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鱼雷技术发展水平有目共睹,本刊已有详细介绍。然而俄罗斯研制的反鱼雷技术外界知之甚少。进入新世纪,俄罗斯透露了其研制的反鱼雷技术中的极品装备——“小包”-E/NK 反鱼雷鱼雷系统。“小包”-E/NK 系统是俄罗斯为水面舰设计的用鱼雷摧毁来袭鱼雷的反鱼雷系统。其由特制目标识别声纳、自动火控子系统、反鱼雷鱼雷、贮运发射箱和发射装置组成。目标识别声纳用于自动探测和识别攻击已方舰艇的鱼雷,将来袭鱼雷的航行参数生成目标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给自动火控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蜀雕鹏 《环球军事》2011,(23):40-42
欧洲(不含俄罗斯)除了能独立研制先进重型鱼雷外,还能研制可搭载更多平台的先进轻型鱼雷,在世界轻型鱼雷市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国际鱼雷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欧洲的现役轻型鱼雷。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十分重视鱼雷的发展和使用,在世界鱼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鱼雷发展成果,成为当今世界上鱼雷型号开发最多的国家之一,在鱼雷研制水平上处于世界前沿地位,甚至有些鱼雷的性能超过了美国。早在帝俄时代,俄国海军就使用鱼雷作战,那时主要是从国外购买鱼雷。十月革命后,前苏联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有了增长,鱼雷工业也开始起步。20  相似文献   

4.
咨询园地     
Q网名纸飞机的读者发来电子邮件问本刊11/2003期意大利A184鱼雷一文中提到的世界上能研制生产鱼雷的9个国家是哪些? 世界上能研制生产鱼雷的9个国家为美国、俄罗斯、英国、瑞典、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其中前7个国家还对外出口鱼雷,鱼雷的性能较先进。此外,印度和韩国也分别在进行鱼雷的研制和试验,并在防务展上展出了样雷,但还未见其批量生产和装备。[海工] Q江苏读者韩旭问《简氏防务周刊》是一本什么性质的刊物?  相似文献   

5.
线导鱼雷     
NT37系列诸型鱼雷Mk37鱼雷除美国海军自用外,还售给北约盟国、以色列以及南美洲等16个国家海军,并在Mk48鱼雷已开始研制和研制成以后,由于美国控制不外售(现仅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与荷兰购得少量且非新型的 Mk48ADCAP  相似文献   

6.
在各海军大国中,俄罗斯的鱼雷武器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冷战时期,外界对苏联的鱼雷武器研制发展情况及其作战使用思想了解较少。冷战结束后,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其庞大的军工企业不得不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寻找出路。近十几年来,随着俄罗斯武器出口以及参加各种军火展销会的日益频繁,外界逐渐对其鱼雷武器的战术技术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战使用思想注重专用这一思想是与俄海军兵力战术运用思想密切相关的。俄海军强调在一次战斗行动中特定的作战平台执行单一作战任务而不是兼顾几种任务,以利于达成既定作战目标。与此相适应,俄海军在鱼雷武器的使用上强调  相似文献   

7.
陶中华 《国防科技》2006,(10):39-42
多年来,传统鱼雷的速度一直被束缚在60米/秒以内,而伊朗海军在4月“神圣先知”军演中试射的新型“水下导弹”的速度却达到了100米/秒,几乎是现役航速最高的美制M K50型鱼雷速度的两倍,堪称“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潜射导弹”,能够击毁“水面或水下任何深度的舰艇”。军事专家认为,这种被称为“鲸”式的超高速水下导弹,实际上是一种与俄罗斯“暴风雪”鱼雷相似的火箭助推式超级空化鱼雷,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基于超级空化现象研制的超级空化武器,对伊朗封锁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水域将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可直接威慑美航母编队。那么,什么是超级空化武…  相似文献   

8.
图片资料     
共同面对21世纪还未走完4个春秋,世界海军中已发生2次潜艇沉没事故。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奥斯卡”II(O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因艇首鱼雷舱中的鱼雷发生爆炸而沉没于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118名艇员全部遇难。但灾难没有影响俄罗斯海军的前进步伐,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俄政界和军界高层人士更加重视海军装备的维护与发展,“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北德文斯克”级攻击型核潜艇等新型潜艇在加紧研制、建造,AK II级攻击型核  相似文献   

