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武系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极大地促进了基层建设。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有的单位存在“下得去而帮不上”的现象,对下基层的天数、人数、遍数要求多,对实际效果怎么样考虑少,有的甚至认为只要下去了就等于帮上了,造成基层建设在低层次徘徊。笔者感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强化“下得去更要帮得上”的意识,努力谋求帮抓基层的最大效益。一要明确“下得去”的目的。机关因为基层的存在而存在,基  相似文献   

2.
杨靠山  陈彪 《政工学刊》2006,(10):43-44
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是领导机关全面了解基层、科学指导基层、提高基层按纲建连能力、促进基层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各级机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干部到基层连队蹲点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全面建设。但也存在认识不够到位、态度不够端正、作风不够深入、方法不够科学、素质不够过硬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蹲点的质量和效果,必须下大力加以解决。一、强化领导机关的责任意识,着力解决态度不端正的问题。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指导,既是基层建设需要,又是机关职责所在。总的看,绝大多数机关干部对蹲点指导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蔡鹏 《政工学刊》2002,(8):43-44
团级机关要履行好蹲点帮扶指导基层的职责 ,增强面对面抓基层的实效 ,切实解决机关下不去、蹲不住、帮不实的问题 ,必须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蹲点帮扶机制。一、目标实现机制。 目标实现机制是落实蹲点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必须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 )调查摸底。 党委机关要解决问题 ,必须调查摸清基层单位存在的问题 ,要树立“发现问题是水平”的观念 ,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抓好“三个一遍” ,即年初团领导机关干部下基层全面调查摸底一遍 ;季度《纲要》考评调查摸底一遍 ;每月利用下基层检查工作时调查摸底一遍。使党委机关、各基层单…  相似文献   

4.
正下基层调研本是上级领导机关了解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掌握不同单位建设状况和官兵思想实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如今,有些领导机关下基层调研却被称为"作秀"。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领导下基层并不是为了了解官兵疾苦、解决基层问题,而是把下基层当成增加"上镜率"的途径,当成捞取"升迁资  相似文献   

5.
提高代职实效胡伯昌,王景才机关干部下基层代职,有利于机关于部了解基层、熟悉和掌握基层工作套路,以便于更好地发挥指导、服务基层的功能,对加强基层建设、密切机关和基层关系、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干部素质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机关...  相似文献   

6.
领导机关下基层,是领导机关指导、帮助和服务基层的重要方法。近几年,各级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为基层办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事好事,赢得了普遍的欢迎和赞誉。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也确实有一些领导机关在下基层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不良行为,需要认真克服:  相似文献   

7.
蹲点调研是领导机关指导和服务基层最直接的形式,也是抓基层的传统作风和方法。近年来,各级领导机关认真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的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手把手地传帮带,面对面地指导帮促,实打实地解决问题,既提高了机关按纲指导能力,又推动了基层全面建设。但是,下基层蹲点调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时下 ,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走出机关大楼、深入基层单位 ,察兵情、听兵意、解兵忧 ,受到官兵的普遍欢迎。但有些机关干部下基层时 ,“身”下“心”不下 ,心不在焉地听听汇报 ,没有目的地游游逛逛 ,或者坐着小车转一转 ,隔着玻璃看一看。基层官兵称这种下基层是“潇洒走一回”。这些同志主要是“官”念太强 ,放不下架子 ,拉不下面子 ,扑不下身子。有的兜风心切 ,在机关呆的时间长了 ,感到压抑沉闷 ,趁下基层机会好好散散心、兜兜风 ,放松放松。下基层是领导机关为了解基层建设的真实情况和最新动态 ,实行面对面指导 ,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促…  相似文献   

9.
元旦过后,为实施对基层建设的科学指导,江西省峡江县人武部领导机关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坚持一手抓基层一手抓机关,决定机关派人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要从机关各业务部门中抽调懂基层的同志参与,以便更好地解决基层建设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程 《政工学刊》2014,(11):75-75
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机关下基层是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的一种好形式,也是机关干部的一项基本功。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有的干部下基层"身入"而不"心入",听听汇报、提提要求、走走形式、做做样子,就算完事;有的干部下基层不能"以心换心"与官兵打成一片,习惯于坐在房间里看电视、翻文件,很少放下身段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有的干部下基层“身在曹营心在汉”,心思不在基层,精力不在指导,工作敷衍应付,遇到问题就躲避,或者直接将问题上交,不能真心为基层解困分忧。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三个为主"科学服务基层骆林森领导机关下基层工作组如何科学指导服务基层?从调查和部队反映的情况看,应注意坚持"三个为主"。一、机关下基层工作组的组合方式应坚持以"联合工作组"为主。"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形成合力抓基层,是军委领导关于抓基层建...  相似文献   

