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韩国刚  李柱维  马智勇 《国防》2003,(12):31-3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抢险救灾是民兵的一项基本职能。民兵亦兵亦民,作为“民”参加抢险救灾拥有就地就近、情况熟悉的优势,作为“兵”参加抢险救灾能够发挥行动快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等军事组织特有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情造成的损失,因而各级党政军领导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姚宪民 《国防》2002,(11):44-45
较大规模的抢险救灾,通常由军地双方多个单位和部门共同参加完成。军分区作为当地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承担着部队与地方相互联系的桥梁作用,具有直接参与指挥本地区驻军、民兵抢险救灾行动,协调部队支援灾区抢险救灾的重要职能。为此,军分区在组织部队、民兵抢险救灾时应发挥好“三个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对社会稳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越来越大。不断提高应急抢险能力.更加积极有效地完成抢险救灾任务.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一项重大课题。一、必须健全组织机构,确保快捷高效指挥抢险救灾往往参加力量多元,组织指挥复杂,指挥关系交叉,指挥协调难度大,要使军警民各职能单位一体化联动,就必须建立抢险救灾联合指挥机构,才能确保救灾行动协调一致。一是要建立联合指挥部。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驻地党委政府和各军警单位主要领导参加,负责对各种抢险救灾行动和突发情况的应急指挥,使各项工作做到统  相似文献   

4.
丁昭霞副教授是营房管理与环境工程系国防建筑设备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承担多个层次教学任务,指导毕业设计,承担综合演练、学员毕业实习、教学研究和重点课程建设等任务。多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奖。参与军队重大后勤装备研制和研究课题10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教材等8部。丁昭霞副教授多次参加重大抢险救灾行动.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2010年西南百年大旱、2011年云南盈江“3·10”地震等重大抢险救灾行动中,  相似文献   

5.
鸡西矿业集团民兵营组建于2004年,担负着鸡西、牡丹江等地9,7万平方公里,600多对矿井的抢险救灾以及内蒙古以东和黑龙江省的救援排水任务。先后处理事故230多起,抢救遇险矿工70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18亿元。该集团民兵营代表黑龙江省参加第六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比武获三等奖,两次参加龙煤集团矿山救援技术比武,均获第一名,被评为“全国矿山救援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沈阳军区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着眼有效维护东北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为依据,以国防动员为平台,充分发挥军地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抢险救灾装备建设,投资为部队落实装备器材8类30万件,为民兵应急救援力量配备装备器材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我国局部地区先后遭受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驻灾区的各级人武部门,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和带领广大民兵、预备役部队成建制地参加抢险救灾,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仅据南京、广州、济南军区的不完全统计,在抢险救灾中,共投入民兵、预备役部队214万人,车辆5.7万余台次,抢救遇险群众38.9万  相似文献   

8.
现公布《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称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的作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军队的重要使命。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做好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组织、指挥、协调、保障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杨博  郑好嘉  王亚强 《国防》2012,(9):51-52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明确,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要在协调驻军和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抢险救灾工作中,发挥好"参谋部"、"指挥部"和"协调部"的作用,做好地方政府与执行抢险救灾任务部队之间的协调工作.这就要求省军区系统必须强化职责意识,积极发挥军地之间的桥梁纽带和主导作用,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协调驻地部队扎实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过程中,物资运送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抢险救灾的行动效果,关系着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章通过模型对抢险救灾物资运送的时效性进行了分析,为未来抢险救灾行动中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救灾物资运送到灾区的各个需求点,解决部队抢险救灾物资运送效率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姚宪民 《国防》2001,(12):50-51
组织民兵抢险救灾是军分区系统的一项重要职责。从近年的实践情况看,军分区系统组织民兵参加抢险救灾,必须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准备,快速反应 自然灾害突发性强的特点要求我们平时就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一是要制定预案。各级要按照情况设想、组织指挥、兵力构成和任务区分、集结地域、部(分)队开进及有关保障等方面,逐项制定抢险救灾方案。二是要落实人员和器材。遂行抢险救灾任务的主要力量是民兵应急分队。因此,在每年的民兵组织调整中,要优先保证应急分队有较高人员在位率。同时,要根据抢险救灾中可能担负的任务,准备好必需的物资器材。此外,还要建立人武部门、地方有关  相似文献   

12.
我部机动救捞中队,是一支肩负海上训练、执勤、作战中抢险救生并随时参加地方抢险救灾等特殊使命的部队。1989年4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救捞中队”荣誉称号。建队40年来,他们始终不渝地高扬英雄主义旗帜,出色地履行了使命任务。先后执行1300多次抢险救灾...  相似文献   

13.
许建国  付合新 《国防》2005,(10):25-25
密云县地处燕山脚下,潮白河畔,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该县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数的70%,是北京市的贫困县。为积极配合密云县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发展战略,该县人武部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抢险救灾等工作。先后组织部队官兵1.2万人、民兵3万人参加北京市重点防沙工程,在潮河、白河沙滩绿化1000余亩;在水库周边地区植树绿化2000余亩;参加城市绿化工程,挖树坑5万多个,植树造林800余亩;组织部队官兵4000余人、民兵1.2万人扑救各类山火11起,保护原始森林、经济林7000余…  相似文献   

14.
从民兵预备役部队近年来参加抗击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奥运和国庆安保、南方部分地区抗旱救灾等多项行动来看,民兵预备役部队执行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趋常态化,这就要求民兵预备役部队各级党委必须适应职能的新拓展,在加强参战支前核心能力建设的同时,把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反恐维稳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实施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赋予了省军区系统抢险救灾重要使命。当今,除自然灾害外,发生不同形式公共安全事件的几率正在逐渐增大,省军区系统组织协调军地共同参加抢险救灾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对此,积极研究和建立政治工作应急反应体制,快速应对各种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挑战,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省军区系统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优化组织体系。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生命线,历来具有组织严密、指挥得力、实战有效的强大优势,但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方  相似文献   

16.
解决民兵参加抢险救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对于作为地方党委军事部的军分区、人武部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深入宣传教育,积极主动作为。军分区、人武部系统要利用民兵军事训练、民兵整组、兵役登记等有利时机教育民兵认清参加抢险救灾活动是后备力量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迫切需要.使广大民兵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增强积极投身抢险救灾的自觉性、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刘杰 《华北民兵》2010,(2):50-50
近年来,随着民兵参加抢险救灾行动逐渐增多,人武部门应针对可能担负的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民兵履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能力。着力强化民兵履行使命意识。自然灾害发生突然,安全威胁的时间、方式、地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遂行抢险救灾任务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科左后旗人武部坚持把支援和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作为拥政爱民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他们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组织民兵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年多来,他们组织民兵共治理沙源2万多亩,种植防沙林30万多棵,修补路面60多公里,修渠筑坝1万多米,清理河道淤泥20多吨,受到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马增飞  徐闰庆 《国防》2013,(2):48-48
近日,沈阳军区印发《东北地区抢险救灾装备管理暂行规定》,对东北三省投入3.5亿元为部队和民兵落实的8大类45万件抢险救灾装备管理使用进行规范。《规定》共8章30条,着眼将抢险救灾装备管理使用作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0.
《政工学刊》2013,(6):I0004-I0004
39年来,一代代给水团官兵怀着对给水事业的无限热爱,挺进荒漠戈壁,翻越千山万水,勇闯生命禁区、挑战生理极限,多次参加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矿难救援、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在实施“百井富民”、“百井抗旱”等工程和赴新疆、西藏边防打井任务中,为各族人民和边防连队挖掘甘泉400佘眼,解决了100多万人的用水难题,被赞誉为“西部水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