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时间同步是实现双/多基地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多基地雷达时间校准方法.方法利用雷达不同通道对同一目标分别进行双基测量和单基测量,再对测量值进行最小二乘处理,求解出双/多基地雷达的时间同步系统误差,最后达到时间高精度同步的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双基地制导雷达距离解算精度进行系统仿真,针对在基线附近无法高精度定位的问题,介绍了利用多站距离信息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多站定位和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优化算法可获得较高的距离解算精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基线附近距离定位精度,提高了系统的定位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利用多基地雷达实现目标的无源定位功能所涉及到的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如针对多基地雷达不同的系统结构提出了相应的无源定位方法和时间同步方案,并对接收机的一体化设计和脉冲分选方法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组网雷达交叉定位模式下时问同步误差影响目标定位精度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在分析组网雷达交叉定位原理基础上,构建了组网雷达交叉定位模式下时间同步精度与目标定位精度关系模型并进行了精度分析,使用Matlab工具构建了仿真系统,通过仿真得出指定仿真方案下交叉定位模式对时间同步指标要求,给出了组网雷达交叉定位模式时间同步指...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作战过程中雷达的开机时间,采用了ESM辅助的方法。在雷达关机条件下,利用多平台ESM对目标进行定位;当雷达开机时,采用雷达/ESM联合定位。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椭球模型的多平台ESM交叉定位算法,其次分析了雷达/ESM联合定位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这两种算法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并分析了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会角的多站交叉定位融合算法及误差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叉定位是一种利用多站角度信息进行解算获得目标距离信息的方法,利用双站即可完成对目标的三维定位,但此时的误差分布特性和定位精度较差。在多站系统中,可以利用目标的冗余信息进行数据融合,以改善雷达交叉定位系统中交叉定位误差分布特性和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交会角的多站交叉定位融合算法,仿真结果给出了融合前后的定位误差分布图。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此方法计算量小,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脉冲追赶式同步扫描过程中,双基地雷达的目标分辨力不仅与雷达参数有关,而且还与脉冲追赶进程密切相关.分析了双基地雷达距离、角度和多普勒分辨力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在脉冲追赶情况下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每一脉冲追赶扫描周期内,双基地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和多普勒分辨力不断提高,而角度分辨力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多站多目标交叉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叉定位是一种利用多站角度信息进行解算获得目标距离信息的方法,利用双站即可完成对目标的三维定位.但在多站多目标情况下,该方法存在虚假定位问题,且此时的误差分布特性和定位精度较差.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距离门限判决的多雷达站多目标交叉定位假点剔除算法,并利用目标的冗余信息进行数据融合,以改善雷达交叉定位系统中交叉定位误差分布特...  相似文献   

9.
文中讨论了T/R—R型双基地系统中无俯仰信息收站对运动目标的三维定位跟踪能力;通过若干观测点上测量数据的组合,较好地实现厂对运动目标的三维定位跟踪,从而可以将目标的高度信息从变化的距离和之差的测最值中提取出来。文中以仿真手段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双基地雷达测距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接收站测距同步脉冲的延时,使接收站对双基信号跟踪时坐标跟踪系统的输出为单基距.给出了调整接收站测距同步脉冲测距的原理及测距同步脉冲延时调整量的控制计算流程,给出了计算的数学模型,针对典型的目标航迹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在将单基雷达改造为双基雷达时,可避免对原系统核心的软、硬件进行大的改装,使改装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