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以色列以近乎恐怖主义手段暗杀了巴勒斯坦“人阵”总书记穆斯塔法,受到国际舆论强烈谴责。历史上,以色列曾经是一个深受恐怖主义伤害同时也敢于向恐怖主义宣战的国家。为此,我们推出一个以军当年反恐怖主义的著名战例,供读者了解以色列这个独特的国度。  相似文献   

2.
7月29日早晨,以色列极端宗教团体“圣殿山忠诚者”人员将一块重达4.5吨的大理石运至东耶路撒冷老城一个古城门外,象征性地举行仪式,为“第三圣殿”奠基,导致巴以双方再度发生冲突,造成20多人受伤。中东危机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以巴冲突自去年9月爆发以来,目前已造成至少65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虽然以巴双方均有和解之意,但面临的困难却难以解决。 1.最棘手的后遗症——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中东战争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产物,也是阿以冲突迟迟得不到全面和平解决的结果。巴勒斯坦难民在中东地区分布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约旦、黎巴嫩、叙利亚、伊  相似文献   

3.
2000年9月以来,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矛盾——巴以矛盾恶化以来,中东形势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双方的军事力量成为关注点之一。在中东地区以色列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巴方有什么呢? 根据1993年巴以双方达成的《奥斯陆协议》,巴方可拥有一支能够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控制下确保公共秩序和内部安全的警察部队,并在临时协议中明确了这支警察部队的运作框架和权限,同时,协议也提出要组建一支由巴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直接领导的部队。巴勒斯坦警察部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在巴以双方谈判过程中,以色列坚持巴方不应拥有军队,但可以用“强有力的警察”来替代,因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警察部队的组成除了民事警察之外,还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军队成分,所以说巴警察部队实际上亦警亦军,其组成也就相对复杂。巴警  相似文献   

4.
3月22日,哈马斯的创始人兼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在离家几步之遥的清真寺外遭以军AH-64直升机发射的3枚导弹袭击,当场身亡。随后以色列当局承认对该事件负责,并宣称将继续使用“定点清除”战术捕杀哈马斯组织的所有领导人,甚至包括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根据巴勒斯坦官员提供的资料,自2000年9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已经“定点清除”了超过150名巴勒斯坦各派高级官员及其骨干。尽管国际舆论纷纷对以色列的这种做法予以谴责,但从军事上讲,作为一种以军在被占领土专门为对付反以组织领导人或反以武装分子而设计的实战战术,经过多年的运用与完善,“定点清除”已经成为以军成熟而行之有效的战术手段,并且引起了美、俄等国军方研究甚至仿效的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5.
1月15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终于就举世关注的希伯伦问题达成了协议,随后巴自治政府和以政府内阁批准了这一协议。这样,巴以关于希伯伦问题的长达4个月之久的马拉松谈判宣告结束,一度笼罩在中东上空的阴云消失散去,和平的曙光初见倪端。 希伯伦是障碍巴以关系的焦点之一 希伯伦,是约旦河西岸的一个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人口仅12万人的巴勒斯坦小城。它距圣城耶路撒冷40公里。别看它城市小,但却是中东地区一个十分重要的宗教城市。城中有著  相似文献   

6.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公开打击之外,对付巴勒斯坦的重要一招就是大力推行“清除”政策,即“从肉体上消灭对以安全构成威胁的巴方人员”。近来,以色列接连实施针对巴勒斯坦活跃人员的暗杀行动,并屡获成功,其情报之精准令人惊讶。而巴勒斯坦在继续抗击以色列的同时,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内部“锄奸”行动。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美国随后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进行的反恐怖军事打击,将战后的局部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现出一些局部战争的新特点。一、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的斗争成为局部战争的新动因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上一些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均有所加剧。冷战结束以后,原有的恐怖主义活动不但没有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而消失,其活动范围却日益扩大,以前很少发生恐怖主义活动的东南亚等地区也频繁地出现恐怖主义的踪迹。从英国的爱尔兰共和军、西班牙…  相似文献   

8.
百年巴以冲突最严重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制造了波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形成了现代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政治难民潮。据联合国高级难民署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2600万难民,而巴勒斯坦难民是其中最大的难民群落,总数接近350万。从第一代难民的出现到目前已经有52年的历史,接近三代人。  相似文献   

9.
中东地区自战后以来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局势长期动荡不安,一直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中东问题的主轴是阿以矛盾,实质是巴勒斯坦问题。 海湾战争给阿以矛盾的和解带来了历史机遇。于是就有了1991年的马德里和会。后经挪威的斡旋,巴解和以色列进行了17次直接秘密会谈,终于在1993年8月20日达成一项协议——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地区实现巴勒斯坦人自治。紧接着9月13日,双方又在华盛顿签署相互承认的和解协议。巴以矛盾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以和解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和解使中东和平进程取得重大突破,因而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由国际调解人起草的中东和平计划已经递交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他还敦促巴以双方“立即停止暴力并重返和平之路”。布什在由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合宣读的声明中说:“该‘路线图’是实现两个国家——安全的以色列和自立、和平、民主的巴勒斯坦——共存这一前景的起点。”布什说:“它是逐步在中东实现永久和平与安全的框架。” 经过几个月的耽搁,旨在恢复中东和平  相似文献   

