看到干部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