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TYB411型载波通路程控测试仪是我所84年研制成功的专用仪器,用来测量有线载波电路五项主要指标,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具有迅速、准确、自动测量、记录、判断以及数据传输等功能(详见本刊1984年第三期介绍)。为了全面考察其功能,总参通信部于今年3月3 d至15日组织了各大军区已装备该仪器的14个载波机务站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集中时间检验测试,测试电路共60个基群。这次实际检验测试在时间、规模、应用范围等方面都超过以前所进行的,仪器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的考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测试功能。总参通信部准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型载波通路特性测试仪的用途、主要性能和软硬件结构,着重阐述了系统总体设计的原则和要点,仅供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和自动测试系统设计师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各种检测PAM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和选择。介绍了“N~(3/2)跳步写恢复法”的特点及该方法在动态检测RAM(2114)芯片中的应用。经在“载波通路特性程控测试仪”和其它装置上实际运行,表明根据此法所编的程序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4.
本文继本刊一九八四年第三期刊登的《载波通路特性程控测试仪总体设计》之后,进一步介绍该仪器的程序设计指导思想及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着重说明如何应用程序设计和调试的一般方法于这样一个带有实时处理和实时控制性质的系统,支持这样一个带有多个仪表和接口、具有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功能、要求分处于几千公里之外的两机配合工作的测试系统的程序开发和研制。  相似文献   

5.
由电子工程系雷达教研室研制的“便携式雷达性能系列检测设备”,于93年11月通过了由总后军械供应部主持的技术鉴定,来自军内外的15名专家参加了评审。该套系列检测设备由天线性能测试仪,角跟踪特性测试仪,测距特性测试仪,功率、灵敏度测试仪,功率、噪声系数测试仪,手动塔式升降天线、测试天线、测试天线控制仪及附件等组成.可完成厘米波段雷达天线方向图、角跟踪特性、光电轴匹配、测距特性、功率、灵敏度、噪声系数等性能的系列检测,各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江南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某研究所成功签订了"某型运载火箭火工品测试仪"的研制合同。这标志着该公司电子测控技术成功应用于尖端领域。运载火箭发射倒计时最后的"点火"指令以及星箭分离等多个动作均由火工品完成,而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地完成好火工品的测试任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难题。近年来,该公司工艺技术研究所电子室项目组一直  相似文献   

7.
由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电台多功能参数注入器”,1985年12月4日至5日在总参通信部主持召开的技术鉴定会上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总参通信部、总参装甲兵部通信处、总参装甲兵部装备技术研究所、总参第六十二研究所、第三十八集团军、坦克一师等单位。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注入器的研制成功对原机器的使用简化了计算和加注的繁杂程序,提高了准确性,大大缩短战前的准备时间,从而提高部队通信的快速  相似文献   

8.
总参通信部组织有关单位,于八月十五日起,在北京、房山和南京同时对我军自行研制的小型码分车载卫星地面站进行点对点通信和组网通信等试验,以便进一步对设备性能的稳定性和战术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和考核,试验将延续到十月五日,这将为我军移动卫星地面站系统的体制论证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我所自八四年以来,先后提供了码分中央站微波接口设备一套和码分车载  相似文献   

9.
我院和陆军第一集团军步兵第二师共同研制的“陆军战术级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于1985年12月25日在二师驻地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军内外的专家、教授、总参通信部指挥自动化局的代表、南京军区通信部自动化处的代表和第一集团军首长及有关单位代表共十九人。鉴定组长由电子工业部第二十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闵荣宝(高级工程师)担任。12月23日,测试小组对该系统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在会上,我院邵军力同志作了系统研制报告,韦文初、杨心强、郑保平同志分别作了技术报告。该系统是一个含有多台便携式个人计算机,通过有线、无线(短波单边带电台、接力机)多种信道构成星型结构的远程汉字信息处理网络。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之间可自动切换,并  相似文献   