11.
继纽约中东问题四方会谈后,美国总统布什和国务卿鲍威尔7月19日又在华盛顿与埃及、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三国外长就中东问题进行了磋商。阿方官员会谈后向新闻界宣布,在如何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美国领导人与他们在磋商中达成了一些共识,双方立场已比较接近。 约旦外交大臣马阿谢尔说,布什在与他们会谈时数次强调美方要争取在3年内彻底解决巴以冲突,帮助巴勒斯坦人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马阿谢尔说,美方的这一态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他说,对中东地区最近发生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布什在会谈中没有像以往一样只强调巴勒斯坦人应该首先停止针对以方的“恐怖”活动,而是申明以色列也应为解决冲突承担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不仅撞毁了美国的双子星座,更警示世人恐怖主义已威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当今,城市房屋建筑及交通工具已成为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主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老的战争原则指导着我们在新形式反恐斗争中,于钢筋水泥、高楼林立的城市战场上,必须实现隐蔽地抵近侦察恐情。于是,适应城市反恐怖多维侦察作战需求的反恐“壁虎”——以色列“精灵”爬墙机器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正>土耳其与以色列都是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但由于在巴勒斯坦、库尔德和东地中海油气开发等地区问题上具有不同看法,两国关系波折不断。近年来,随着中东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地区大国开始积极寻求接触,给土以关系的改善也带来了新的契机。2022年12月27日与2023年1月11日,以色列与土耳其大使分别向对方国家领导人递交国书,标志着两国外交关系完全实现了正常化;2023年2月16日,两国又重新恢复了长期中断的直飞航班,成为双边关系持续改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以色列国家在中东地区树敌颇多,导致其爆发战争屡见不鲜,仅仅大型中东战争就打了5次之多,其中小规模战争更是频繁不断,迄今其有“中东的超级大国”和“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之称。可以这样说,这个“荣誉”是以色列国家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尤其是以色列在对待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这一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招致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以阿多次  相似文献   

15.
1948年,以色列出现在世界政治版图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联的外交支持。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斯大林和克里姆林宫领导层,计划将以色列纳入自己在中东的战略势力范围,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又一成员。在巴勒斯坦犹太人反对英国托管期间,在1948年5月14日正式开始的第一次阿以战争期间,根据苏联领导人的命令,一批批现代化武器从捷克斯洛伐克输入到以色列。  相似文献   

16.
坍塌的楼房、折断的天线、轰隆隆作响的推土机……”这是在巴勒斯坦经常看到的镜头。以色列军队袭击过后残破的土地和当地明朗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让许多人为当地人的遭遇感到难过,更让人们为中东局势的走向担忧不已。 局势日益失控 从2000年9月开始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暴力流血冲突已经持续了15个月。在过去的时间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几乎每天都发生流血、爆炸、枪击、暗杀、“定点清除”、飞机轰炸、坦克进攻等。以巴间的报复与反报复的暴力冲突几乎没有一天停  相似文献   

17.
1西北地区反恐怖作战后勤保障的特点西北地区社会和地理环境特殊,反恐怖作战后勤保障除具有一般地区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1政治性强,后勤保障更具有复杂性西北地区恐怖活动往往是国际恐怖势力、非法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为代表的“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以某一事件为借口,采取爆炸、暗杀、投毒、劫持和煽动不明真相群众暴乱等非法手段,与政府和社会对抗,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的威胁,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根据恐怖组织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反恐怖军事行动既要对恐怖分子实施有效的打击,又要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要…  相似文献   

18.
韩兵  陈宇 《环球军事》2012,(15):41-41
近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死因问题在中东地区闹得沸沸扬扬,各方围绕阿拉法特的死因展开了新一轮政治博弈。去世已近8年的阿拉法特,仍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显示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继美军在伊拉克发布了颇有创意的“扑克牌”通缉令之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两个冤家对头也分别发出了自己的“扑克牌”通缉令。先是以色列的一家报纸发布了以版的“扑克牌”通缉令,通缉34名巴武装部队高官,而巴勒斯坦的一个网站随后发布了巴版的“扑克牌”通缉令,通缉16名以色列要员。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人的军事辞典里,反恐和缉毒、救灾一样,历来被认为是不属于战争范畴的。但是,在去年“9&#183;11”事件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即向全世界宣布:“这是恐怖主义发动的战争,我们必须用战争来回答。”于是,恐怖同反恐怖,一夜之间便跨进了战争的殿堂。那末,恐怖战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