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狙击手,可于千军万马中取敌酋"首级",犹如幽灵一样杀人于无形,是一个令人心惊胆寒的冷酷称谓。自狙击手诞生以来的历次战斗中,其作用不仅仅是有形的杀伤,更多的却是无形的震撼,具有"小战而屈人之兵"的特效。因此,狙击手一直被作为战场上的"撒手锏"而进行严格训练和悉心调教。在一名优秀狙击手的构成要件中,顺手的先进枪械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自然必不可少,然而,伪装与隐蔽的优劣却从根本上决定着其能否生存,进而影响到狙杀任务的圆满完成。需求牵引创新,形形色色的战术迷彩伪装服随之应运而生,从而使狙击手之间的生死对决从最  相似文献   

2.
潘人俊  王颖 《国防》2002,(4):53-53
2001年9月,美国霍克摩尔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MKⅡ型“变色龙”伪装服,有美国林地型、城镇居民地型、冻土地型、湿地型、雪地型、新林地型和沙漠地型等多种样式。采用的是一种特殊新材料,使用激光装置缝制生产。与老式伪装服相比,“变色龙”具有重量  相似文献   

3.
狙击是“伺人不备、突然袭击”之意。狙击手原指隐蔽射击的人,现在人们常常把经过特殊训练,掌握精确射击、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狙击手已经成为今天特种作战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狙击手这个特别的名字,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冷酷而浪漫的联想,这个特定称谓,总是暗含着黑暗中隐隐的杀机……狙击手是怎樟练出来的,请随笔者一起走进武警贵州总队综合训练场……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越南战争早期,当美军以“特种战”的形式介入战火时,为了对抗美军狙击手的猎杀行动,越共从苏联请来了优秀的狙击手。于是,在莽莽林海中,上演了一场不亚于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狙击战——  相似文献   

5.
狙击手:行踪诡秘、伪装良好、难于觉察,犹如“战场上的幽灵”……“照妖镜”:捕“光”捉影,听声测位、主动出击,使狙击手无处藏身……随着狙击步枪射程、精度、威力的提高以及高性能观瞄设备的涌现,加上狙击手的训练有素,狙击手的威胁日益增加。但是, 有矛就有盾,为了准确、及时、快速地发现并歼灭敌方狙击手,形形色色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便应运而生。很多国家开发出多种机理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让狙击手彻底显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电影或电视画面中经常会看到狙击手射击的画面。狙击手使用的狙击步枪与普通的步枪有点不太一样,主要区别就是在狙击步枪的枪管上安装有一个光学瞄准具。这个小小的光学仪器使得狙击手们可以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因此,狙击步枪也就在人们的心中有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要揭开狙击步枪百发百中的秘密.就得说一说狙击步枪的光学瞄准具。说到瞄准具,大家立即会想到枪管上的表尺、准星和缺口。这是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广泛、比较科学的瞄准具。射手按照“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准星”,三点连一线的射击要领,在一定距离内可以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7.
还记得好莱坞大片《兵临城下》里的苏联王牌狙击手瓦西里吗?他那“一弹一命”的技艺不知令多少观众感到震惊,他们总是会问:“这是真的吗?”2007年5月16日至18日举行的全俄特种部队狙击手大赛就回答了这个疑问。这场在莫斯科近郊举行的比赛,云集了来自俄罗斯总统安全局、联邦警卫局、“阿尔法”特种部队、“信  相似文献   

8.
5月31日,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塞西尔·哈尼在南海舰队司令员蒋伟烈的陪同下,走进海军陆战队某旅。上午9时,哈尼一行在该旅训练场观看了陆战队基础训练课目演示。在基础格斗和拳术表演之后,大家的目光部定格在百余米处的两名陆战队员的身上,他们手中各持有两颗红色气球,站立于射击靶场的靶台处。该旅旅长陈卫东向大家介绍:“这是陆战队狙击手训练的一项特殊课目,100米外狙击手对真人靶标进行射击,4发子弹打掉两名队员手中的4颗气球。”  相似文献   

9.
随着狙击步枪射程、精度、威力的提高,以及高性能观瞄设备的涌现,加上狙击手的训练有素,狙击手的威胁日益增加。在常规作战、维和、反恐等作战中,尤其是在城市巷战、丛林战等作战国,他们高效率地射杀敌方人员、毁伤关键设备,迟滞敌方的行动;他们行踪诡秘、伪装良好、难于察觉;他们的存在往往给敌方带来极大的心理恐慌,因此被称为“战场的幽灵”。但是,在现代军事技术中,有矛就有盾,为了准确、及时、快速地发现并歼灭敌方狙击手,形形色色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就应运而生了,很多国家开发出多种机理的反狙击手探测系统,被戏称为战场“照妖镜”,从…  相似文献   

10.
狙击手们就像战场上戴着冷峻面具的“孤狼”,他们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意味着一个生命可能走到了尽头,同时对其他生命产生极大的震慑作用,因为人最害怕的莫过于时刻处于对死亡的紧张与恐惧之中。由安诺德(Annaud)导演的《兵临城下》正是抓住了  相似文献   

11.
在狙击作战中,对于枪手来说,除了必须拥有冷静、果断等素质外,性能优良的武器也是至关重要的。像近段时间在伊拉克战场上就出现了一批专门对付反美武装的“影子狙击手”,他们个个枪法如神,能在千米外一击毙敌。美军官员声称,这是因为这些狙击手装备了重量轻、精度高的新式步枪。受到这一消息的刺激,“换枪”呼声顿时在驻伊美军中此起彼伏,新型M110狙击步枪也因此声名鹊起。不过,对于M110狙击步枪却并非好评如潮,而是毁誉参半。  相似文献   