10.
正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遵循中国电科"一二五四三"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和"一五五三"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以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仪器仪表和元器件产业板块为奋斗目标,积极实施第40研究所和第41研究所的一体化管理,大胆探索企业化改革。五年来,改革和发展汇聚成中电仪器奋进的主旋律。五年间,中电仪器共承担了700多项电子测量仪器及元器件科研项目,突破了微波毫米波测试、光电测试、通信测试、自动测试以及高端元器件等领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通信中心维护与业务管理自动化要求日益迫切的现状,本文提出了通信中心的载波系统的维护测试自动化方案;分别说明了微型计算机在载波群路自动测试、通路自动测试与集中监视告警系统中的作用与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已经做过的一些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院受八三二三○部队委托,双方联合研制的一种“野战移动通信系统”于今年4月17日至18日通过技术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电子工程学院、南京军区通信部、装备部、××集团军等17个单位共39人。总参通信部科技委副主任蒋同泽教授出席了鉴定会。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史世平(高级工程师)任技术鉴定组组长。该系统的研制工作包括系统方案设计、现有超短波民用电台的选用以及中心台与移动台控制电路实现。对一个中心台和三个移动台(可扩充)构成的试验系统,经现场测试表明,在离中心台半径为15-20公里内,移动台车速为40公里/小时以内可以实现移动台间无线自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装甲车辆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测试与评价问题,对其测试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心理指标测试中“既快又稳”2项评价准则的合并方法.运用该方法,对注意集中能力、选择反应能力和双臂协调能力指标的2项准则进行了合并,称为该项“指标能力值”,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合并后的指标值更能全面地反映被试个体的心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遵循中国电科"一二五四三"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和"一五五三"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以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仪器仪表和元器件产业板块为奋斗目标,积极实施第40研究所和第41研究所的一体化管理,大胆探索企业化改革。五年来,改革和发展汇聚成中电仪器奋进的主旋律。5年间,中电仪器共承担700多项电子测量仪器及元器件科研项目,突破了微波毫米波测试、光电测试、通信测试、自动测试以及高端元器件等领域的诸多关键技术并填补多项国内空  相似文献   

15.
十月十三日至十八日,总参通信部在通信工程学院召开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通信技术学科和其他学科通信条目第一次编辑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通信部直属院校、研究所及部机关等有关单位的百科条目撰写领导小组负责人、分管百科工作业务部门人员和条目撰写人,还有来自海军的担负部分通信条目撰写任务的同志,共70人。通信工程学院吕海寰院长、成守亮政委,通信指挥学院韩纯英院长,重庆通信学院王海生副院长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总参百科编审室沈怀德研究员到会作指导。总参通信部扬千里副部长在会上讲话,强调指出编篡军事百科全书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要求各有关单位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摆上议事日程,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通  相似文献   

16.
武器后坐参数的智能化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后坐参数测试方法效率低、精度差、操作复杂等缺点,笔者研制了以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测试仪,设计了新型的自由后坐台和光电位移-速度传感器。文中主要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组成及功能,并对测试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多种枪、弹的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测试仪操作简单,测试效率和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BOC调制信号相关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OC调制信号的相关特性,提出一种针对BOC调制信号载波频率、扩频伪码速率和方波副载波速率的相关检测算法.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仿真环境下对算法进行仿真,并在不同信噪比下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BOC调制信号相关检测算法能有效的实现对BOC调制信号的载频、扩频伪码速率和方波副载波速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摩擦电喷镀摩擦机理及复合镀层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电喷镀是一项新发明的金属表面高速电沉积技术,具有高速、优质、低耗等特点.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应力测试仪等物理测试手段,首次研究了摩擦对镍镀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对摩擦电喷镀Ni基Al_2O_3复合镀层测试,分析了工艺因素及其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了有参考价值的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的“五性”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以下简称“五性”)是装备研制生产中赋予装备的质量特性。本文从装备“五性”的基本概念、在装备建设中重要作用、把握研制过程等方面论述了如何落实装备的“五性”指标,最后探讨性地提出了装备“五性”工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信部(分)队战时遂行通信保障任务时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人员高度分散等特点,通信保障任务转换快,准备时间紧,对快速机动保障能力要求高。搞好通信部(分)队战时饮食保障,对维持和增强官兵体质,确保部队通信指挥顺畅具有重要意义。1通信部(分)队饮食保障的特点1.1通信部(分)队人员高度分散,饮食保障的组织难度大通信部(分)队除了保障各指挥所部分人员相对集中外,其余均根据保障任务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分散的电台群或节点,建制序列被打乱,人员高度分散。这些分散的台站,除加强配属到上级和兄弟部队以外,其余人员的饮食保障均由本级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