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升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在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理论前沿     
《兵团建设》2013,(4):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实质《学习时报》刊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称其为"社会主义",是因为中国的根本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类型。称其为"中国特色",是因为:第一,当代中国政治生活赖以运转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07,(11):127-128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的"四个一定要"就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这"四个一定要",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是学习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金钥匙",用好这一宝贵财富,有助于准确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宝库;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固基石",用好这一宝贵财富,有助于扎实推进和巩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毛泽东思想是推动中国破浪前行的"助力器",用好这一宝贵财富,有助于有效排除和破解发展征途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相似文献   

5.
王真 《政工学刊》2012,(12):9-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号召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信念,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  相似文献   

6.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它建立在新中国前30年社会主义探索的宝贵经验基础上;邓小平理论是开山之作、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往开来的理论之花;科学发展观续写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崭新篇章.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中国特色,包涵着主题、基石、核心立场、精神实质、理论特色等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7.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逻辑严密的战略体系。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必须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科学统筹、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8.
旗帜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理论、实践、理想、道路、制度的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同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是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立足现实指向共产主义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鲜明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旗帜;其精神实质,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其实践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07,(11):88-8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07,(11):99-1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要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完整地、准确地、深刻地揭示和概括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内涵和实质;体现和强调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致性;昭示和凸显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尊重实践,尊重实际,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的政治勇气、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可以说这是邓小平科学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认真学习邓小平在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对我们在新世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14,(7):52-52
为纪念三线建设决策50周年和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6月2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承办的“纪念三线建设决策50周年暨三线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研究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钱海皓中将、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张翔中将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回顾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根本保障,其构建逻辑、运行机制和独特优势,是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特色和优势的三个重要维度。准确把握和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自信,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7.
刘鸣  佟维  刘芳 《政工学刊》2008,(8):13-14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这是我们党对30年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坚持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全球率先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总体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缓慢的复苏,世界经济复苏将是艰难曲折的。面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成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19.
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必须从当代中国语境中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定位问题入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说做出了新的贡献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要求 ,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等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