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军民融合金融支持体系,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弥补军民融合资本缺口、助力市场配置军民融合资源、支撑利益"走出去"的重要举措.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效解决目前军民融合领域投融资渠道不畅、资本有效供给不足、融资风险持续增大等现实问题,急需统筹兼顾安全与发展利益、市场与战场需求,统筹谋划构建军民融合金融支持体系,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
军事物流是连接军事斗争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桥梁,是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点领域。构建军民融合式现代军事物流组织指挥体系,是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途径。目前,军民融合式现代军事物流组织指挥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工作关系不够顺畅,法规政策不够配套。文章认为,构建军民融合式现代军事物流组织指挥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健全军民融合物流组织指挥机构,完善军民融合物流通联报知体系,构建军民融合物流保障指挥网络,建立军民融合物流应急预案体制,采取快捷灵敏高效的物流指挥方式。  相似文献   

3.
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充分利用民用资源提高军需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需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树立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扩宽军民融合途径;要利用民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利用社会技术保障资源构建维修保障体系,积极调动社会潜力资源构建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形势下,通过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开放融合的武器科研生产体系,能有效解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军民分离格局,有助于实现国防和民用工业的有机结合,使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开放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是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实形态。探索建立开放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能摸清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5.
建立科学的军事物流军民融合运行机制,是推进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提出了军事物流体系军民融合发展的动力结构,构建了军事物流军民融合运行的成本效率机制、有效连通机制、协同运作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并从军地物流资源整合、网点建设、动员体系、标准建设、法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当前,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注重统筹军民两大体系资源,在打破利益藩篱、确立领导权威、精准提报需求、健全评估体系等重要关节上有所作为,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科技军民融合面临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国情,对我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对策进行了探究,为加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科技军民融合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和改革强军三大发展战略的交汇点,是提高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水平的重要支撑,更是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经济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立  张春宇 《国防科技》2009,30(2):36-40
“军民融合,寓军于民”,即将国防经济建设深深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之中,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方向的新的战略性定位,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做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是涉及国防科技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制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军民融合的相关概念入手,着重比较分析了世界主要先进国家军民融合的模式,从中探索出对我国军民融合模式构建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并对其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进行改进,从而加快我国军民融合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充分认清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拓宽战略视野,进一步构建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立体格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包括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的军转民、民转军双向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提出从五个方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其中,建设军民融合的国防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包括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推进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着眼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础条件、把准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坚持以达成共识为前提促进融合落实,以理顺军地运力使用协调关系为抓手完善融合机制,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支撑丰富融合形式,以完善战场交通网络体系为基础拓展融合范围,以构建军民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为核心提高融合层次.  相似文献   

12.
军事物流是连接军事斗争与国民经济的桥梁,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勘的主要内容。构建军民融合式物流指挥体系,应优选军民融合式保障模式,优化军民融合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完善军民融合式运行机制,推动现代军事物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于提升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水平、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军民融合发展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云制造和装备军民融合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在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研究了云制造环境下的装备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揭示了云制造在推动装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的运用前景及其重要价值,构建了装备军民融合云制造体系。从装备制造云池和平台的构建,装备总体云制造任务与分解,装备分系统、配套件等云制造,以及装备总体云制造集成等方面探讨了装备军民融合云制造系统的运营。  相似文献   

15.
在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深入推进文化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文化建设体系和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途径,也是引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是加快推动军民分离式发展方式向军民融合式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和有效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应突出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相统一要求,体现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要求,反映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要求。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面临诸多障碍,主要是凝聚军民融合式发展共识滞后,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激励不足,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壁垒明显。有效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重在构建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体系,优化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结构,分类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国博弈新焦点,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加快推进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事关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网络安全大局和提升我军基于网络信息体系作战能力.要牢固树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理念,尽快构建顺畅高效的军地协调机制,加快发展网络空间新质动员力量,加强网络空间战场建设和武器研发,努力促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融合发展格局,保障网络强军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杜人淮  曹超 《国防科技》2018,39(2):047-057
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构成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创新人才是战略资源,军民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包括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主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客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方案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资源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制度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考评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需加大统筹协调、投入保障、政策倾斜、法治保障、合理使用力度,注重体系推进。  相似文献   

19.
管理体系、创新体系、人才体系、保障体系.信息体系是军民融合式发展大厦的五个基柱,国家主导、需求牵引、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市场运作是其五个维面。这两个“五位一体”构建成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0.
<正>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国家及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的提出,西安市面临着以深化军民融合来带动地区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梳理西安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现状,归纳总结西安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特点,深入分析西安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园区集聚、创新联盟引领、重大项目承载等西安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实践路径,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