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美军各法规对核心维修能力的界定入手,对其各种核心维修能力的解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吸收我军核心保障能力定义的主要思想,结合我军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改革实际,提出我军核心维修能力的概念。最后,对我军能力与美军核心维修能力的区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美军核心维修能力的定义着手,对我军核心维修能力进行定义与分析,深入阐述了核心竞争力、基地级核心维修能力等4个核心维修能力的相关概念,将核心维修能力的主要属性归纳为必需性、完整性、层次性、动态性,并对各个属性进行分析,对我军核心维修能力的确定以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美军为有效适应高新武器装备发展需要和军事转型挑战,持续在装备维修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改革。着重从维修思想、维修技术、维修手段和维修体制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相关改革现状,阐释了这些改革的动因、内容、成效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美军装备维修改革促成了信息化条件下美军装备维修保障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管理机制规范化、管理协同高效化、管理体系精干化、管理方式高新技术化是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发展的趋势。借鉴美军后勤装备维修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军实际,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维修管理工作,应加强统一领导,强化对军外资源和维修力量的管理,并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后勤装备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5.
维修保障是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关键要素。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美军的维修策略、维修技术以及维修保障信息化等方面也在不断变革。总结了2000年前后至今,美军在维修保障方面的重大变革,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结合我军装备保障实际,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及其他军事强国都将导弹武器系统维修保障作为每年国防投入的重点内容之一,维修保障也已成为国外军工企业拓展军品产业链、保障企业持续获得收入的重要业务之一。“爱国者”导弹武器系统作为美军防空的主战装备,研究维修保障主要做法能够揭示美军导弹武器系统维修保障状况。从“爱国者”导弹武器系统的两级维修体制、陆军延寿计划两大方面分析其维修保障的主要做法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持续提升我军导弹武器系统维修保障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缺少维修保障单元设计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的现状,对特定维修保障力量内部维修保障单元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维修保障单元的概念入手,以维修任务及其维修资源需求为基础,提出了维修保障单元设计的思路,并对具体的步骤、方法进行了说明。最后,结合具体的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易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地级维修是美军维修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任务是对装备进行重大的修复、彻底检修或改进;生产制造零部件;提供技术支持和测试等。美军共有17个基地级维修机构,其中陆军5个、空军5个、海军7个(3个航空维修基地、4个舰船维修基地)。这些基地负责对美军53000辆战车、514000辆轮式车辆、372艘舰船和17300架飞机实施维修保障。国防部每年花费将近130~140亿美元用于基地级维修。毫无疑问,基地级维修在美军装备保障中  相似文献   

9.
美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数量大,技术复杂.对装备维修保障的依赖性很大。为了搞好装备技术维修工作,美军除编成内的技术维修部队外,还十分重视利用地方”承包商”,即装备生产厂家和其他民间力量.来承担武器装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的维修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刘昀  郭世贞  詹纯 《国防科技》2010,31(5):21-25
文章论述了军队核心维修保障能力的理论模型是在深刻认识军队核心维修保障能力概念的基础上,研究军队核心维修保障能力的基本结构与影响因素,构造出军队核心维修保障能力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的"基于型号"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需要,必须向"基于能力"的维修保障体系转型。从信息化战争对维修保障体系能力建设的要求入手,指出了当前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阐明了实行装备维修保障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装备维修保障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基于能力"的维修保障体系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2.
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装备使用阶段的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对于发挥现有装备的作战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是分析评估的基础.文章首先给出了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然后从维修保障系统、装备、作战单元3方面给出了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装备维修保障效能的定义、与维修保障能力的区别以及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原则,建立了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基于任务的动态指标,能够反映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可操作性强,可以为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仿真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基于能力的维修装备体系需求分析的基本内涵,对基于能力的维修装备体系需求分析过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提出了把分析过程划分为维修装备体系能力需求分析、装备维修活动需求分析、维修装备体系需求分析等3个阶段的思路及步骤,并对各个步骤之间的关联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预防维修可以提高系统生产效益的同时,故障率会随着维修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引入役龄回退因子对预防维修活动前后系统性能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而且还充分考虑到系统预防维修周期随维修次数的变化情况,建立了系统预防维修周期优化模型,并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运用于模型的优化求解.重点研究了系统总效益随预防维修次数的变化率, 从而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判定系统何时进行更新替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军民融合维修保障中缺少对合同商效益评价,无法为合同商选择、合同续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情况,提出基于项目后评价理论的合同商维修保障效益评价理念。在分析了军民融合维修保障项目后评价内容的基础上,以效益评价为例对复杂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效益评价进行分析。建立了合同商保障的费用分析模型和装备可用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演示验证。  相似文献   

17.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装备的保障效能。在评估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针对熵值法赋权中单一指标权重过大,影响评估结果的问题,借鉴AHP赋权法,构建基于指标信息熵的判断矩阵来求解权重,克服了熵值法单一指标权重可能过大的问题。最后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通过分析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各型装甲装备发动机,尤其是新装备发动机在部队维护保养、调整、修理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制一套用于野外条件下的随车工具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当前多种装备发动机在维护、保养、调整和修理过程中专用工具严重缺乏的问题.整套工具可用于室内和野外作业,能实现装备的"伴随保障",对改善装甲装备发动机的维修条件,提高其技术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装备维修方案规划的特点,构建了以维修费用最低和作战能力最大的多目标装备维修方案优化模型,并提出针对该模型求解的改进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在遗传算法设计中,为保证解集的均匀性和多样性,避免过早收敛,建立了随机权重适应度函数,引入精英保留机制和小生境技术,通过实例对该模型的求解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合理可行,算法运行高效,为部队装备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