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部署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防空系统,虽然对此防空系统的能力至今还是众说不一,但这对美国制订轰炸机发展计划却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该系统大约包括2,200架截击机,7000套地空导弹发射架,9000部防空雷达以及一支约500,000人的部队。四十年来,苏联为了维持和发展防空部队这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已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消息:由于不断地生产和双重方法部署防空导弹,弹道式导弹雷达和拦截导弹,到1987年底,苏联就能够摧毁美国战略威胁力量约20%左右。这将迫使美国修改它以苏联为目标的单一联合的作战计划,里根政府的官员告诉国会。根据政府官员提供参议院的证词;苏联部署SA-12地对空导弹使它具备一种既有防空能力又有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消息估计在部署弹道式导弹系统的过程中,苏联很可能将此“作为从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突破”。一位情报官员说。虽然继续部署具有能提供区域防御能力的高功率相控阵雷达的SA-12地对空导弹和为反弹道导弹(ABM-3)系统生产可移动雷达的元件,但是苏联还不能提出美国报复性核力量  相似文献   

3.
防空反导一体化雷达是新时期解决隐身飞机、弹道导弹威胁的主要手段,通过研究国外防空反导一体化雷达的发展状况,总结出防空反导一体化雷达的性能需求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并为我国防空反导一体化多功能雷达系统的发展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4.
瑞典Ericsson微波系统公司研制了一种POinter近程防空监视雷达用于出日,目前已至样机阶段。该系统是一种三坐标全固态雷达,它可与Mistral、Stinger和Starburst等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一体化。Pointer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减少目标搜索时间并增加拦截目标数,提高近程防空系统的总体作战效果。该雷达的探测距离超过20km,探测高度为9~10km。Pointer是一套全自动系统,它包括一个X波段雷达,一个信号处理器,一个声音、数据通讯系统,一个远距离雷达控制监视器,及一个28V直流发电机。该系统还提供备用电池并可加装一个敌我识别系统。该系统…  相似文献   

5.
莫斯科设立了专门的民防博物馆。据称,该博物馆主要是向苏联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和军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宣传介绍有关民防知识。苏联民防博物馆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苏联民防初始及早期活动情况。苏联是开展群众性民防比较早的国家。早在1932年10月4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就颁布了“苏联国土防空条例”,并根据这个条例组建了全苏人民防空组织,  相似文献   

6.
应用雷达反电子对抗(ECCM)模糊矩阵、雷达和各类光电定位器材的作战可用度以及电磁环境的模糊分类等手段,提出了一种地面防空武器群整体反电子对抗能力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宣称,制造一种能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的试验飞机的工作是1977年开始的。从那时以来,已经对许多不同类型的有人驾驶的或无人驾驶的飞行器进行了试飞。“隐身”技术能使美国制造出一种现有的或计划中的防空系统所不能成功拦截的新型飞机。这篇声明认为,苏联目前还不知道“隐身”飞机计划。  相似文献   

8.
一大堆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字反映了苏联为对付外来威胁确保自身安全所作的努力。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苏联在战略防御方面所下的投资。根据1986年版的“苏联军事力量”,称作防空部队的苏联战略防御力量是由2,500架歼击机、10,000个面空导弹发射架、100个反弹道导弹拦截器和5,000个预警、地面控制拦截雷达等设备组成。  相似文献   

9.
苏联在加速研制两种新的反导弹和雷达技术,而美国此时却正在削减反导的试验和研究工作。苏联正在研制两种先进的反导拦截器并大力推进其它有关的技术,这样,在不久的将来,苏联有可能在反导系统方面与美国达到均势。苏联进行研制的反导项目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空中威胁具有采用隐身技术,实施电子干扰、火力摧毁与饱和攻击等特点。为了及早发现并有效抗击来袭兵器,提高生存能力和防空作战效能,外军对发展与地空导弹系统有关的雷达极为视重,已取得重要进展。借鉴外军经验,对于加强我国防空力量建设是必要而有益的。本文索从目标搜雷达、制导雷达、雷达导引头三个方面,简述国外地空导弹系统雷达技  相似文献   

