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西欧一些国家和美国,人们常常将那些战功卓著的飞机驾驶员称之为“王牌驾驶员”。要想知道这一称号的来历,还得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5年4月1日,法国一位名叫罗兰·加罗斯的飞行员在他的双翼飞机的螺旋桨后面安装了一挺机枪飞上了蓝天。不一会,他发现了一架德国飞机,便立即对准敌机射出一梭子弹。这一出其不意的袭击打得德国飞行员晕头转向,连人带机一下子栽入大海,开创了机对机空战的先例。加罗斯给飞机装上机枪后,仅仅在两个星期之内就击落了五架德国飞机。他的辉煌战绩轰动了报界,一时成为法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被誉为“王牌驾驶员”。有人把他的胜利看作是这场战争将有利于法国的吉祥的兆头。  相似文献   

2.
“王牌”一词在英文中为“Ace”,意为网球中的发球直接得分或各行各业中的高手。它源于法文L’os。后来,人们用它来赞誉击落5架以上飞机的飞行员。这些飞行员有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王牌飞行员”。在“王牌飞行员”家庭中,有一位令人瞠目结舌的“王牌”,他就是著名的英国“王牌飞行员”道格拉斯·巴德。这位空中骑士用自己的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征服了世人,留下了永远的传奇。  相似文献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战规模达到顶点,空战的激烈和频繁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各国共涌现出了6000多名王牌飞行员(一般是指击落敌机5架以上的飞行员),成为各国的骄傲和英雄。美国头号王牌飞行员为理查德·邦(40架),英国头号王牌飞行员为帕特尔(51架),苏联头号王牌飞行员为阔日杜布(62架),日本头号王牌飞行员为西泽广义(87架),但这些战绩比起德困王牌飞行员来说就相差了一大截。据统计,德国共涌现出约3000名王牌飞行员,其中个人战绩超过100架的高达107名,  相似文献   

4.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乌云笼罩了整个欧洲。在这场惨烈而血腥的战争中,原本寂静的天空也未能逃脱成为人类厮杀战场的命运。最新的科技成果——飞机第一次成为战争的主角。交战的两大阵营中涌现了1800名王牌飞行员。在他们当中,有一位来自中国的青年——朱斌候。他用自己的勇敢与智慧,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书写到了世界空战史册上。  相似文献   

5.
艾里奇·哈特曼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著名“王牌”战斗机飞行员,曾创下击落352架战斗机的记录。这个号称“南方黑色魔鬼”的空中杀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这位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亲自向苏联求情释放的战犯成了促成苏联和联邦德国建交的筹码。这位纳粹战犯在战俘集中营里被关押整整10年。近日,俄罗斯的一批最新解密档案首次披露了当年他在纳粹战俘集中营里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编者  相似文献   

6.
<军事史林>2004年第1期<二战期间王牌飞行员谁最强>一文说,二战中苏联最优秀的王牌飞行员是阔日杜布,如果从击落敌机的架数来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实际上,苏联在二战中还有一位名声更响的王牌飞行员波克雷什金,他应该是真正的苏联最优秀王牌飞行员.  相似文献   

7.
鸿渐 《军事文摘》2011,(10):56-59
这是一位德国空军中极富个性魅力的尖子飞行员——他在空中勇猛地近乎莽撞、大胆地近乎搏命,而回到地面后又风度翩翩,潇洒不羁.因为他的空战风格,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出任他的僚机,不过在他带过的僚机飞行员中,却包括那位在德国乃至世界空战史上空前绝后的头号王牌埃里希·哈特曼.他便是本文的主角,外号“平斯基伯爵”的瓦尔特·克鲁平斯基.  相似文献   

8.
1918年6月19日,威廉·A·“比利”比斯霍普少校(William A.“Billy”BiShop)又一次驾驶着SE-5A型战斗机冲入蓝天。这是少校最后一次战斗飞行,英国皇家飞行部队已命令他在这天中午取道法国西北港口返回英国。此时距少校接手指挥英国皇家空军第85“飞狐”中队不过1个月;事实上,少校加入皇家飞行部队也不过14个月。然而,就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比斯霍普少校却以他罕见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在早期空战时代众多王牌飞行员中脱颖而出。 最后一战 在过去的6个月里,比斯霍普少校已经奇迹般地击落了67架敌机。这一战果使比斯霍普在英国和他的祖国——加拿大声名大震。然而,也正是这个原因,英国皇家空军急于将这位顶级王牌飞行员召回后方。少校对此  相似文献   

9.
关于朝鲜战争空战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根据美方材料,美军飞行员取得了“1:10”的惊人战绩。美军认为这是因为西方飞行员的技战术普遍过人一筹。近年来,随着众多历史文件的解密,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个史实已不再是秘密。颇为有趣的是,苏联空军对朝鲜战争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苏方统计共击落美制战机1106架。其中F-86“佩刀”式650架,战损比为1:3.31。换言之,美军要想击落一架米格机至少损失两架“佩刀”。对于所谓美国飞行员素质高超的说法,苏联更是不屑一顾。美军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王牌”飞行员有40人,而苏联空军有此战绩者为51人。更说明问题的是,美方承认非战斗损失战机945架,而苏军仅10架。  相似文献   

