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于1841年(道光21年)攻陷广州后,再次增兵闽浙沿海,先后攻陷定海、镇海、宁波等地。在英军疯狂进犯我浙江沿海的时候,清政府派皇侄、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率兵援浙。1842年3月,奕经以一万三千多兵力由绍兴分三路反击英军,结果遭到惨败。此后,清政府被英军的坚船重炮和嚣张的侵略气焰所吓倒,赶忙委派者英和伊里布前往浙江前线,办理乞和事宜。英军的侵略暴行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激  相似文献   

2.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15):16-17
2010年2月8日,来自英军第36机械师团的一名拆弹专家在扫雷时被埋设在路边的炸弹炸死,使得驻阿英军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也使得阿富汗战争成为英军近年来人员损失最为惨重的战争。  相似文献   

3.
焦公 《环球军事》2004,(22):18-19
10月21日,英国内阁一致同意了英国防总参谋长迈克尔·沃克提出的关于重新部署驻伊英军的建议。850名驻巴士拉的英军官兵将被派驻到巴格达西南的"死亡三角洲"。虽然布莱尔政府一再保证这支以苏格兰高地警卫团为主的战斗部队在那里执勤的时间仅为几个星期并接受英军的指挥,但是这一部署决定仍遭到了军人家属的强烈谴责和军方高层的不安。果不其然,北上英军11月4日在巴格达附近巡逻时便遭遇袭击,3名英军士兵身亡,另有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0):70-70
好奇成俘虏 1941年,伦普指挥德军的潜艇攻击了英军的海上运输船队。第一次交锋,英国的两艘运输船被击毁。如果乘胜追击,可取得海战最后胜利。可伦普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目睹英国船只怎样沉没。于是命潜艇停在可用潜望镜观察的深度上,自己观看起来。这时,英军随船队来的护卫舰发现了伦普的潜望镜。10枚深水炸弹呼啸着向潜望镜飞来,德潜艇被打得伤痕累累浮出水面,好奇的伦普和他的潜艇都成了英军的俘虏。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掌握坦克大战中的主动权,德国人另辟蹊径,和盟军玩起了"不公平"的游戏,在战场上频频使用88mm高射炮伏击盟军坦克,屡屡得手.特别是1941年6月,德军在88mm高射炮的帮助下成功击退了英军对北非重镇萨卢姆的进攻,英军240辆马蒂尔式重型坦克被击毁123辆,其中2/3是被高射炮击毁的.当一名被俘的英军指挥官发现摧毁英军先进坦克的竟是88mm高射炮时,愤愤地说:"这太不公平了,竟然用打飞机的高射炮来打坦克!"  相似文献   

6.
邹伟杰  张炜 《国防》2005,(4):71-7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掌握坦克大战中的主动权,德国人另辟蹊径,和盟军玩起了“不公平”的游戏,在战场上频频使用88mm高射炮伏击盟军坦克,屡屡得手。特别是1941年6月,德军在88mm高射炮的帮助下成功击退了英军对北非重镇萨卢姆的进攻,英军240辆马蒂尔式重型坦克被击毁123辆,其中2/3是被高射炮击毁的。当一名被俘的英军指挥官发现摧毁英军先进坦克的竟是88mm高射炮时,愤愤地说:“这太不公平了,竟然用打飞机的高射炮来打坦克!”其实,兵家用兵,向来讲究以奇制胜,战争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游戏。德国人敢于打破常规,把用于打飞机的高射炮拿来打坦克…  相似文献   

7.
王贵 《军事历史》2003,(1):27-29
1888年(光绪十四年)是藏历土鼠年,西藏人民至今仍将当年抵抗英军入侵之战称为“土鼠年之战”。西藏人民的第一次抗英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武装侵略斗争史的重要一页。一、战前情势英国于1849年征服印度全境后,为了拱卫这块被称为“英王皇冠上最明亮的明珠”的重要殖民地,确保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长期利益,制定了向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喜马拉雅山国家和中国西藏扩张的方针。1860年,英军进攻西藏的藩属锡金,占领了大吉岭等许多锡金土地。同时,英国同尼泊尔签约,加强了对尼控制。1864年,英军又进攻西藏的…  相似文献   

8.
1942年8月底,在北非的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中,德军将领隆美尔轻信地图,选择的进攻路线已被沙漠覆盖,致使整个战役失利。 1942年8月,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经补充后,准备对英军坚守的阿拉曼防线再次发动进攻,以便打破战场的僵局。隆美尔分析了英军的防御部署后,认为阿拉  相似文献   