12.
郑卫平 《国防》2005,(6):70-71
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心系基层、情系官兵,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这虽然是面向全军讲的,但其精神实质同样适用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切实担负起抓基层建设第一位责任,真抓实干,不断把国防后备力量基层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一、要在“深”上下工夫,切实掌握国防后备力量基层建设的真实情况“深”,就是要“下得去”、“蹲得住”、“摸得准”。所谓“下得去”,就是要真正深入基层。不能整天高高在上,忙于机关事务,懒得下基层,靠电话了解情况,靠发文件指导工…  相似文献   

13.
发现问题“三招”胡恒月,凌秉忠在政治机关工作中,常遇见的一大难题就是基层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又难于发现问题。我们在解决这一难题的时候,主要从自身抓起,用扎实的工作作风求得及时发现。第一招:多下基层,在“下”中明辨虚实坐机关的同志都有这样一个感...  相似文献   

14.
下基层的八子经时下,少数机关干部下基层不是真心实意地调查研究,为基层分忧解难,而是做形式主义的样子,摆官僚主义的架子,出主观主义的点子,损害了领导机关的形象,降低了领导机关的威信。要转变这一状况,必须端正思想,念好「八子经」。放下架子。有些人下基层喜...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军分区机关干部边防工作研究能力、指导基层能力、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吉林省白山军分区本着“了解边防、熟悉部队、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指导基层”的原则,广泛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帮建活动。通过下部队调研、帮建和锻炼,使全体机关干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达到了全面了解边防、熟悉边防情况、提高指导边防工作能力的目的。 白山军分区机关人员深入边防一线帮建收效明显@梁松柏 @毕付东  相似文献   

16.
少指责多自责薄俊元领导机关的同志下基层归来,不免都要慨叹指责一番,一言以蔽之:基层工作落实不好。有的还形象地把这种状况概括为上紧下松、上细下粗和上急下不急。诚然,基层有些工作不落实是事实,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一些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但是,孰不...  相似文献   

17.
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跑面、调查研究,为的是多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但同样是下基层,收获往往不同。有的满载而归,有的收获甚微,甚至带回来的是些虚假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有些单位领导和机关干部总是把下基层多少天作为自己工作踏实、深入实际、心系群众的依据,至于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多少时间,在基层发现了什么情况,帮助基层解决了多少问题,效果如何,反馈如何,回到机关后又给领导提出了多少切实可行的建议等却只字不提。笔者认为,这种只讲下基层的天数,不讲效果,以时间当成绩的现象,算不上深入  相似文献   

19.
蹲点是党委机关指导基层按纲抓建、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也是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坚持求真务实做好蹲点帮建工作,是党委机关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深化教育引导,把蹲点帮建的责任担起来。正确领会下基层蹲点的目的和任务,是提高蹲点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蹲点工作组成员要充分认清下基层蹲点既是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又是适应部队新的形势任务发展的现实需要;既有利于发现解决基层存在问题,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又有利于机关干部跳出业务工作圈子,开阔视野、放宽眼…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下基层,或跑面,或蹲点,或全面检查,或专抓某事,只要时间许可,都应尽可能做好“四件事”:听听“数家珍”,帮帮“挠头事”,点点“当局迷”,谈谈“心里话”.这是联系群众、学习群众的重要渠道,是抓基层、抓落实工作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听听“数家珍”,才能向群众学习,全面了解基层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光荣传统,在工作实践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招法,即使一个后进单位,它工作中的某个方面也可能是颇有见地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一定要抽出专门时间,十分重视地听听人家“数家珍”,让人家把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最受益的做法说出来,这对于基层的同志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鼓励;对领导和机关来说,这是了解基层情况,掌握部队动态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