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治安  张长城 《国防》2013,(1):16-17
安征宇,1963年10月生,现任乌鲁木齐市人大副主任、中共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委书记、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主任。该同志高度重视国防动员建设,特别是"7·5"事件后,天山区社情极为复杂,维稳任务十分繁重,他带领国动委一班人,协调各方力量,从长远着眼,从眼前着手,努力加强应急维稳和国防动员建设,使天山区国防动员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日,沈阳军区在哈尔滨组织了国防动员委员会职能机构人员集训,东北三省省市两级140人参加。集训围绕解决影响制约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国防动员委员会职能机构人员国防意识弱化、动员业务不熟、工作  相似文献   

3.
王朝宏 《国防》2008,(8):83-8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国防动员工作新局面,前不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了首期由兵团、师两级国动委综合办公室和各专业办公室主任,以及有关分管人员参加的业务集训。集训采取形势分析、业务辅导、经验介绍和座谈讨论等方法,剖析重点难点问题,研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伟 《国防》2002,(10):10-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动员组织机构建设的指示精神,黑龙江省以完善组织机构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国防动员机制。省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国防动员工作的意见》的专题文件,调整了省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组成人员,加强了市(行署、农垦总局)、县(市、区)两级国动委机构建设,各市级国动委增设了1名现役干部担任综合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军地各调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兵》2013,(11):4-5
本刊讯 记者边婷婷报道:10月9日至13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领导干部集训在国防大学举行。此次集训,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今年全军军事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房峰辉参加集训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王彦峰 《国防》2014,(7):83-83
正为打牢抓民兵预备役部队动员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基础,前不久,吉林省军区采取首长机关自主教学与外请专家授课辅导、专题理论学习与经验成果交流相结合的办法,集中组织军分区、人武部、预备役团百余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动员业务集训。集训学习传达房峰辉总参谋长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领导干部集训班上的讲话,系统掌握动员工作业务知识,研讨交流推进后备力量调整改革、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能力建设、破解征兵难题的措施办法。通过集训,统一了各级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7.
张春贤 《国防》2006,(6):51-54
为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动员建设,2006年3月27日至30日,湖南省举办了一期国防动员领导干部集训班,共140余人参加集训。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主要领导全程参加集训,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伯华和省军区司令员郑治栋分别就国防动员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发言。在此,我们选登几篇文章的主要思想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智 《国防》2006,(7):43-44
国防动员训练,是指国防动员机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等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所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活动。加强国防动员训练,切实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使战争潜力有效地转化为战争实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国防动员训练的新模式,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一、紧贴形势与任务需要,确立“训用一致”的训练内容体系国防动员训练,必须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总体要求,针对国防动员力量可能担负的应急救援、城市防空、维稳保交、支前…  相似文献   

9.
李金宇 《国防》2008,(7):47-48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当前,贯彻党的十七大这一精神,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必须紧贴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健全领导体制.这是完善国防动员体系的核心工程.新时期,伴随日益加快的改革开放步伐,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1994年建立的国动委体制虽然定性为议事协调机构,但由于第一主任、主任、副主任皆为党政军首长,委员均来自党政军机关各部门领导,客观上起到了领导指挥的作用,国动委达成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关于国防动员的方针乃至任务分配.  相似文献   

10.
桂锋  查连才  张晓光 《国防》2010,(9):81-81
近日,吉林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组织军地百余名新任国防动员干部集训。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家和沈阳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集中学习了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相似文献   

11.
杨庆冠 《国防》2005,(8):34-34
为落实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不断夯实应急动员准备基础,5月9日至14日.海南省国动委在海口市举办了一期国防动员业务骨干集训班。参训人员为省、市、县(区)国动委各办事机构成员共125人。省军区、省政府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国家国动委综合办公室派人莅临指导。集训紧扣应急动员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高华玉摄影  田春磊摄影 《国防》2013,(11):F0002-F0002,1
本刊讯:10月9日至13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领导干部集训l在国防大学举行。此次集训,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的今年全军一项重要军事活动。四总部有关部门领导,各军区、  相似文献   

13.
刘文胜  谭高明  冉小兵 《国防》2008,(8):F0002-F0002
近日,重庆警备区组织了由来自预师、预旅、各人武部、教导大队、民兵装备仓库及警备区机关60人参加的年度参谋集训。集训紧密结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实际,采取"理论学习与现场观  相似文献   

14.
符江宁  付荣华 《国防》2008,(8):20-20
近日,海南省国动委组织了一期国防动员业务集训,全省各市、县国动委专业办公室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共122人参加。集训采取了集中授课、对口辅导、个人读书、理论考核、集体研究、讨论咨询等方式,加强安全形势教育、学习危机管理理论、组织危机处置和动员想定作业,使参训人员增强了安全忧患意识,理清了动员工作思路,巩固了动员业务知识,提高了动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段端武 《国防》2004,(4):28-29
长期以来, 各级坚定不移地 贯彻落实上级有 关加强国防动员 工作的方针、政 策,把国防动员 工作作为一项长 期的战略任务, 不断加大组织领 导的力度;坚持 以军事斗争准备 为牵引,紧紧围 绕城市防空、反 恐维稳、濒海防  相似文献   

16.
对动员、战争动员、国防动员和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四个概念的诞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解析,认为动员是战争发展的必然的产物,概念的演进凝结着人类对动员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国防动员与战争动员在主体、客体、适用范围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在国家政权统一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战争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是国防动员在新时代的最新形式,是指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破军地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畅通双方资源有序流动,聚合双方力量统一使用,拓展动员模式创新发展,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以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张路忠  杨洪涛 《中国民兵》2008,(11):F0002-F0002
前不久,一场代号为“利剑-08”的保定市国防动员领导干部集训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应急动员指挥演练,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这次演练以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为背景,以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为平台,采取“理论学习与网上观摩、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网上指挥与实兵演练”相结合的方法,所有演练内容都紧紧围绕“实案实演”的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8.
王法安 《国防》2003,(2):19-20
二、关于战争动员与国防动员 战争动员与国防动员也是我国目前动员领域的两个基本范畴。如前所述,正是由于我国的动员概念具有多项涵义,所以出现了“战争动员”和“国防动员”的概念。西方发达国家不使用国防动员的概念,战争动员与动员在概念上也是重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省营山县军地双方着眼应战应急需要,紧紧围绕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新要求和可能担负的任务,把以"应战"为主要使命的国防动员和以"应急"为主要任务的抢险救灾、维稳处突"两条线"予以整合,大力开展"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在国防动员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路,既有效提升了国防动员能力,也推动了国防  相似文献   

20.
赵全海  肖湘  孙元 《国防》2004,(6):44-45
《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工作的行政法规,对有效组织和做好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前,必须大力抓好《条例》的贯彻落实,推进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工作深入发展。一、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执法意识各级交通战备部门作为《条例》的执行者,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执法意识。首先,要带头学法守法。积极采取集训、办班、宣讲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条例》,全面系统地学习《宪法》、《国防法》、《兵役法》以及《行政处罚条例》、《预算法》等相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