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一直自认为是真军人、纯爷们儿的于洋,这次却当着自己兵的面流泪了,但于洋不觉得丢人,他知道兵们懂他的心。面对熟悉得再熟悉不过的兵,第二炮兵驻西北某基地工兵营机械连一排长于洋不得不挨个问:你是谁?你是哪个?"排长,不认识我啦,一班的王启斌!"于排长鼻子一酸:"哟,斌子!"只见一班副班长、推土机操作手王启斌一  相似文献   

2.
与猪共舞     
今日里,吕良良有必要垂头丧气。叫我这么个体面的城市兵去养猪,说出去不丢死人了?瞧连长说得多动听:“良良哎,不派你派谁去?连里数你膀大腰圆,又面和心善,除了你还有谁能在两个月内让猪超水平长肉?去吧!好好干,两个月后让入营的新兵们吃得满嘴流油。”什么话?好兵不养猪,让我吕良良这样的兵去养猪?现在,吕良良怀揣一包“红塔山”,一个打火机,手握一把随时可以充当武器的大扫把,横冲直撞向猪圈走去。他是一颗寻机引爆的炸药包,他就是这么说的:“别碰我,火着哩!”人皆侧目。吕良良来到他的新工作岗位了,他看到了他的九头猪。猪也看见了它们的…  相似文献   

3.
不可思议之一:那群男兵怎么就咋看咋顺眼了?一个连队如果有男兵也有女兵,那可就热闹了。体能训练,整修菜地、挖坑栽树……这些项目常常给男兵讥笑女兵提供了最好的机会。看着平日骄傲得像公主一样的女兵这时候手足无措、红头涨脸的样子,男兵们就会哄堂大笑起来,刻薄的还会讽刺几句:“小姐,铁锹不是那么拿的!”“哎哟,你那是种菜还是绣花啊?”尽管平日里想尽一切办法去捉弄他们,可临近退伍了,再仔细想想,奇怪,回忆里全是男兵的好。虽说干体力活时他  相似文献   

4.
锁紧的抽屉     
排长有一红色的笔记本,他锁在抽屉里。排务会上,排长拿着红色的笔记本对兵们说:“各位,你们的一言一行,我都记录在册的,进步与落后届时自有分晓。”兵们于是经常看见排长在红色的笔记本上记着什么,写完之后就锁进抽屉里。  相似文献   

5.
兵的名字似乎永远和战争有关,当然还有使命、责任、荣誉。陌生的人很难想得到,他是一个拥有双研究生学历、专业技术六级的主任医师,因为他长得实在平凡。然而兵群里他又是那么地不甘于平凡,就是在406医院院长的岗位上,他依旧用行动"高调"地向众人誓言:"我是一个兵。"面对这个老兵,笔者忍不住追问:杨金宝,你有几多兵情怀?  相似文献   

6.
“主任有部订刊热线电话,一头连着我们的基层单位,另一头连着《中国民兵》编辑部。”这是南阳军分区宣保科长在一次订刊用刊经验交流会上说的一句话。 七年前,我从济南军区机关调任南阳军分区政治部任主任。上任伊始,我到一个边远山乡调查“青年民兵之家”建设情况,一民兵好奇地问:“国家正规军都精简一百万,咱们还抓民兵工作干啥?”“这问题问得好!”我在称赞的同时,并没正面回答他,而是反问一句:“你看《中国民兵》杂志了吗?”我的意思是说,那上  相似文献   

7.
值班室     
联勤某分部弹药仓库保管队列兵李宁国我是来自大别山区的农村兵,入伍不久,便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好好表现,争取新兵下连时能分到好单位,能够考学或是学个技术。可是事与愿违,统在,我被分配到驻浙北山区某仓库保管队。从山区里出来当兵,又被分配到山区站岗,为此,我这段时间晚上都睡不好觉,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我该怎么办?心理专家:小李你的这种情况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失衡情绪反应。告别军旅第一站——新兵连,新战友们大都希望  相似文献   

8.
一进大门,第一感觉到的是鼎沸的喊叫声:“加油!加油!快!再快!”远处操场上黑压压的一片人在骚动。走近看原来是一群士兵。身着破旧的迷彩服、鲜红的肩膀、咧着大嘴的兵们呼哧呼哧喘着,个个热气腾腾地站着。出于好奇,我大胆地上前问一个士兵:“请问,你们在干什么?”士兵瞟了我一眼,嘴角挤出一丝冷笑:“新来的吧,兄弟?”“嗯,刚到。”“我们刚刚训练五公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敖汉旗人武部长张洪忠每到一个单位,每完成一次任务,总会受到上级的称赞。他说:“我不逐功名,但求实实在在干点工作。” 1968年2月,张洪忠投笔从戎,参军到内蒙古赤峰郊区人武部。1971年,上级军区一位首长率各分区参谋长在训练场考核验收教导大队毕业学员,战士学员张洪忠受命汇报表演对刺和爆破项目,使在场的首长们叹服。这位首长当即指示:这个兵要留下。赤峰军分区参谋长不答应:这是我的兵!武装部也不答应:这是我们的兵!于是,张洪忠怀揣“射击、投弹、刺杀、游泳、土工作业”全优教员证书回到郊区人武部任参谋,后因能写一手漂亮的文字材料而改任  相似文献   

