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0年4月5日,徐立清出生于河南商城吴店区申家湾(今属安徽金寨县)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8月,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1军(军长许继慎,副军长徐向前)第32师经理处书记、红4军(军长邝继勋,后为徐向前)11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4军32团政治处主任、红4军12师政治部主任、红4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  相似文献   

2.
我的爷爷李翔梧是中共早期中央军事部领导机关的主要工作者之一.后来曾历任中央军事部副秘书长、红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红13军政治部主任、红14军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敌工部长、宣传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3.
在全军团或相当于团级以上单位设立政治机关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根本制度之一。作为全军政治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总政治部从 1931年 2月成立至今,已走过了 70年光辉历程。 70年来,总政治部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为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调动广大官兵的战斗热情,赢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政治工作领导机关的重要作用。   一、总政治部建制发展的历史回顾   我军总政治部是为了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统一管理全军党的工作和组织全军进行政治工作,适应我…  相似文献   

4.
谭政,1906年6月14日出生,湖南湘乡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委秘书长、第12军政治部主任、红22军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部主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革  相似文献   

5.
接应中央红军1935年3月下旬,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嘉陵江后,于5月向川西北进军,准备与转战中的中央红军会合。为了接应中央红军,我们需要准备鞋子、衣服、粮食等物资,全军还为此做了动员。当时,我任第4军政治部主任,根据方面军领导的安排,率领第4军政治部机关和第12师留在后方收尾,建立地方政权,发动和组织群众,支援红军。  相似文献   

6.
接应中央红军 1935年3月下旬,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嘉陵江后,于5月向川西北进军,准备与转战中的中央红军会合.为了接应中央红军,我们需要准备鞋子、衣服、粮食等物资,全军还为此做了动员.当时,我任第4军政治部主任,根据方面军领导的安排,率领第4军政治部机关和第12师留在后方收尾,建立地方政权,发动和组织群众,支援红军.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政治建军,党代表与政治部制度由蒋介石的第1军延伸到其他7支部队。各军先建立政治部,后设置党代表。蒋介石希望派遣黄埔学生到其他军队宣扬三民主义,以使黄埔势力进入南方各军。1926年3月,政训部组织大纲正式颁布。国民革命军还利用日课问答、领袖感化等形式,加强对各部官兵的政治教育。随着各军政治工作的推进,反帝反封建的思潮在革命军人群体中得到传播。  相似文献   

8.
李泽新  魏汝胜 《国防》2013,(7):60-60
河南省汝南县将司法拥军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做好涉军维权工作,全力打造司法拥军品牌。该县牢固树立涉军案件无小事观念,成立涉军维权领导小组,出台多项制度规定,对涉军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予以规范。先后在县法院建立涉军巡回法庭和涉军维权工作机制,在县人武部、乡镇(街道)设立法律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军最早建立的军团是1930年6月中旬在闽西长汀成立的红1军团。该军团是以红4军为基础并集合闽西和赣西南的地方主力红军合编而成的。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先后转战赣闽边界,进入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3月,赣西南、闽西苏维埃相继成立。4月,中共闽西特委将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组成红12军。  相似文献   

10.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通过由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国工农红军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总结红4军成立以来部队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突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决议中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突出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古田会议决议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3军,是一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部队。它的前身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商南、六霍起义的烈火之中。1930年12月,由六霍、商南起义的红3师一部和红2师两个连以及六霍补充营合编为红1军第3师第7团,共500余人,匡继学任团长。红7团成立后,投入了第1次反“围剿”斗争。1931年1月,红1军和15军合编为红4军,红7团改为红军第4军独立团。2月,独立团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肖方任师长,王小亭任政委。3月,中央教导第2师和鄂东警卫第2团组成红4军第12师,许继慎任师长,庞永俊任政委。6月,毛正初领导的六安独立团编为红12师第35团。10月,以红12师师部和第34团为基础,另调第10师第28  相似文献   

12.
《军事历史》1992年第6期刊载何素光《红二十七军成立地点小考》(以下简称《小考》)一文,读后认为其结论颇值得商榷。《小考》提出红二十七军在趾风河成立,我以为红二十七军在英山县建立,这已为多数史学者所承认。《小考》的主要依据是徐海东1965年1月写的《生平自述》,但纵观《小考》引证,并未发现红二十七军成立时间地点的确切说明。《小考》以时间词“不久”,说事词“整编”、“战斗”以及红二十七军首战告捷地点是在宿松趾  相似文献   

13.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马司平新颁发的《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旅团政治部(处)“是所属部队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关……,负责管理基层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旅团政治机关处在基层政治工作第一线,负有面对面领导基层政治工作的重大责任。矫正在政治机关工作“吃亏”的思...  相似文献   

14.
军分区政治部是负责组织进行民兵和兵役政治工作的政治机关,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同级党委指示要求的贯彻落实,影响基层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定位,严格施管,理顺关系,强化素质,不断加强政治部建设,树立了政治机关的良好形象,有效推动了人民武装政治工作和军分区党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1929年1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军长朱德和政治部主任陈毅,率领所部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回旋于赣南、闽西开展游击战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红4军主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率领下,灵活巧妙地实施机动,多次打破敌人的“会剿”和进攻,使工农武装割据得到大发展,创建了当时在全国最有影响的赣南和闽西两个革命根据地,并与湘赣革命根据地连接起来,发展成为统一的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16.
旅团政治部处主任,是党委决策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党委日常工作和基层政治工作的协调者与组织者,也是政治机关和干部队伍的带头者与示范者。对其能力素质、个人修养、自身形象要求很高,必须增强学习提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苦练基本功。一、旅团政治部处主任应当具备的基本功旅团政治部处主任岗位重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其能力素质强弱,直接关系到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开展,关系到党委决策指导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基层干部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关系到政治机关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履行职责所需的基本功。一是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功。确保党对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4日,中国人民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整整60年了。成立之时虽然没有作公开宣传,但这件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还是迅速传遍了全军全国。那时海军首长只有司令员肖劲光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他们忠实贯彻“治军先治校”的方针,前者兼任大连海军学校校长,后者兼任不久后创建的海军政治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云南省楚雄军分区政治部王主任为规范政治机关工作标准,提高政治机关工作效率,提出了“四个精”。一是精干队伍。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具备综合素质;二是精诚团结。干部之间、上下级之间要在生活中相互关心,在工作上相  相似文献   

19.
过去,吕梁军分区部队建设的风气不是很好,从上到下人浮于世、无所作为,机关松、部队散,军分区整体建设在省军区一直排名靠后,一提起吕梁军分区,上级领导机关就摇头。2004年班子调整后,这一届班子严抓风气建设,严守廉政规矩,成为一届名副其实的人民信任、官兵信服的硬班子——摘自山西省军区向军区政治部首长汇报材料  相似文献   

20.
红13军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浙南领导和创建的一支红军部队,在经历了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最终还是失败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红13军斗争所在的浙南地区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区域,敌人势力强大之外,受"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思想指导,没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武器装备和给养严重不足,战斗过程中缺乏协同,党的领导力量薄弱,缺乏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等,都是导致红13军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