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语 《军事历史》2002,2(2):11-18
创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中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毛泽东选集>第2卷,5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选集>第3卷,1074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艰难实践中,深刻认识了这一真理,成功地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军队,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回顾人民军队这段艰难发展的历史,认真总结10年建设的丰富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推动新世纪军队全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1949年5月16日,对武汉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就在这天下午2时,人民解放军第40军第118师在师长邓岳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进汉口市区,汉口正式宣告解放.后来,这一天成为解放武汉的纪念日. 与北平方式不同,武汉不是经过谈判而和平解放;与天津方式也不同,解放武汉没有经过攻坚战,解放军兵不血刃进入武汉三镇.武汉解放是我军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敌军仓促撤退,加上城市党组织领导的地下斗争与张轸率部起义的紧密配合下,从而使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相似文献   

3.
雪百年耻辱创美好未来写在香港即将回归的时刻王维远公元1997年7月1日,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由此揭开香港历史的新纪元。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香港回归,使存...  相似文献   

4.
肖平 《国防》2002,(8):16-17
公元1997年7月1日零点,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香港,注视着记载历史巨变的世纪盛事。 在港岛上空飘扬了一个半世纪之久的米字旗悄然落下,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首次踏上香港这块美丽的土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香港回归,使香港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时代更替;驻军香港,使驻港部队同样经受了一次特殊环境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特别行政区,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洗刷了中国人民蒙受一百多年的奇耻大辱,是朝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一大步。“五十年不变”的思想,作为“一国两制”构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就是邓小平同志在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并完善的。这一思想,不仅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而且同中国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是保持香港稳定繁荣及内地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发表声明: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恢复行使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将进驻香港,正式担负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行将到来之际,回顾一下我国在香港地区驻军的历史渊源,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今日香港地区,通称香港,由香港岛(含附属岛...  相似文献   

7.
"我这一辈子就是在打仗中度过的" 1965年1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曾说: "对于军事是懂一点的."1975年10月,已经82岁高龄的毛泽东对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自豪地说: "我懂得怎样打仗,怎样打胜仗."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76周年纪念日,更因为在这一天,我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民族一洗百年耻辱。 香港回归,举国欢庆。我们西南战区后备力量战线的全体干部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同全国人民一样,无不感到欢欣鼓舞,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06,(11):2-2
我们党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进行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在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自7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祖国,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在1943年中英重订新约谈判中,国民政府首要求收回香港,提出不留尾巴地废除不平等条约,但在英国的软硬兼施之下,成为泡影.1982年,我国为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英国进行了两年之久的谈判,终使英方签约.两次不同结果的谈判,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家实力,必须坚持高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才能实现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英方签约.两次不同结果的谈判,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家实力,必须坚持高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才能实现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1.
张雪峰 《军事历史》2005,(10):60-63
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占领。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滞留香港的抗日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属800余人,在日军严密封锁和日夜搜捕中分水陆两路撤离香港.转移到内地。这次转移跋山涉水,穿越敌伪多道封锁线,历时近200天,行程万余里, 遍及10余省市,被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春天轻盈的脚步已悄悄地走来.我们已经告别了恢宏壮丽的1997年,迎来了更加伟大而灿烂的又一个春天.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很不平凡的一年.我国政府顺利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按照“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1日,对中国和全世界来说都是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被英国殖民者统治长达150年之久的香港,终于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一件盛事,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正因为这也是本世纪世界上的一件大事。因而世界舆论的焦点近期都集中到了中国香港。  相似文献   

14.
读毕魏艾民老领导的文章——《母亲的勋章》,感触颇深。魏老年近八甸,他回忆母亲,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溢美的赞扬,只是简简单单的事、平平凡凡的情,勾勒出一个“知足、乐观、平和”的母亲形象。195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这一年,母亲离开了战斗岗位,就在不久后“秋收战役”也随之打响,这可忙坏了母亲,“一天起个大早,拧着一双缠足”,就像以前为负伤战士喂水喂饭一样,“动作是那样轻、那样细”,  相似文献   

15.
夏夔 《军事历史》2002,(4):23-27
1946年6月26日开始的中原突围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直接指挥了中原突围.突围前后的每一个重大行动,都是毛泽东决定或批准的.同时,毛泽东对中原突围的意义和作用,也作出了公正、权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198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我国华北北部地区举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华北军事演习。这次演习之所以重要,首先因为它是建国以来我军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军事演习,而且是我军第一次方面军规模的战略性战役演习,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演习是邓小平同年6月出任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2,(8):4-5
1927年,南昌城上一声枪响,宣告了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更加威武雄壮、辉煌灿烂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军从大刀长矛到小米加步枪,从飞机大炮到具有远程精确打击、远洋核潜作战及陆海空天电影多维作战能力的现代化军队,走过了75年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对于中国外交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初,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当江主席满载访问的丰硕成果,风尘仆仆回到北京后,世界上又一个重要大国——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于11月9日至13日来到中国,与江主席举行了第5次首脑会晤。这两次首脑会晤,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外交史上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腊鼓催春,金虎雄发,刚迈过难忘的1997,又迎来了1998新世纪的曙光。过去的一年,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60周年。在这一年中,中国这个东方巨人洗雪了百年国耻,收回了香港;召开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确定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回顾“两弹一星”伟大功勋,重温“两弹一星”伟大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领导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建立了伟大的功勋。这其中,“两弹一星”具有特殊的分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勇攀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两弹一星”成果是中华民族勇气与智慧的结晶,“两弹一星”功勋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