10.
5年前的夏天,我带着书生的狂傲走上了武装工作岗位。自认为饱读了几年诗书,文字工作没什么大问题。当政委把一本本《西南民兵》交给我,让我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不以为然,随手把它丢进了资料室“封存”。一个月后,部里开展民兵整组工作,政委安排我给民兵上一堂政治课。我急着对政委说:“政委,我不是才来吗?对武装工作一窍不通,对武装工作也不熟悉,能不能下次再讲?”政委看着我说:“《西南民兵》看  相似文献   

11.
记得第一次认识《西南民兵》,是1986年10月的事了。我从云南边防某部回贵州探亲,途经某部,顺便去看望战友。我到他的办公室,战友对我说:“你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为什么不写点东西?”我说在一线连队,没有什么可写的。他说:“只要做个有心人,还怕没有写的。我给你介绍一本杂志,今年刚创刊的《西南民兵》,她贴进生活,可读性强,是发表作品的处女地。”我仔细翻阅了《西南民兵》,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溢满了我的脑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写作冲动兴奋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从此,我和《西南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当今刊物成千上万,丰富多彩。如果有人问我在如此浩瀚的刊物中,最喜爱哪一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国民兵》。《中国民兵》之所以赢得我的喜爱,不排除它是我们干“武”行人自己的刊物,与我们有特别感情的缘故。俗话说:近水知鱼性,  相似文献   

13.
“兵”为媒     
如果不是《中国民兵》,我和妻恐怕走不到一起。 那是我刚从野战部队调到人武部不久,我们县最大的企业第二化工厂职工军训,我这个教官上岗第一天就弄了个大红脸。有一个叫包霞的女民兵班长毫不客气地问我,兵和民兵有啥区别?问题算不上复杂,可我当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回答。 回到部里,我找来一摞《中国民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的一天,科长捧着一本《西南民兵》走进办公室,嘴里直嚷嚷:“莫川,你上了一篇头版头条呢,真不错!”我先是一愣,尔后是一阵激动涌上心头,“真的吗?” 这是真的,今年的《西南民兵》第2期“开卷有益”栏用了我的拙作《有一种情怀》,难以名状的激动和喜悦化为几个字:谢了,编辑老师!  相似文献   

15.
从“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视角看,许多事情的成就都与谋划相关。评功评奖,作为兵生活中一项严肃而庄重的活动,总在有形无形地牵制着兵们的思维神经,牢不可破地左右着兵们的价值取向:立功受奖是军人的一种光荣!如此意图,必有抵达的方法。就像攻克高地前的沙盘推演,兵们在通往荣誉的道路上也操练着各自的胜算术。  相似文献   

16.
最近搬家,收拾箱子时,看到里面已然褪色的三个弹壳钥匙坠儿,恍然间,兵时的往事又飘浮在眼前。十四年前,我在祖国北陲的呼伦贝尔盟大草原当新兵。部队离居民区很远,兵们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有时,遇到野兔之类的小动物,追逐一番,便是兵们天大的乐事。我和王老兵住在一个班,我发现他经常从靶场捡回些子弹  相似文献   

17.
战友沙龙     
亲爱的战友们:无论您是新兵老兵男兵女兵,首先请接受我诚挚的问候: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我是你们的新朋友——老兵。今天把大家集合起来,主要是讲一讲战友沙龙的事儿。我们《解放军生活》杂志历来都是  相似文献   

18.
辣味鼓励     
有一天,我终于在学院报上发表了一篇稿子,兴奋之中到处炫耀,几乎有些失态。“辣妹子”知道后便训我:“瞧把你乐的?有本事到《火箭兵报》上发表几篇呀?让全二炮的人看看。”  相似文献   

19.
战友沙龙     
亲爱的战友们:无论您是新兵老兵男兵女兵,首先请接受我诚挚的问候,我是你们的新朋友——老兵。今天把大家集合起来,主要是讲一讲战友沙龙的事儿。我们《解放军生活》杂志历来都是以广大官兵为服务对象、也一直把大伙儿当作自己的朋友,这不,主编说了,只要这里能办得很精彩,看热闹的人多了,大家活跃起来了,以后咱们这栏目开三个版,四个版都没有问题,谁叫咱这是战士们自己的杂志呢!要说怎么把这方天地搞精彩,老兵自己说几句吧:这里不需要有多好的文采,只需要你有真  相似文献   

20.
304医院勤务队公务班班长、二级士官毛辉的最大心愿是:当个好兵,有所作为,决不当孬兵、逃兵。担任公务班班长后,毛辉的心中多了一个经常思索的问题:如何实现自己的心愿,把这个班带好。班里的兵都是首长和机关各部门的公务员,要带好这些兵,把大伙的心拢在一起,蛮干不行,光靠热情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真“功夫”,让大伙服气,自觉地听招呼、守纪律。毛辉十分好学,不仅给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