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紧抓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根本 ,始终保证军队各级组织政治上坚定(一 )强化军魂意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我军建军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 ,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是军队建设的首要任务。能否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关系到我军性质宗旨 ,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看到 ,在新形势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面临的挑战 ,尤其对西方反动势力散布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国家化”的影响不可低估。通过深入教育 ,要使官兵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领导开展一切工作,靠的就是调查研究。古田会议召开前,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用于召开座谈会、同官兵谈心等调查准备的时间40余天,正式开会仅用2天。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作为一条基本经验写进报告 ,这不但进一步论述了我军的根本原则和性质宗旨 ,而且更加说明了“党指挥枪”是我军发展壮大、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历史证明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 ,是我军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和可靠的政治保证。一、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是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进入新世纪 ,我军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来讲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就没有我国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199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为了庆祝这个光辉的节日,赞颂在党的领导下国防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全国军民更加热爱党,热爱军队,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防建设,我们50家报刊、电台决定,联合举办“迎接建党70周年全国国防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已经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民兵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武装组织,应当认真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了解党的伟大功绩,自觉地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任何时候都听党的话,跟党走。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各族人民的今天 近代中国,由于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国家的主权被剥夺,经济命脉控制在外国人手里,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各族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中国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为我军制定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对军队必须实行绝对领导。“任何的革命战争如果没有或违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①“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②这是人民军队与其他任何别的军队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我军不断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军队在任何时  相似文献   

7.
考量新中国70年来的边防建设,疆域、人民、武装力量、党的领导是边防的基本要义,这四个要义包括了边防的体制、力量构成、功能作用、战斗历程、边防方针、周边关系、领导灵魂等多角度的研究与思考,归根结底,没有疆土就没有人民的生活基础;没有人民便没有边防的主体;没有军队便没有保卫祖国的基石和骨干,没有党的核心领导就没有边防建设的灵魂。这四个要义都体现了70年来边防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从严治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的治军方略,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个别单位在落实过程中没有真正领会军委首长的意图,没有吃透总部的文件精神,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比如,把从严治军片面地理解为只有搞大教育、大整顿、大建设、大投入等等才算是领导重视,忽视了一些“小”的环节和管理,认为动作越“大”,就越有声势、越有影响,就越能显示出领导的政绩和水平;而在日常管理中,仿佛什么工作一沾上“小”字,就显得不够档次、缺乏品位,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辩证法告诉我们:“大”与“小”是对立…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要论述摘编》阐明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特点规律,明确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提出了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措施要求,是我军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1.
忠诚于党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灵魂;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又是革命军人培育忠诚于党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首要问题,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注重三个方面:一、牢固确立“军魂意识”,是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根基;二、科学把握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三者的内在统一,是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内在依据;三、坚决听党指挥,是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又说:"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进行决策、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畅通社情民意、汇聚民智、实施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今有人觉得信息来源渠道多了,搞不搞调查研究无所谓。若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保证。确保党的组织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制度,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军队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内和谐。对于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实现党内和谐,不仅是领导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没有党内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只有党内和谐了,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对和谐社会建设起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这一命题,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担负起政治领导责任,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梁昌明 《中国民兵》2013,(11):15-15
8月28日晚,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仙坛苑广‘场人头攒动。40名身着迷彩训练服的民兵,正满含深情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民兵排长颜明激动地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缔造了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带领我们实现着中国梦,我们没有理由不坚信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建军治军的历史经验,形成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根本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第一,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必须进一步强化党管武装的思想观念 党管武装的原则,是我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是贯彻邓小平同志“特色思想”,落实江总书记“讲政治”要求,保障社会王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进行的。当前,世界仍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局部战争连绵不断,军备竞赛在新的领域角逐。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 中央军委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因为对军事斗争缺乏认识,最初几年主要是开展工农运动,所以党内没有军事机构。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以后,我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广州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党开始介入军事斗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黄埔军校的工作和加强对广东地区军事斗争的领导,中共广东区委建  相似文献   

19.
3、为什么把“坚持党管武装”作为民兵基层建设的一条指导原则?党管武装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民兵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坚持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是由民兵的性质和肩负的任务决定的。首先,我国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属性,只有坚持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用党的政治主张、基本路线教育民兵、武装民兵,变  相似文献   

20.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是我最亲爱的妈妈……"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团党委常委的小合唱《党啊亲爱的妈妈》,将庆祝建党88周年合唱比赛推向又一个高潮。近日,为庆祝党的生日和深入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团举办了以连为单位参加的此次比赛。可容纳近千人的编兵企业大庆石化公司影剧院内座无虚席,师、团及编兵企业领导与现役、预备役官兵共同观看了比赛。官兵们用《英雄赞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