9.
英军的“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英军于1993年提出“未来作战士兵系统”(FFSS)计划,后更名为“未来步兵系统技术”(FIST)计划。1999年再次更名为“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缩写仍为 FIST,也译为“重拳”计划或“拳头”计划)。“未来集成士兵技术”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已完成研究、概念论证、可行性和技术演示阶段。2001年8月该计划被核准获得初期启  相似文献   

10.
“考文垂”号是1978年服役的英国新型导弹驱逐舰,它装备有“海标枪”导弹,还有鱼雷、2门机关炮和1门115mm主炮,1架“大山猫”直升机,可谓装备精良。一度曾被英军引以为骄傲,在多次的演习中,当先锋,打头阵。就连在出访他国的行列中,英军也有意将  相似文献   

11.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14):59-59
英军与锥形子弹 1823年,英军陆军上尉约翰·诺顿提出了最早的锥形子弹设计,英军军需部对此不屑一顾,理由是圆形子弹已经沿用300年,实无更替必要。1836年,英国著名发明家威廉·格林纳(他发明的电灯泡比爱迪生的还早33年)也设计了一种使用底火的锥形子弹。  相似文献   

12.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6):63-63
风水轮流转 1941年12月,意大利海军蛙人偷袭埃及亚历山大港英军舰队。意军蛙人路吉·德拉潘尼在英舰“英勇”号安放定时炸弹后被英军抓获。这个意大利人打死不说炸弹放在什么位置。英国人也没办法,只好将他先关起来再说,他就这样被关在“英勇”号上。起爆前10分钟,德拉番尼要求面见舰长莫根,告知本舰即将爆炸,好让舰员提前逃命,但就是不说出炸弹所在。  相似文献   

13.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1,(19):54-55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一个团在缅甸古都曼德勒以西仁安羌地区,痛击日寇一个师团,解救被围英缅军第1师及装甲第7旅共7000余人,取得了仁安羌战役的胜利。在被救的7000余英军中,有一位炮兵团长叫菲士廷,20世纪50年代晋升中将军衔,后出任英军驻香港三军司瓜。他在香港每每看到中国人,都能想起那位为营救英军出生入死的中国...  相似文献   

14.
张弛 《环球军事》2009,(2):44-45
二战时,英国精锐部队SAS(英军特别空勤团)的前身刚组建完毕便被投入到北非的战场。当时正值英军第8集团军准备发起对隆美尔非洲军团的总攻,这次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行动”。  相似文献   

15.
1942年10月2日,日军押解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行至中国舟山东极(青浜岛)外海时,被美国潜艇的鱼雷炸沉,数千英军战俘跳入海里逃生。东极渔民见此情景,自发摇着小舢板,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地驶向大海把战俘们从水中救上船,展开了一场东极大营救……。  相似文献   

16.
二战初,为了切断中国抗日战争的运输通道,封锁滇缅国际公路,英国政府与日军媾和。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的全面爆发,又使英国政府同中国结成同盟。日军精锐部队——第55师团挺进南亚,打得驻缅英军望风而逃。中国远征军杀出国门,遏制了日军疯狂的扩张。尤其是仁安羌一役,解救出被围困的7000名英军。但由于英军的不配合,中国远征军10万精兵从此归国无门,驻缅英军也因此败走印度。  相似文献   

17.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英军首次将生物战探测装备投入作战使用。1998年,在伊拉克南部执行“禁飞区”任务中,英军又将其两套著名的生物战探测装置投入战场。一套是车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生物战探测系统样机”,简称PBDS;另一套是舰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海军过渡型生物战探测系统”,简称INBDS。此次伊拉克战争中,英军这两套生物战探测系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套系统不仅代表了英军现有的生物战探测能力,而且预示着英军生物战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三年第六期本刊刊登《驻港英军军旗正在下降》一文,引起读者广泛关注,文章被转载。应读者要求,本刊再谈香港驻军问题。请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的第2次战役从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整整打了一个月。随着志愿军部队不断取得胜利,一批又一批美、英军战俘被转送到鸭绿江南岸的碧潼志愿军战俘营。  相似文献   

20.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0):70-70
农妇“特攻队”1941年5月10日,德军大举空袭英国伯明翰。一架“亨克尔”111轰炸机迷航,被英军击落在伊尔斯伍德。4名机组成员就活了一人——上等兵鲁登道夫’巴德。没等巴德喘过气来,一群英国农妇向他发起了“疯狂攻击”。围攻者有的拿着扫帚,有的举着干草叉,有的挥舞裁剪刀,吓得巴德落荒而逃。此公第二天被英军俘获,幸运活到战后。直至2003年去世时,他至死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英国农妇会如此疯狂。实际上,后者不想拿他怎么样,所以也没追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