11.
防空     
快速部署部队(Rapid Deployment Forces)自然也需要具有防空能力。但是,正如快速部署部队(RDF)其它所有装备一样,对这种防空装备的主要要求是要具有良好的空运能力。为使快速部署部队具有防空能力要提供的装备种类是十分繁多的;从已在美陆军中服役的装备的改进到新系统的研制都包括在内。一旦美陆军对轻型防空系统的战术要求确定后,新的防空系统的研制可能就会显得非常必要——预计到1983年就会有这种要求。※Contraves/Oerlikon公司提出几个方案。意大利的Contraves公司已经在“极井”(Alerter)雷达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SHORAR”雷达。“SHORAR”雷达是一种搜索,截  相似文献   

12.
据《世界武器评论》报导,德国准备于1994年将其1988年研制成功的“猎豹”自行高炮防空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双3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是由西德、荷兰、瑞士等国的有关公司共同研制的一种三位一体自行高炮系统,用以探测和鉴别超低空和中空飞行的飞机并且实施自动跟踪。搜索雷达、碾踪雷达、火控计算机以及双35毫米高炮均安装在“豹”式坦克底盘上。  相似文献   

13.
客观定量地评估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性能,是提高防空导弹雷达战场实战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防空作战中防空导弹雷达所在的复杂电磁环境与对抗手段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改进ADC法采用定量、定性结合方式分析各指标,重点分析能力矩阵C计算建模,得出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综合作战效能值,并进行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14.
反辐射导弹亦称反雷达导弹,是一种专门攻击辐射电磁波的雷达等电子设备的精确制导武器,是压制、摧毁防空系统的主要硬杀伤手段。反辐射导弹的出现,使电子战从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反侦察、反干扰扩展到电子摧毁和电子反摧毁阶段,使电子战技术从软杀伤发展到硬杀伤阶段。自美军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世界上首先装备了“百舌鸟”AGM-45反辐射导弹后,苏联/俄罗斯为与美国竞争,也研制和装备了多种型号的反辐射导弹,主要有:AS-5(KSR-2)、AS-6  相似文献   

15.
面对周边日益增加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复杂电磁干扰等先进武器装备带来的威胁,防空预警网络建设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国土防空的安全与否,意义重大。从覆盖指数、重叠数、检测概率以及防空预警雷达网应对"四抗"的能力等方面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防空预警雷达网建设的影响因素,系统地设立各因素权重系数,提出一种防空预警网络的综合评估理论方法。最后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面对周边日益增加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复杂电磁干扰等先进武器装备带来的威胁,防空预警网络建设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国土防空的安全与否,意义重大。从覆盖指数、重叠数、检测概率以及防空预警雷达网应对"四抗"的能力等方面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防空预警雷达网建设的影响因素,系统地设立各因素权重系数,提出一种防空预警网络的综合评估理论方法。最后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相控阵雷达:舰队防空作战“中枢神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林 《当代海军》2006,(2):30-31
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地改变战争的型态。例如,20世纪初飞机的发明,除了使海洋成为三度空间的战场外,并改变了传统海战的方式,而“舰队防空”也因此拉开了序幕。一个世纪后,虽然舰队防空仍是海战中最重要的一环;然而,我们已见不到模拟式火炮射控雷达,或光学指挥仪的昔日风采,取而代之的是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以及高性能的防空导弹。由于“相控阵雷达”技术与新世纪的舰队防空作战密不可分,因此,有其必要先从“相控阵雷达”开始谈起,如此才能全盘了解舰队防空作战的发展现况与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防空预警雷达阵地选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雷达本身及防空武器作战效能的发挥。为了在雷达阵地选址中快速处理繁多的数据和进行定量分析,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给出了防空预警雷达阵地选址决策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防空预警雷达阵地选址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对优选防空预警雷达阵地选址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低空威胁与弹炮结合防空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供了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无人驾驶飞机、反辐射导弹、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低空攻击的主要参数。介绍了攻击飞机的几种低空攻击的飞行方式和编队形式。最后综合介绍了国外用于低空野战防空的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包括单车式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分置式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及弹箭结合防空系统以及它们所用的导弹和雷达。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起,历经50多年的风风雨雨,萨姆导弹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不论是在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场都有过不同凡响的战绩,在现代防空作战史上留下了一个个传奇故事。 萨姆-1——悄然初问世 SA-1导弹是苏联于1948年开始研制的一种全天候中程中高空地对空导弹,主要用于国土防空。该型导弹配属一部制导雷达,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对导弹实施制导。该型导弹全长12米,弹径为700毫米,最大马赫数3,最大射程为32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