12.
每逢春节,老百姓喜欢门窗倒贴“福”字,以求喜庆吉利,福运到来。春节倒贴“福”字习俗由来,民间有三种说法: 一说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姜子牙 (即姜太公)封神时,其妻也来讨封。姜子牙说:“你嫁我,我穷了一辈子,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妻不知  相似文献   

13.
现代战场上,高技术兵器云集,战场空间广宽,作战行动迅捷。于是有人认为:地雷这位“矮将军”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将会日趋削弱。但事实上,一直言不压众、貌不惊人的“矮将军”经过高科技打造,如今已是今非昔比。现在的它们可谓“玲珑内秀,身怀绝技”:潜隐处,“藏于九地之下”,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使敌不知其所踪;爆发时,“动于九天之上”,令人难避其锋芒。而地雷家族的新成员——“智雷”自问世以来,就以其优越的战术、技术性能赢得了兵家青睐。那么地雷在现代战场上究竟有哪些新作为呢?  相似文献   

14.
素养篇:狙击技能比较狙击技能乃狙击手战场生存和完成任务之根本,是比较美、俄狙击手谁优谁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包括心理素质、选拔训练、迷彩伪装服饰和战术运用水平等。心理素质比较细心、专心、静心、耐心、恒心是一名优秀狙击手必备的心理素质,而且它与训练水平、射击技术,实战经验、战场环境等关系密切。从历次狙击与反狙击作战以及相关影视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美、俄狙击手都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心似止水,处乱不惊。但从生长环境因素来说,长年严寒的环境使得俄狙击手的心理素质相对而言更加沉着、稳健、坚定,因此,俄军和车臣狙击手在国际雇佣军市场上特别"走俏",心理素质强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畅销"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梦,一条攀登的路……我们是航空航天的先行者,默默奉献在山谷……”这是风洞人最喜欢唱的《风雷之歌》。听到这美妙激越的歌声,就勾起了我对风洞美无尽的追忆。美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森林、草原之中,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存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之中,存在于抽象与具象的巧妙结合之中,存在于辛勤耕耘与默默奉献之中。这是我参观亚洲最大风洞群的一点感悟。说白了,我想说的是美在风洞。 那年,全国政协委员“三线建设”视察团视察风洞,笔者有幸随行服务。首次目睹风  相似文献   

16.
在市面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有关狙击手的电影和小说。里面狙击手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孤胆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你以为你已经很了解狙击手了吗?关于狙击手,你是否曾经这样认为?1狙击手的打击目标只是人现代的狙击手除了传统的人员狙杀外,非硬性目标的破坏亦列入狙击任务内容,包含车辆的破坏、直升机、轻型装甲车、通讯设备与  相似文献   

17.
狙击手在几千米外就能击中目标,而且百发百中,这可能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美国空军正在研制的“灵巧子弹”一旦问世,则会令其变为现实。这种由枪管发射的自适应子弹,是通过以下两种装置控制其发射的。一是压电陶瓷制动器。这种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弹头通过球窝连结与弹体相接,并且由一圈压电陶瓷棒来固定。在施加电压时,由于压电效应子弹一侧的某个压电陶瓷棒变长,同时另一侧相对应的压电陶瓷棒变短,这样就可使弹头产生飞行偏角,从而控制弹头的飞行方向。实验证明,这种制动器用在子弹上十分理想,因  相似文献   

18.
关于狙击手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义勇军的一位夏普少校发现,子弹如果用鹿油包裹,不但能够方便装填,还能提高射程与精度。他带领一支独立机动的枪手队伍,以不可思议的远距离精确射击,射杀了许多英军高级军官,多次以极小的代价换得极大的胜利。于是,人们将射击精准又冷静沉稳的射手称为夏普射手(Sharp Shooter)。在训练及作战中,夏普射手由于要长时间贴腮瞄准,所以常常头戴类似于今天特种部队戴的面罩以保证其专心一意。于是,他们又被称作Marksman,即专注的人。后来,这两个单词合而为一,被Sniper所取代。Sniper就是今天的狙击手。另一种说法是,狙击手Sniper这一名称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军中出现,意指在隐蔽工事射击的人。后来人们常常把经过专门训练,掌握精确射击、伪装和侦察技能的射手称为狙击手。  相似文献   

19.
龚天宁 《环球军事》2011,(23):50-51
狙击手对于现代战争的意义,通过利比亚的苏尔特争夺战让全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卡扎菲在最后的时刻困兽犹斗,重金招募狙击高手“压阵”,一度让占尽优势的利比亚反动派寸步难行。狙击手没有改变利比亚战局的终点,但却拉长了到达终点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吴佩环 《国防科技》2005,(10):40-42
据英国《防御系统日报》近日报道,美国陆军及一些国内安全部门已批准列装新型M107式远程狙击枪,该枪能够在2000米外“准确命中水杯那么大的目标”。专家认为,美国军方正以战略高度来看待狙击作战及装备的发展,希望形成这种有强大威慑力的“作战优势”。致命破坏在西方流行着“一击一杀”(O ne Shot O ne K ill)的谚语,形容狙击手的神勇和致命杀伤力。狙击手就像战场上的孤狼,他就像一块没有任何感情的石头,冷冷注视着战场,寻找目标,出其不意地把敌人头领干掉,使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他们常给敌人制造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压力,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