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群  庄建国 《国防》2003,(2):55-56
当前,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应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育”、“选”、“管”、“激”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专武干部队伍。 一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专武干部的思想业务素质。要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人武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制定学习计划,组织专武干部加强对现代军事、科技、经济等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一整  相似文献   

2.
“党管武装”,不能只是喊在口头上,写在纸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各项工作要真正做到抓落实,必须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我认为当前应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抓好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内容的政治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把组织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件大事,放在首位,加强具体指导。专武干部和预备役干部  相似文献   

3.
民兵预备役建设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四川省米易县人武部抓民兵预备役建设,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导航,用军事业务技能丰翼,使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成为基层工作的骨干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工程兵”。学习教育是工作的不竭动力。人武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共产党员先进性作为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加强机关理论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把专武干部和全县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理论学习教育纳入年度政治工作计划,制定教育目标,下达学习任务。要求每位专武干部和民兵在年度内做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0字,写心得体会文章不低于4篇。同时,  相似文献   

4.
专武干部“不专武”,必将影响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没有处理好“专职”与“兼职”的关系,没有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上,究其原因,专武干部素质不高,是造成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专武干部的整体素质如何,与人武部有直接的关系。人武部对专武干部要加强督促领导,采取跟踪考查、定期培  相似文献   

5.
3月上旬,四川省通江县人武部在狠抓现役干部学习贯彻新条令的基础上,组织全县93名专武干部进行了为期5天的新条令集训,增强了武装干部的条令意识,为新年度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打下了基础。 通江县人武部注重加强对专武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近几年来专武干部“兵味”不浓,整体素质较低等情况,他们把新条令作为专武干部年度学习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新条令复印下发到每个武装部,并编写了辅导材料印发给专武干部人手一册。要  相似文献   

6.
加强人武专武干部队伍思想建设,自觉抵制“酒绿灯红”的侵蚀,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抵制酒绿灯红的侵蚀已经现实地摆到我们面前。人武部党委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的指示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防微杜渐,使人武专武干部经受住“酒绿灯红”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7.
最近,云南省临沧县人武部组织全县11个乡(镇)、3个企业武装部部长、干事共43人,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武干部集训。集训中,县人武部部长李子荣传达学习了两级军区党委、临沧军分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县人武部政委余泽琦对当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进行了辅导。这是临沧县人武部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乡(镇)基层武装部自身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8.
宋德喜  周发清 《国防》2006,(5):73-73
专武干部既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军队与地方加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当前,随着地方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军队体制编制的不断调整,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专武干部存在“短期思想”“、过渡意识”,把工作岗位视为个人进步的跳板“,人在曹营心在汉”,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搞好本职工作上;有的专武干部“专武不专”,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本末倒置“,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的专武干部工作能力差,只能当“传声筒”、“收发室”,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在新…  相似文献   

9.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在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做“五个模范”教育活动中,我部将全县基层专武干部请到人武部征求意见和建 议。在会上,专武干部你 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 己的心声和愿望,现归纳 为七盼: 一盼能够得到高层 次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  相似文献   

10.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怍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专武干部“难专武”“不专武”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一定要配齐配强专武干部,顺畅专武干部进出渠道,确保专武干部以主要精力做好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积极进取的基层专武干部队伍,既是加强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关键,也是做好民兵基层工作的组织保证。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武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基层专武干部除参加地方组织的党委中心组或专题理论学习外,军分区和人武部还应定期组织各项专题理论学习,并把理论学习作为对专武干部半年和年终考核的一项重点内容,抓落实。二、加强培养教育,增强专武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应进一步拓宽培训  相似文献   

12.
专武干部是抓基层工作的一线指挥员,各地在落实中办发[1999]24号文件以来,配齐配强了专武干部,解决了政治、经济上的待遇,极大地调动了专武干部的积极性。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有的专武干部素质不高、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防止和克服重用人轻育人,在提高的素质上下功夫。有的人武部只注重使用专武干部,而忽视对专武干部的培养,造成有的专武干部不熟悉本职业务。一要加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加强对专武干部敬业精神教育,牢固树立起对武装工作高度负责的思想和争先创一流的  相似文献   

13.
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上纯洁可靠,是新时期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组织者、领路人的专武干部政治素质高低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提高专武干部的政治素质显得尤其迫切。要通过学习科学理论,提高专武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经过各级的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甘洛县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是国定贫困县。人武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贴近结合”上下功夫,与时俱进地做好人武部的军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在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在军事训练工作中,注重强兵与助民“贴近结合”,努力提高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长期以来,专武干部、民兵的军事训练是就训练而训练,同志们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把专武干部、民兵的军事训练与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质量。最近,笔者先后3次带工作组到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的思南县,对该县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蹲点调研,在调查中发现,思南县委、政府和人武部在近年来加强专武干部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三个代表”要求,适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形势  相似文献   

16.
聂东风 《国防》2008,(11):9-9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建设的一线指挥员。加强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武干部队伍。当前,部分专武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能力水平偏低,成为制约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信念、使命"教  相似文献   

17.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专武干部综合素质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要严格落实编制,合理编配专武干部。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按编制配备专武干部的观念,按照政治合格、思  相似文献   

18.
专武干部是民兵工作的直接组织实施者,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注重向他们延伸,以提高专武干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能力、素质。一、在学习中提高,注重打牢专武干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专武干部思想水平的高低,对基层武装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实践活动,应将专武干部纳入到人武部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专武干部分散在各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形式上,人武部可设立专武干  相似文献   

19.
基层专武干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基层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是新形势下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迫切要求。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构建和谐城区,完成“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需要全社会做出更大的努力,更需要广大专武干部在这一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夯实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真正建起一支素质全面,能适应“打得赢,不变质”要求的专武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关键在人才。专武干部作为后备力量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具体组织者和落实者,其作用对民兵、预备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举足轻重。各级务必把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组织指挥能力的专武干部队伍,以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