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息化条件下应急作战装备保障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应急作战的需要,着眼发起突然、受命紧急、样式多样、目的坚决、手段高新等特点及对装备保障的新要求,对装备保障从转变保障观念、加大战备建设力度、提高保障部(分)队快速反应和远程机动能力、实施精确保障和提高生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立田  危凯 《国防》2006,(5):9-9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精兵利器的对抗,对装备技术保障力量的需求种类多、数量大、标准高。民兵装备技术保障部(分)队作为我军装备技术保障力量的重要补充,其军事训练如何按照“保障有力”的要求,适应现代战争特点、规律,与现役部队一起形成整体保障力?我们认为,关键是围绕一个“快”字做文章,把兵贵神速的原则体现在训练的各个环节,努力练就随时快速高效遂行保障任务的过硬本领。集结快。民兵装备技术保障部(分)队成员分散在各个乡(镇)、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遇有情况时,需要快速集结拉出执行任务。因此,快速集结训练尤为重要,必…  相似文献   

3.
武警机动部队(专业分队)新特技术装备科技含量高,操作复杂,专业性强。如何通过抓好机动部(分)队高新技术装备的训练,保证装备性能的充分发挥,全面促进新装备执勤能力的提升,这对新技术装备的系统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晓东  幼波 《国防科技》2002,(5):54-56
野战防空,是指部队在野战条件下为保障其空中安全而组织实施的防空。通常建立在集团军(军)及其以下部(分)队,可得到其他防空力量支援,并通过对防空兵、航空兵的联合指挥所实施的战斗行动。防空作战的主要力量是集团军(军)、师及各级所属防空作战部(分)队和技术保障部(分)队。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个基于多agent系统的战时装备机动保障模型,定义了划分层次和各agent模块的功能,并重点介绍了机动保障过程中机动过程和抢修作业过程模型的构建,为战时装备机动保障指挥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个基于多agent系统的战时装备机动保障模型,定义了划分层次和各agent模块的功能,并重点介绍了机动保障过程中机动过程和抢修作业过程模型的构建,为战时装备机动保障指挥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7.
受损目标保障价值评估与装备保障力量精确调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保障力量的精确调用,是装备精确保障研究的重要课题.首先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受损目标保障价值评估模型的层次结构,并获得指标因素的权重系数.其次,应用模糊决策的方法.得到了受损目标保障价值评估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分析装备保障力量的分类及特点,运用运筹学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精确调用装备保障力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确定机动伴随保障力量的编组数量、精确调用装备保障力量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最后应用模型分析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8.
在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立以团(包括相当于团)为单位的军需保障队,可以把连队从繁琐的“一日三餐”中解脱出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战备训练中去,提高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作战能力。鉴于我军目前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实际,军需保障队可按目前部队的军需科(股)级别设编,下编给养保障分队、被装保障分队、农副业生产分队。  相似文献   

9.
辨析了作战形式与作战样式、机动作战与机动战的区别与联系,阐明了机动作战装备保障的内涵,分析了机动作战装备保障的特点,为机动作战装备保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袁昭  吴春龙  叶胜 《国防》2002,(5):47-48
目前,我国基干民兵中专业技术兵所占比例过小,长期停留在15%左右,同时,利用地方科技力量编组民兵、预备役对口专业部(分)队和战斗支援保障部(分)队的工作也刚刚起步,技术含量过低已成为制约新时期我军后备力量质量建设的“短板”。应当看到,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装备战损建模方法通用性较差、难以满足装备实际维修需求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弹药效能分解的装备战损建模方法,具体包括弹药毁伤效应建模、装备结构描述建模、装备抗毁性数据库建模3部分.该方法对装备战损的精细程度进行分析,并且可以求得针对某个可更换单元的维修工序,从而为装备维修保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通信装备保障系统能力的评估问题,基于对经典评估算法的分析和对通信装备保障能力组成要素的研究,采用效能评估中经典并且目前常用的ADC方法,对通信装备保障系统能力进行效能评估建模与分析,确定了通信装备保障系统主要的能力指标以及影响因素,为通信装备保障系统及其组成装备的效能评估研究奠定基础、提供参考。通过对通信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研究,可以揭示构成通信装备保障能力诸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明确通信装备保障水平,提高通信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樊荣  李程  魏振堃 《国防科技》2020,41(5):74-78
针对部队加油站建设标准不一、形式多样、改造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耐候性差的问题,本文在明确新型移动式野战加油站的建设意义和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对移动式野战加油站的整体可移动性、储油罐与加油装置集成以及边海防等一线连队的油料保障模式和建设标准进行了研究,从工艺流程、建设选址和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集装箱方舱框架设计新型移动式野战加油站的保障运用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填补大容量战储装备空白,还可以为热点方向实施定点保障,为加快推进部队储加油设施建设向集约化转型、保障向战场延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战损装备应急抢修任务指派算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战场及装备保障特点出发,采用十标度法对影响战损装备应急抢修的诸因素加权、归一和排序,给出了一种比较实用、并针对指挥员指挥装备抢修的任务指派算法,使得部署内的所有应急机动装备保障分队避免无故空闲,提高保障力量调配的适时性和任务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考虑部队装备维修器材需求量的随机变化对保障费用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际问题分析给出了在保障单位零星供应条件下,如何确定保障单位最佳的器材存储量并建立器材保障最小费用模型的程序和方法,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公安边防机动部队成建制、成规模实施跨区增援行动是遂行边境维稳任务的重要行动样式,也是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实战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分析了公安边防机动部队实施跨区增援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从战备工作、指挥协调、通信联络、装备建设、综合保障等方面对做好跨区增援行动进行了初步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有助于当前公安边防机动部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是装备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军存在着装备保障力量层次分布不合理、装备保障力量编配不科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系统动力学,从战略、战役、战术的总体角度出发,分析了装备保障力量构成要素的总体因果关系,并在Vensim中对装备保障力量进行了建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鉴美军体系结构技术,致力于归纳和提炼通信综合演练中的模型体系,兼顾通信组织机构、通信保障活动、通信设备操作等关键要素,采用"纵向层次化、横向模块化、集成体系化"的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构建了通信综合演练模型体系,可为体系结构技术在军事系统仿真领域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装备所面临的智能维护问题,进行了复杂装备的网络化智能维护架构理论研究,以满足装备保障的需要。首先,建立了复杂装备网络化智能维护的架构模型;其次,探讨了各部分的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最后,将其应用到某型自行火炮的网络化智能维护中。结果表明,建立的复杂装备网络化智能维护架构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是进行复杂装备智能维护的一种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界定了通用装备机动抢修单元(人-装备-机工具-器材结合体)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通用装备机动抢修单元作业过程模型.通过EXTEND仿真平台定量评估了面向典型任务条件下通用装备(以车辆装备为例)机动抢修单元的作业效能。最后对仿真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