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刀剑与金钱     
经济是战争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在冷兵器时代,战争双方使用的冷兵器非常简陋,又可反复使用。因此,在战争的物资消耗中,冷兵器所占的比重很小,而人员、牲畜赖以生存的粮草则占相当大的比重。粮草对战争的胜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则明显增大。19世纪的战争不过耗费参战国国民收入的8—13%。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战争费用为2080亿美元,占参战国国民收入的5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军事费用为11700亿美元,占参战国  相似文献   

2.
军事纵横     
第二次世界大战部署的人力和武器之多是以前历次战争无法比拟的,而且死亡人数也是历史土最多的一次。 据有关方面估计,在1939—1945年期间,总共动员了大约9000万人参战,其中苏联人2200万,美国人1500万,大英帝国1200万、轴心国德意日3000万。 死亡人数总计约达5500万,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为1300万。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其中包括600万犹太人和50万吉  相似文献   

3.
战争死亡率引出的课题你听说过这样的数字对比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人死亡率占战争死亡总人数的95%,而居民只占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人死亡率占52%,居民死亡率占了48%;五十年代的朝鲜抗美战场上,军人死亡率下降为战争死亡总人数的15%,居民死亡率却上升为85%;到六十年代的越南抗美战争中,军人死亡率下降为战争死亡总人  相似文献   

4.
自从1911年英格兰人首先将油料应用于战争后,油料在战争中的地位与日飙升。政治学家说它是液态的权力;经济学家说它是液态的货币;军事学家说它是液态的武器;而军用油料战线上的人则称它是现代战争的血液。20世纪的战争风云留下了一个个惊人的数字:第一次世界大战油料消耗3620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油料消耗竟达3亿多吨,占消耗物资的40%;只进行了42天的海湾战争,消耗油料408万吨,占物资消耗的65%!  相似文献   

5.
在伊拉克战争过程中,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在议会下院宣布,英国政府把对伊战争的经费由原来的17.5亿英镑增加到30亿英镑。这一决定是在美总统布什要求美国国会批准747亿美元的战争经费后做出的。 其实,747亿美元只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足1%,但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一大特点主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海湾战争中的战争经费消耗,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20倍,朝鲜战争时的10倍,越南战争的7.5倍,英阿马岛战争的3.5倍。 战争费用小到一顿快餐费大到一枚精确制导的巡航导弹。具体地说,战场士兵食用的“即时餐”每份6.77美…  相似文献   

6.
1911年,刚刚问世不足8年的飞机第一次作为战争工具出现任意土战争中,开创了飞机用于战争之先河。在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开始走上战争舞台。由于受飞机性能的限制以及交战双方对这种新式装备的用途存有疑虑,军用飞机住战争中只起到了辅助作用,未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火影响。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还是战争舞台上的一个配角,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则是大显身手,成为战争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改变了战争的时空观,使战争由平面转化为立体,由线式推进、阵地对峙转化为纵深机动,加快了作战节奏和作战样式的转变,引起了军  相似文献   

7.
翻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不同就是战争的策源地不是首先在欧洲,而是首先在东方形成。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形成法西斯侵略战争策源地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李杰 《当代海军》2003,(5):25-25
美国不惜“单枪匹马”(当然还有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小兄弟紧随其后),也不顾联合国、许多国家和众多民众强烈的反对,终于扣响了“倒萨”扳机。这在人们意料之外也在人们意料之中。因为,毕竟每一场战争都要与经济利益挂起钩,而美国这个靠战争发起来的强国,今天难道会做蚀本买卖吗?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共计出动79.5万人,美军占了约50万;整个战争大约花费了600亿美元。但其中费用的80%是由中东产油国,以及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支付的,可以说在经济上,没有给美国造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大约有35万同盟国士兵成为日本军队的俘虏,这些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其中,由于日军的突然袭击和最初的军事胜利,29万余同盟国士兵是在开战后6个月内成为日军俘虏的。  相似文献   

10.
作战指导错误保守观念陈旧,军事思想落后,企图用过去成功或不太成功的经验套今天的战争,也是外军反突袭作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德军突袭法国前,法军囿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阵地防御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从而在战略上否定了进攻的意义,在战前耗费每千米100万美元的巨资,在阿尔比斯山至色当构筑了一条马其诺防线,重兵把守,进行坚守防御,并一厢情愿地认为“任何欧洲冲突的决定点都在马其诺防线。”因此,当德军越过阿登山区,向  相似文献   

11.
力行 《环球军事》2010,(18):1-1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宣告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歼灭日军155万多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5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战胜法西斯德国的主力,为欧洲摆脱纳粹奴役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苏德战争的初期,苏军曾经陷于严重被动,蒙受极其惨痛的损失.仅在战争的防御阶段(1941.6-1942.11),苏军的伤亡和失踪就达200万人以上,超过俄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先后派遣了大约340万人的部队开赴东南亚,其中260万人被直接投入越南战场,美军在南越的最高峰值达到54万多人;截至战争结束时,美军亡5.7万余人,损失飞机7000多架,耗用军费2000多亿美元。美国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却没有达成战争目的,1973年美军完全退出越南,两年后越南人民军占领西贡,越南宣告统一。一个世界头号强国在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局部战争中缘何失败,历来引起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探析美国在越战中失败的深层原因。一、在多米诺骨牌理论这一理论架构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4.
关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以后,爆发的那场世界战争,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名称,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官方名称使用,则是在战争结束之后的事了。那是在1945年9月10日,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和海军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尔写信给哈里·杜鲁门总统,提到前总统威尔逊曾建议将1919年的国际性战争称为“世界大战”(即指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官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后,到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和3日,德国分别向俄、法宣战,4日,英国对德宣战。6日,奥匈对俄宣战,23日,日本对德宣战,前后不到两个月就全面爆发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却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燃起第一把侵略战火,到1935~1936年意大利武装侵略阿比西尼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再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6.
鸽子是人类的朋友,同时也是军队用于通信的动物士兵。相传我国早在楚汉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已经用鸽子进行联络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战场上曾经发生了一个“一只信鸽救了一个旅”的故事。当时英军第56步兵师准备夺取德国  相似文献   

17.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说主要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较量,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战争。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投入的武器装备总价值达1020亿美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投入武器装备总价值的3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投入武器装备总价值的51倍。  相似文献   

18.
数字     
《环球军事》2009,(6):4-4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电视台共同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有2/3的美国民众对奥巴马准备向阿富汗增派1.7万名美军士兵的计划表示支持。另外.受访者中有51%的人认为无论在阿富汗的战争是否最终会取得胜利,美国都有必要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些成果。  相似文献   

19.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人们正在悲痛地埋葬死者、当权的政界人物喋喋不休地高谈和平时,下一次世界大战如何进行的计划已开始酝酿了。战争的火种连绵不断地引发,最终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熊熊大火。人类刚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又跌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向协约国求和遭到拒绝后,准备发动新的进攻,然而,这时却出现了灾难性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此病使作战双方深受其害。在德国,有40万人死于该病;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病倒了,仅英格兰平均每周死亡达4482人;在法国巴黎,平均每周有1200人丧生;在美国,有近50万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士兵更产生了厌战情绪,士气低落。尤其是德军,许多士兵逃离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