9.
周义 《当代海军》2001,(7):31-33
鱼雷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20世纪初用于实战以来,就一直在反潜、反舰作战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鱼雷一般按轻、重两个系列分类。轻型鱼雷的直径一般小于450毫米,适用于水面舰艇和飞机空投发射:重型鱼雷的直径一般为533毫米,适用于舰艇和潜艇管装发射;超重型鱼雷的直径可达650毫米以上,世界上只有俄罗斯装备。目前世界上装备使用鱼雷的国家很多,但只有美、俄、英、法、德、意、日、瑞典、中国等几个国家能够自行研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信息化海战的特点和对鱼雷的要求,提出了在信息化海战条件下鱼雷应该具备的一些战术和技术能力,如在网络体系中及时可靠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强的对抗能力、先进的导航定位能力、远程的水声通信能力等,并对鱼雷航程和航速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新型鱼雷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对抗方法难以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这一问题,籍由悬浮式深弹拦截原理、在分析尾流自导鱼雷可能航向范围的基础上,建立悬浮式深弹作战使用等模型,对悬浮式深弹在水面舰艇规避尾流自导鱼雷中的作战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悬浮式深弹能有效地拦截尾流自导鱼雷,从而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研究成果为研制新型反鱼雷装备、改进现有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2005,(3):5-5
俄罗斯新近在白海成功地试射了一枚为新一代核潜艇研制的“布拉瓦”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据称,该导弹从“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核潜艇上发射,并命中指定目标“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采用固体推进剂,可装备数枚核弹头.射程超过8000千米+将装备俄“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装备12枚“布拉瓦”海基弹道导弹.此外还有鱼雷和防空武器等。  相似文献   

13.
提起弹弓,想必我们谁都不会陌生,细细的橡皮筋可将小石子射得很远。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与弹弓原理相似,但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新型鱼雷发射系统——弹性发射系统(EES),以装备美国海军未来“弗吉尼亚”级(SSN-774)攻击型核潜艇。弹性发射系统利用一个存贮于大橡胶弹性圆盘所具有的弹性能量,来加速发射工质水,将鱼雷从潜艇鱼雷发  相似文献   

14.
美国MK46鱼雷     
一、研制背景MK46鱼雷是美国继 MK43和 MK44鱼雷之后的第三代小型反潜鱼雷。1950年开始研制的MK43鱼雷,于1951年服役,它是美国第一代小型反潜鱼雷,也是鱼雷史上第一型最小的鱼雷,为小型鱼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因技术性能较低,如航速15节,与常规潜艇速度相当,难以打击潜艇。为此,1952年美国开  相似文献   

15.
在经过多次试验论证后,由法国与意大利共同研制生产的MU90/IMPACT轻型鱼雷将首先进入法国服役,替代法国海军的F70乔治·莱格级护卫舰和"大西洋"ATL2海上巡逻机上的L-4、L-5以及引进美国的Mk 46轻型鱼雷。若不出现其它问题,MU90还将成为新型"欧洲多用途护卫舰"(FREMM)、"地平线"防空驱逐舰和NH90 NFH直升机的标准配置鱼雷。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智利等国家也纷纷发来订单,要求获准采购这种号称是水下最为安静的新型鱼雷。看来,MU90还真是非同一般,尚未展露身手,就已经赢得了众多国家的青睐。强强联手,精心打造世界顶级轻型鱼雷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就已经开始寻求性能更好、能够满足未来反潜需要的新型鱼雷。当时,法国正在研  相似文献   

16.
线导鱼雷     
英国线导鱼雷英国开发大型线导鱼雷按年限而论,仅次于美国,1959年开始研制。1974年 Mk 24—0型反潜鱼雷开始服役;1980年反潜反舰两用鱼雷 Mk 24—1研制成功,1986年英国自用的标准鱼雷 Mk24—2型开始研制。1977~1979年开始执行第二代大型鱼雷“旗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海战环境下,利用鱼雷向敌方舰艇发起攻击是一种常见的、威胁巨大的作战样式。随着鱼雷技术的不断发展,鱼雷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威胁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水面舰艇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很长时间内,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是停留在以拖曳式诱饵为主的手段上的,上世纪80年代后,这一局面开始被打破,鱼雷防御领域的局面为之一新,世界各国海军都开始不断升级和改进原有鱼雷防御系统的性能,重视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研制和开发新型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和手段,并将防御贯穿对鱼雷探测、识别和定位的全过程,力图使水面舰艇鱼雷防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法国、意大利 SLAT 鱼雷防御系统进展近年来,法国、意大利海军在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俄罗斯已经开始建造一艘最新设计的轻型隐形超级护卫舰。这是自苏联解体10年后,俄罗斯开始制造的第一艘战舰。尽管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困难,但俄罗斯从未中断军事高科技的研制工作,依然拨出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新型军舰的研制设计工作:普京执政后加大了对海军的投入,使这艘新型战舰得以隆重开工建造。这艘新型护卫舰隐形性能卓越、性能无与伦比,被称为“俄罗斯21世纪新型轻型护卫舰”。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世界上研制的鱼雷型号(含改进型)总数已超过了300种,其中美国就有87型之多。在这众多的鱼雷型号中,美国的MK46、MK48鱼雷表现突出。MK46为轻型反潜鱼雷,共计生产了5万余条;MK48为重型鱼雷,大约生产了6千条。这两型鱼雷都已成为了美国鱼雷研制,生产的通用标准,并竞相被北约等西方国家购买和仿制,是鱼雷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杰作。  相似文献   

20.
MU 90鱼雷是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新型轻型鱼雷,可由水面舰艇、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或反潜导弹携带,用于对付能快速机动、有吸声涂层、使用主/被动对抗器材的各种核动力潜艇和常规潜艇。目前该雷正开始为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波兰、澳大利亚海军进行批量生产,新西兰海军也准备选择该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