10.
魏庆 《军事史林》2008,(7):40-42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空军特地组建了女飞行员飞行团,驾驶战斗机打击法西斯,为第599夜间轰炸机团提供协同作战,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批女性战斗机飞行员,其中一些人后来甚至成为击落5架敌机以上的“王牌飞行员”。  相似文献   

11.
齐瓦哥 《军事文摘》2011,(17):60-64
西方史界有一种非正式的观点认为,在二战期间德国王牌飞行员所取得的战果当中,在西线对盟军飞机所创下的战绩的含金量,要高于在东线对苏军飞机所取得的成绩.笔者无意讨论此论点的正确与否,不过仅就在西线的德国王牌而论,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号称“非洲之星”的马尔塞尤,而本文的主角则是一位被认为堪与之相提并论的人物:约阿希姆·缪岑伯格少...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60年代第3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中,以色列飞行员驾驶的“幻影”战斗机在空战中显示出良好性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但由于在震惊世界的“六天战争”中以色列没有听从法国政府的劝告,戴高乐将军大发雷霆地吼道:“我对他们说过,不要率先发动进攻,但他们拒绝听我的意见。” 被激怒的将军随即宣布对以色列实行全面的武器禁运。戴高乐此举立时将以色列空军置于绝境。当时,以色列空军拥有150架“幻影”战斗机。由于缺乏零配件,这些战斗机无法正常维修。 于是,万般无奈的以色列人打上了瑞士剩下的47架“幻影”飞机零配件的主意。他们试探着想与瑞士政府作一笔交易——以色  相似文献   

13.
史放 《环球军事》2009,(10):60-62
每一个身处战争中的人的命运都是变幻莫测的。有人满怀壮志,却始终不得施展;有人身处后方,却因不起眼的小事送命;有人置身危境,却屡屡大难不死。二战期间在太平洋战区对日军作战的美国飞行员理查德·查尔斯·苏尔就属于最后一类。苏尔是一名王牌飞行员,不过就战绩而论,他远远比不上同胞中那些声名显赫的人。可要是从幸运的角度来说,他绝对是个当之无愧的“幸运儿”。战争中,他先后面对各种各样的险境,却都能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4.
"鹰眼"王牌     
时间:1967年6月6日 地点:埃及阿里士上空 交战:以色列对埃及 装备:"幻影IIIC"对"苏-7" 以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空军的标准,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飞行员被称为王牌飞行员.而在以色列这支短小精悍的空军中竟然有39名飞行员达到王牌的标准,而其中又有10名飞行员的战绩超过8架.吉奥拉·艾普斯汀,绰号"鹰眼",以其击落...  相似文献   

15.
飞机问世后,很快就登上了战争舞台,成为人类军事力量家族中新的一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敌我双方空中活动的增多,真正意义上的空战也随之开始出现。在世界空战的最初阶段,飞行员们都没有受过什么战术训练, 双方是凭着勇气、机敏和对飞机性能的熟练掌握,进行骑士式的一  相似文献   

16.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一天黑夜,苏联一架飞机在德军机场上空中弹起火,飞行员跳伞逃生,正降落在这个机场上。情绪镇定后,苏军飞行员绕过敌机场勤务分队的营房,向明亮的停机处奔去。跑道尽头,停着一架德国飞机,坐满乘客,但驾驶舱里空无一人。苏军飞行员迟疑片刻,整了整他那与德军  相似文献   

17.
公元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带动力装置的飞机——“飞行者一号”,成功实现了人类“飞天”的蓝色梦想,在世界航空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飞机的发明,极大地缩短了陆地、海洋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方便了生活,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飞机遂成为现代文明最富象征意义的标志之一。但令莱特兄弟做梦也想象不到的是,他们发明的飞机,有朝一日会成为战争机器,泯灭人寰的杀人武器。  相似文献   

18.
从1910年美国飞行员伊利驾驶“柯蒂斯”飞机从轻巡洋舰上升空,以及翌年在装甲巡洋视上平稳降落算起,航空母舰问世迄今不过80余年的时间。然而正是这个舰艇家庭中的“后起之秀”,在此后的岁月中,导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战争活剧。1 航空母舰问世后,最著名的要算一战后期的英国皇  相似文献   

19.
自1903年12月17日,美国飞机设计师菜特兄弟的动力飞机“飞行者”首次实现载人飞行后,飞机即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各国纷纷创建空军或附属于其它军种的航空兵部队。与此相应,战争也增加了新的内涵——制空权的争夺成了战役乃至战争胜败之关键。由于空战愈演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记忆中,海湾战争中空战的情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次又一次,美国飞行员把他们瞄上伊拉克飞机无一例外地揍下来,而伊拉克飞行员却毫无建树。“我们击落了29架伊拉克飞机,而我方部队在空战中没有损失一架飞机。”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去年1月30日在利雅得说。报纸和电视都大肆渲染这些战果,报道多国部队在空战中没有飞机被击落。即使战争结束后,五角大楼仍津津乐道这种“完全一边倒的”空战胜利。五角大楼在给国会的报告中说:“多国部队在空战中共击落41架伊拉克战斗机和直升飞机,而己方无一损失。”但海湾战争的空战并不像美国的宣传机器所吹嘘的那样。就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几小时后,美军便发生了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